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常莉 《科技风》2013,(6):221
宇宙是怎样产生的?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爆炸形成。宇宙不断膨胀,根据能量与质量的关系,宇宙中的气团在引力等的作用下吸聚收缩形成星系,星系中的造星物质通过吸收周围的物质收缩形成恒星,在恒星的周围又存在着许多原行星盘,行星在此形成。至此,宇宙基本上也就演化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图景。  相似文献   

2.
卢戈 《中国科技纵横》2011,(21):399-403
笔者提出无限并循环的宇宙模型。认为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只是宇宙中无数个单位中的一个,称为本宇宙单位。它由宇宙单位黑洞_(母黑洞)爆炸形成。无数个由母黑洞形成,到爆炸,到宇宙单位发展,成熟,被另外在形成中的母偶洞“吞蚀”等不同发展阶段的宇宙单位构成了无限并循环的宇宙。母黑洞爆炸的壳层碎片及尘埃(暗物质)构成星系的,恒星的,甚至原始行星的核,并决定其运动型式;母黑洞中央由引力子裂解形成的无极子团,是宇宙单位爆炸,膨涨的斥力来源,属暗能量的一部分。邻宇宙单位对本宇宙单位的引力是暗能量的另一部允是使本宇宙单位目前加速膨胀的主要能量。提出宇宙三定律:1,宇宙是无限的:表现为承载万物及其变化的空间无边无际;描述万物变化快慢的时间无始无终。2,宇宙是循环的:以宇宙单位为单元。以宇宙单位黑洞(母黑洞)形成,到爆炸,到宇宙单位发展,成熟,被另外在形成中的母黑洞‘‘吞蚀”等,不同发展阶段的无数宇宙单位,共同构成了无限并循环的宇宙。3,宇宙是自有永有并全面自动的演化着:宇宙中的万物都在按照自然规律全面自动的衍化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提出人类发展的胚胎期,婴儿期,幼儿期清年期,成年期和长生期。目前人类仅处在婴儿期向幼儿期的过渡阶段。以进化论的观点分扼提出在本宇亩单位中衍化出“神”来的可能性极高,粗不只一种。在宇宙中衍化出‘种”来的可能性是100%。“神”的定义是:具极高智慧并掌握了一切自然规律的灵体。他们可穿越时空'毪IJ造生命。进化是因,是过程;神是进化的最高境界,是果。无进化,神无源;无袍进化无果。人是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不是最终结果。这可把进化与神统一起来。提出人类不仅应崇敬袍祈求神的帮助,更应向神学习去争取掌握一切自然规律,以求永生长存。人类向神学习的方法是,要做到社会和谐,不断进行科学研究If罡进人类发展,争取掌握一切自然规律。在地球毁灭之前能离开地球;在太阳毁灭之前能离开太阳系;在银河系毁灭之前能离开银河系;在本宇宙单位毁灭之前能离开本宇宙单位,能在宇宙中避凶趋吉,“自由行是”永生长存。达不到这个目的,人类将在宇宙的衍化过程中毁灭。这不是人类的期望。此,应为人类的子利、后代永世不忘。(图2)  相似文献   

3.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星体,它们像真空吸尘器一样,能把靠近它们的物质都吸进去,即使比太阳大1亿倍的星体,它们也照样能吞下去。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无数个黑洞,通过对黑洞深入的研究,最终将揭开宇宙形成的奥秘。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8):I0007-I0008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仙女座大星系是银河系的近邻,科学家已经在该星系中发现了26个很可能是新黑洞的神秘天体,这意味仙女座大星系中隐藏着更多的“宇宙陷阱”。黑洞是一类拥有强大引力的天体,几乎不会发出可见光,只有当物质落入黑洞中时,会形成强大的.x射线喷流,大多数星系中央都拥有超大质量黑洞,它们就如同星系的“马达”,通过强大的引力场控制着整个星系,并以一定的速度旋转。超大质量黑洞较为容易被发现,而恒星级黑洞却是难以发现的“宇宙陷阱”。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大量文献,基于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力学理论,根据银心“黑洞“等观测结果,提出暗星(“黑洞”)-夸克星可能是宇宙中数倍于可见物质的暗物质的主要形态;基于琼斯假说的宇宙早期神秘的“消电离作用”作用及暗物质晕假说存在的问题,提出±e/3的夸克通过长距电磁作用与短程强相互作用构成的原始夸克星是宇宙早期的暗物质星体,其碰撞是产生恒星等可见物质之源,漩涡星系碰撞并合为一个椭圆星系可佐证之;已在γ暴941017的余晖中观测到的0.1TeV超高能γ光子,因其波长与0.1飞米级的夸克之径相符,亦佐证夸克星的暗物质星体假说。上述观点与宇宙微波背景、可见物质的元素丰度均无矛盾,但有待宇宙观测(宇宙极早期声子的探测以及2.7K是否存在于所假设的宇宙诞生之际原始夸克星形成可能释放的更高频率的辐射背景)证实或证伪。基于普朗克能标和上述宇宙学探讨的启示,提出±e/3的夸克可能是不能再分的基本粒子。  相似文献   

6.
阳光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吗?不一定,即使一颗行星失去了自己的恒星太阳,那里仍然可能是生命的家园。宇宙中有一些独行的行星,它们不受任何恒星的控制,在空间中任意飘荡。这些星球最开始也是属于某个星系的,但是由于星系内部行星间的引力作用,或者有过路的恒星干扰了星系,导致它们从星  相似文献   

7.
黑洞无疑是一个神秘而又可怕的东西,我们知道其中的一些黑洞是由一些恒星演变而来的。其中,一些黑洞是由超新星爆炸产生的,它在爆炸时有一些物质会被抛出去,而一些物质会急剧收缩形成黑洞。那么,抛出的物质元素由于比较重,像氧和碳什么的,它们会构成新的恒星以及行星。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0,(21)
首次提出了宇宙中所有星体上所有物质实体的所有元素衰变为铁元素,是宇宙毁灭的观念。首次提出了宇宙中所有的星系、所有的星体都分布在一个平面上的观念。  相似文献   

9.
首次提出了宇宙无限多维度空间的形成过程,星体和星系的形成过程。详细解释了星体为什么会公转和自转,它们的作用是什么。首次提出了星体的结构是空心球。解释了星体为什么能够悬浮于空中,星体概貌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
天体循环     
原子中的电子、质子、中子等由单位质能体构成,单位质能体由中微子按能力互补规律,结构区域平衡规律和能量区域平衡规律构成。"宇宙背景辐射"和红移现象不能作为宇宙大爆炸的理论依据。四种力: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引力都是同一种力在不同质能环境中的不同体现。引力是时空弯曲的因素。黑洞主要存在于暗物质区域里。星球的消亡分为:受其它星球撞击形成消亡,受其它星球爆炸的影响而形成消亡,受宇宙流体撞击而形成消亡,星球吞并形成消亡,向外放射质能体形成消亡。从宇宙整体来看:部分星球消亡,部分星球再生,生生不息,永无止境。星球的再生分为:碰撞形成星球再生,宇宙流体形成星球再生,黑洞经成长阶段形成爆发而形成星球再生。  相似文献   

11.
黑洞无疑是一个神秘而又可怕的东西,我们知道其中的一些黑洞是由一些恒星演变而来的。其中,一些黑涮是由超新星爆炸产生的,它在爆炸时有一些物质会被抛出去,而一些物质会急剧收缩形成黑洞。那么,抛出的物质元素由于比较重,像氧和碳什么的,它们会构成新的恒星以及行星。比如,太阳是二代或三代的恒星,地球是由很重的元素构成,可以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宇宙在空间三维上是无限的而在时间一维上是有限的,所以宇宙在时间一维上有前后两个面。因为时间一维在各处的长度是不同的,所以时间一维所形成的面不是平的,它必然形成弯曲的面,因而物质必然是弯曲的。而物质弯曲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星球。这一新的星球形成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大洞。由于本来相连的物质被撕裂开来,所以,新星球周围的星系、星球离开此新星球而远去。这是星球、星系形成的一种方式。这也是所谓宇宙大爆炸。  相似文献   

13.
过去一直认为,当大质量恒星到了晚年,它们就会坍塌为黑洞,所以黑洞是恒星演化末期的产物。当所有的星系坍塌为了黑洞,那就意味着宇宙也走到了它的末日。可是现在有一只观点却把这一切都颠倒了过来,认为很可能在宇宙的早期就出现黑洞了,而且正是它们催生了星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两名美国数学家最近在上发表了一个新的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认为宇宙产生于黑洞内部的大爆炸。宇宙学上标准的大爆炸模型是说宇宙诞生于13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自那时起,这个包含着无限的物质具有无限范围的宇宙就一直在全方位地膨胀。而在新的数学模型中,宇宙大爆炸是在已存在的空间内的某一黑洞中实际发生的爆炸。爆炸的冲击波向无限的空间膨胀,而留下有限的物质,即所谓的白洞。与不断吸进物质的黑洞相反,白洞会抛出物质。坦普尔说,最终,宇宙像超新星一样从黑洞中产生出来,但规模十分巨大。超出黑洞以外的宇宙和冲击波将存在于我们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以物质间的引力变化来阐述宇宙的体积变化过程。物质间的引力受到当前研究尚处于猜测阶段的暗物质和来自外空间微波辐射的重大影响。正是在暗物质和外空间微波辐射的作用下,形成了宇宙体积的逐渐增大直到爆炸;又因爆炸后所容纳暗物质的增多而致质量和引力增大,使得宇宙又开始收缩;当收缩到暗物质产生的引力与微波辐射作用力相等之后,又开始膨胀,如此循环往复。  相似文献   

16.
循环宇宙     
许多亿年以后,宇宙中将出现一个超巨型黑洞,它的质量比宇宙中其它黑洞的质量都要大,因此,它的引力是最强的。它不断地吞没宇宙中的物质,并为己所用,增强引力强度,当其引力强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便不仅仅是弯曲时空那么简单了,它将吞噬空间!也就是说,它可以以逸待劳,不断吞噬空间,并把远处的空间拉进去,连同空间中的物质一并吞噬掉。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物理学中,至少有两个大问题都涉及奇点。这两个大问题,其一是宇宙的标准模型认为宇宙从奇点爆炸形成的;其二是黑洞的结局是组成黑洞的物质挤压到一个尺度为零的奇点。在奇点处,现有的物理理论将全部失效。 宇宙的暴胀模型认为宇宙的膨胀起因于宇宙起源时的超密物质或能量从奇点处开始的大爆炸。如果宇宙当真是从奇点开  相似文献   

18.
茫茫宇宙中银河系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星系,仙女座星系M31是距离银河系最近的大星系,距银河系约250万光年。浩瀚宇宙依据星体质量排序称霸,太阳系主角是位居中心的太阳,拥有99.86%太阳系质量成为"太阳系主宰"。银河系侧看像一个中心略鼓的大圆盘,拥有1000~4000亿恒星,如同太阳系被超级放大。所有恒星长期的围绕一个中心质点运转,与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长期围绕太阳运转大体相同。经科学计算,银河系中心点的黑洞质量达到1000~1200亿太阳,此超级大质量黑洞的"视界线"达到2688~3226亿公里,约50倍太阳到冥王星距离。该超级大质量黑洞星体犹如我们太阳系中的太阳,统治着整个的银河系及空间范围,成为"银河系的主宰"。  相似文献   

19.
目前人们关注的宇宙"黑洞"有两类:一是恒星级"黑洞":恒星级"黑洞"是由气体尘埃等构成,它的"黑"特征是因为它的构成物质密度非常稀薄,用光学望远镜看不见;二是星系级"黑洞":星系级"黑洞"主要由恒星等天体构成,于是我们能在可见光线范围观测到它的旋涡状完整形态.  相似文献   

20.
资讯     
<正>黑洞"吃撑"会"打嗝"在离地球2000多万光年的地方,一个星系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发生"消化不良",打着"饱嗝"向星际空间喷出一大堆物质。天文学家利用多个望远镜的观测结果,研究了喷发物质的细节。这个星系编号为NGC5195,它有一个较大的同伴NGC5194,后者也被称为涡状星系,两者由引力束缚在一起。此前已观测到它们附近有两个X射线弧,据认为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