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藏铁路的开通大大地促进了西藏旅游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为西藏地区的生态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本文提出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西藏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中,运用3S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技术等信息技术来构建一个综合的生态旅游信息系统,建立一个生态和旅游和谐共荣的服务、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青藏铁路的开通大大地促进了西藏旅游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为西藏地区的生态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本文提出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西藏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中,运用3S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技术等信息技术来构建一个综合的生态旅游信息系统,建立一个生态和旅游和谐共荣的服务、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西藏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牛亚菲 《资源科学》2002,24(2):31-36
文章论述西藏旅游业发展现状、产业优势与产业地位 ;分析西藏旅游业的空间结构、市场结构和产业特点 ;提出西藏旅游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论文指出旅游业是西藏具有明显资源优势的产业 ,但是目前旅游业的发展还主要集中于拉萨周边地区和边境地区 ,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低 ,旅游业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论文分析了西藏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市场面狭小、基础设施利用率低、环境破坏和社会文化冲突等问题。针对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发展重点是提升传统旅游产品 ,发展生态旅游产品 ,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种旅游和冬季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4.
论旅游开发与消除贫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大量调查研究表明,许多地区旅游资源的分布与贫困人口的分布是高度重叠的,因此,将旅游开发与扶贫有机结合应是消除贫困的最有效途径,本文针对这一观点论述了如下若干问题:其一,我国贫困县的分布与高品位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高度重叠;其二,我国贫困县的分布与这些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均在中西部地区,消除贫困与发展中西部旅游应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三,旅游在扶贫方面的优势是其他任何产业所无可比拟的;其四构建中国PPT旅游(Pro-Poor Tourism,即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战略以及发展我国PPT旅游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5.
西藏旅游业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并且在推进西藏成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目标下发展势头强劲。为了更好地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产业优势,本文针对目前西藏旅游目的地营销所面临的发展环境、现状特点和问题,探讨基于位置服务(LBS)的社会化网络在西藏旅游目的营销系统中的应用,在借鉴国内外成功基于位置服务(LBS)的社会化网络的基础上,着手分析其在西藏旅游目的地营销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近年来,黑龙江省低碳旅游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阻碍低碳旅游发展的问题。黑龙江省政府应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做好宣传和支持2r_作,增强旅游主体的低碳意识,建设并完善低碳旅游设施,开发低碳旅游产品,利用资源优势把黑龙江省建设成为我国的生态旅游大省。  相似文献   

7.
中国冰雪旅游基地适宜性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志会  刘锴  孙静  席建超  杨俊 《资源科学》2016,38(12):2233-2243
冰雪旅游是中国未来旅游业升级的重要方向,研究旨在探讨建立国家冰雪旅游目的地评价体系,以为将来选择和建设冰雪旅游示范区。研究结果表明:①当前,中国冰雪旅游产业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和新疆,东北地区的冰雪旅游开发在规模和影响程度上处于领先地;②中国西藏、青海等地区冰雪资源丰富,但旅游产业开发和发展难度较大;内蒙古地区冰雪资源得天独厚,适合冰雪旅游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是中国冰雪旅游未来发展的重点区;③中国东南部大城市群地区不具备户外冰雪旅游资源,不适宜户外冰雪旅游产业的开发;④华北的京津冀地区具备一定的冰雪资源,可采取自然冰雪旅游产品和人工冰雪旅游产品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冰雪旅游产业效益。  相似文献   

8.
《内江科技》2019,(12):62-63
本文采用了文献、田野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调查了黔东南州贫困现状和成因,分析了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禀赋,归纳出黔东南目前较为典型的黎平县"体育+"或"+体育"模式、施秉县景区帮扶模式和台江县政府主导模式三种扶贫模式,并提出了黔东南民族体育旅游扶贫模式动力机制及发展路径,旨在培育更具活力的体育旅游产业,借助黔东南州民族体育旅游发展助推全州扶贫攻坚。  相似文献   

9.
1 黑龙江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及特点 随着黄金周假期的调整,乡村游这种短线游会更加受到追捧.黑龙江己将"旅游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把发展乡村旅游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以旅助农、以旅兴农工程,加强生态旅游、冰雪旅游、民俗旅游、休闲观光旅游等重点旅游产品和乡村旅游的关联度.经过几年的发展,我省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呈现出了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黄圣霞  巫国富 《大众科技》2021,23(1):150-152
在如今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消费需求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升级.全域旅游是旅游产业在信息化时代的重要转型,也是旅游产业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消费多样化竞争环境中的战略选择.房车露营旅游作为新兴休闲旅游业态,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研究尝试运用管理科学的“SWOT”模型,对广西房车露营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问题提出了广西房车露营旅游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1.
西藏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壮丽秀美的自然景观和民族特色浓郁、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人文景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一直制约着西藏旅游业的发展.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营,从根本上缓解了制约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极大地促进了西藏旅游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经济优势的转化,增强了旅游产业自我发展能力和"造血"功能,产业地位和对相关行业的辐射带动功能得到了进一步体现,已经成为西藏特色经济产业中产出最大、增长最快、关联度最强的特色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2.
卢杰 《西藏科技》2022,(1):15-19+34
西藏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其种类齐全、内涵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为生态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文章在总结论述“地球第三极”旅游品牌建设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西藏生态旅游资源分布与类型特征,探讨了打造“地球第三极”区域旅游品牌的重要意义,并对未来西藏生态旅游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老龄化背景之下,当前旅游养老产业成为旅游中的又一新兴支柱产业。四川省人口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借助旅游业发展养老产业,既能解决养老问题,又能助推四川省养老产业的发展。为此对四川省养老产业中旅游养老项目进行具体调查,发现当前社区旅游养老项目有待进一步完善,具体体现在:模式有待加强、旅游养老项目不够完善、旅游服务人员不够专业化等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四川省旅游养老项目的开发路径,包括提高四川旅游养老知名度,提高旅游养老体验效果,开发旅游养老市场,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养老产品和养老院联合开发旅游养老项目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西藏纳木错景区旅游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生态旅游的特点,结合前人的研究和西藏特殊地理单元的特点,提出了一套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同时针对纳木错这一青藏高原较有代表性的湖泊景观,从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入手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实际研究与应用,对纳木错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西藏自治区的"十二五""十三五"规划都把西藏作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来部署,西藏发展户外运动旅游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不断快速成长的市场优势,通过对西藏发展户外运动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四个方面的客观分析,提出西藏发展户外运动旅游应坚持编制专门规划,设计主题产品、出台专门法规,加强活动管理、完善配套设施,加强队伍建设、维持市场优势,加强区域合作、开展市场推广,逐步树立品牌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是西藏自治区的支柱性产业,对于西藏的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给西藏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西藏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带来压力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正确的认识西藏旅游资源的优势,从资源优势出发对其进行开发并坚持其可持续发展。文章旨在分析西藏旅游资源的特征,指出西藏旅游资源的优势所在,据此提出能够充分开发当前西藏旅游资源的可行性建议和减少对西藏脆弱生态环境的破坏的办法,以此来坚持西藏旅游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交通对西藏旅游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作为西藏的支柱性产业,其发展对西藏社会经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交通是体现一个地区区位优势的关键因素,也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文章在分析当前西藏旅游交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SPSS17.0分析了西藏交通客运量与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关系。实现西藏旅游与交通协调发展须要构建公路、航空和铁路等运输方式组成的立体旅游交通网络,为旅游客流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政府越来越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园艺产业和乡村旅游相互融合,为西藏乡村旅游提供潜在资源,不但能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西藏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已成为世界知名旅游地,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来藏地进行观光旅游。至2018年西藏的旅游发展还停留在奇特的自然奇观、神秘的宗教文化、悠久的人文历史等方面。2018年伊始,"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吹响祖国大地,在全国开展乡村振兴的大好形势下,西藏乡村的发展也迎来了春天。西藏乡村旅游不仅能凭借独有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独放异彩,还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充分调动当地农牧民的积极性大力发展园艺产业,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参与到乡村旅游中来,带动全区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运用遗产廊道理论,基于旅游网络集群与实证调查相结合,协同地质遗迹保护、旅游开发、精准扶贫三大方面,旨在探索一种有利于地质(矿业)遗迹保护的创新模式,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地质+"旅游产业精准扶贫新引擎,推进沿线国家旅游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打造新亚欧大陆桥旅游经济走廊。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社区参与产生的背景,对社区参与的概念与社区参与的主体和方式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社区参与在旅游规划中应该注意的具体步骤。在此基础上,以盐城滨海湿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为例,提出了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的决策规划模式、经营管理模式、产品开发模式以及利益分配模式,并提出了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