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想,如果我们这个世界没有科学那会是什么样子?毫无疑问,那会是一团糟!事实上,我们的世界不可能没有科学,科学无时无地不存在,人类就生存和笼罩在科学的世界中。但科学是客观的,只有被人们认识、发现和掌握,才能发挥科学的功能,为人所用;由此,  相似文献   

2.
如果我们常常回忆同一件往事,那么到后来出现在我们脑海中的回忆早已不再是最初的真实记忆了,相反地,那是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加工",被完全"整容"过后的记忆。事实上,我们在进行每一次回忆时,大脑都会提取出上一次对这件事的记忆情景,而我们最初的记忆早已不见了。有人感觉不解,如果每一次我们都在回忆上一次回忆中的情节,那么我们的记忆不是应该永远不变吗?然而实际情况却比我们想  相似文献   

3.
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人们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要想学好英语,掌握相当的词汇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词汇贫乏,词义含混,就会造成理解和表达的障碍。然而浩大的  相似文献   

4.
记忆的本质     
关于记忆的本质机理,科学家现在也没有弄清楚。在这里我提出一种假设,记忆的产生是因为“信息分子”的产生,当我们的大脑在接收外界环境的信息时,我们的大脑皮层内便会合成这种独一无二的信息物质,于是记忆便产生了。在诞生的初期,“信息分子”是很不稳定的,时间稍长它就会被体内的酶氧化分解,因此如果我们在刚产生记忆后短时间内不进行回忆,则记忆的信息很容易被遗忘,当我们再重复回忆这些信息时,就会使“信息分子”的稳定性大大增加,及时地重复几次,“信息分子”就会很稳定地存在于大脑皮层的海马体上,所记忆的内容也就不容易被遗忘了。  相似文献   

5.
搞发明创造,除了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一些基本的创造技法之外,还要有一颗好奇的心。所谓好奇心,就是人们积极探索新奇事物的一种自然倾向,或者说是人们喜欢新奇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使人们一发现新问题就有瘾,一听到新方案就想掌握,一看到新产品就想研究其思路;有了这种心理状态,人们就具有了发明创造的内在动力,就有了走向不可知领域去探讨的重要力量,一句话,好奇心是一个想搞发明创造的人必须具有的一种素质。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很多发明都是发明家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搞出来的。如,德国著名化学家维勒,不但是化学元素铝的发现人…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是一门与学生互动沟通交流的语言艺术,尤其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注重教学艺术,进行深入研究,因为语文课堂教学如果上课不讲究教学艺术,教师无疑只是照本宣科,自然学生上课就会缺乏一定的兴趣;对于知识的接受也就是被动的机械化的记忆状态。因此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艺术,唯有讲究课堂教学艺术才能达到45分种课堂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正>记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的记忆力与人的生活习惯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如果你习惯性地忘记某件事情,那么你的记忆力就会持续下降,如果你尝试努力地记忆一些东西,每天都去努力,那么你的记忆力就会有所提高。编码(信息的初步加工,形成表象特征)、存储(及时保存加工时或加工后的信息)和提取(回忆或应用存储的信息)三个基本过程在交互作用中形成和使用记忆。  相似文献   

8.
颜笑 《科教文汇》2008,(19):113-113
词汇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多数教师对于学生的词汇记忆提供的帮助并不多。大部分学生对于记忆策略没有什么概念,一般都是采用的死记硬背的老方法。本论文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结论学生认为单词是需要记忆的,只是没有很有效的记忆方法。然后通过记忆策略之一的关键词法的试验研究证明这一方法对单词记忆是很有帮助的,从而也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记忆策略来提高单词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9.
词汇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多数教师对于学生的词汇记忆提供的帮助并不多.大部分学生对于记忆策略没有什么概念,一般都是采用的死记硬背的老方法.本论文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结论学生认为单词是需要记忆的,只是没有很有效的记忆方法.然后通过记忆策略之一的关键词法的试验研究证明这一方法对单词记忆是很有帮助的,从而也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记忆策略来提高单词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温水煮青蛙""鱼的记忆只有7秒""一直在飞翔的鸟儿"……这些流传甚广的"心灵鸡汤"同学们是否熟悉呢?读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其中的科学知识呢?第一碗"鸡汤":千万不要学青蛙我们对生活要有危机感!不然就会像青蛙一样,意识不到温水会逐渐变成沸水,最终丢掉性命。真是可怜又可叹呀!  相似文献   

11.
不知你有没有留意过,如果你摇动一盒混有各种坚果的什锦果盒,就会发现大的坚果会浮在上层,而细碎的小坚果则留在下面。而人们通常认为,根据重力原理,在一堆大小不一的颗粒物中,应该是比较大的和比较重的颗粒会沉在下面。实际情况恰恰与我们的常识大相径庭。因为巴西坚果一般会是盒子中最大的一种,所以上述现象就被称为巴西坚果  相似文献   

12.
陈锦绣 《科教文汇》2011,(15):69-70
复习是巩固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但也容易让学生陷入思维疲劳。如何在复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找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点,让学生觉得科学知识就在身边,这会有更好的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人们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要想学好英语,掌握相当的词汇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词汇贫乏,词义含混,就会造成理解和表达的障碍。然而浩大的词海常使学生望词生叹,从而丧失学好英语的信心。教师如何使用正确的词汇教学方法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呢?  相似文献   

14.
<正>人体的毛发包括头发及其他部位的体毛。人们对于毛发有没有感觉,更准确地说是触觉,一直有争论。有人认为,头发没有感觉,理由是理发时人们不会感到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头发底部以及人体其他部位的毛发没有神经和感觉。如果理发时头发被剪刀夹住或拉扯,人也会感到疼痛。即便是人体其他部位的毛发被物体触动,或被风吹动时,人也会有所察觉。这说明,毛发有感觉,也有感知功能。  相似文献   

15.
人的记忆是个有趣的东西,有时越想要忘记的,越是忘不掉。如果是幸福也就罢了,如果是恐怖的回忆,那么则可能落下病。现在科学家正在想办法,通过药物抹去不愉快的记忆。虽然还未成功,但已经有好事者担心:大脑中的记忆能够和电脑硬盘中的文件一样,随意删除吗?抹不去的痛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家罗杰·皮特曼不久前曾就美国人对9·11事件的记忆作过一个实验。研究人员首先要求受测试的人收拢纷乱的思维,入定,然后回忆那场惊心动魄的灾祸。许多人发现,记忆是如此清晰,灾祸发生那天的每一个细节都像刀刻在头脑中一样,即使日月如梭,记忆的伤疤触之仍会…  相似文献   

16.
初中科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想实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以及体会科学知识的能力,就一定要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观看各种实验现象,探究科学知识。现阶段人们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只有充分运用实验教学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本文就实验教学在初中科学课程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是培养数学能力的前提。学生如果对最基本的数学概念都不理解和掌握,就不可能把数学这门学科学好,如果概念不清,就会影响定律、法则、公式等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正生活中,有人常常忘记吃药,这还不要紧,关键是有些健忘的老人已经吃过药了,可他忘记了,又去吃药,这样很危险。因此,我想发明一种能够提醒人们按时吃药的药盒——便携式电子药盒。这种药盒会根据病人第一次吃药的时间设置记忆功能。如果吃过药了,还没有到下次吃药的时间你又吃药,便携式电子药盒就会自动锁住。如果  相似文献   

19.
赵晶 《科教文汇》2013,(28):116-117
语言乃人与人交流的工具。因此,语言的学习与掌握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而语言是由单词、短语、简单句、复杂句构成的。所以说,在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中,记忆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记忆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进行思考,并简单探索怎样更有效地发挥记忆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离不开记忆,如果一个人看了、听了、说了、做了的事都忘了,那么他的经验就无法积累,他每天只能对当前的刺激作即刻的反应,过后行为上和情感上的痕迹就消失了.那么大千世界对他来说将永远是陌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