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地方高校学报是学术期刊的主要群体,但其学术出版市场是弱势的.文章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学术市场和学术出版市场的特点进行了理性分析,基于期刊分层的现实分析了地方高校学报的学术出版市场空间,认为地方高校学报的学术出版市场是缝隙市场,需要用心找寻和经营由核心期刊之外的市场.最后,从在缝隙市场中"探矿"、确定"矿藏"的开发潜力、以"多角化"解压风险、量身打造等方面提出了地方高校学报的学术出版市场空间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校学报是学术期刊的主要群体,但其学术出版市场是弱势的.文章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学术市场和学术出版市场的特点进行了理性分析,基于期刊分层的现实分析了地方高校学报的学术出版市场空间,认为地方高校学报的学术出版市场是缝隙市场,需要用心找寻和经营由核心期刊之外的市场.最后,从在缝隙市场中"探矿"、确定"矿藏"的开发潜力、以"多角化"解压风险、量身打造等方面提出了地方高校学报的学术出版市场空间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报学术空间是高校学报赖以生存的基础,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目前高校学报学术空间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有高校学报的地位日益边缘化、学术研究日益功利化、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发展困难等等。要实现高校学报学术空间的健康化、有序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建立一种尊重学术的整体社会氛围,尽量减少功利因素对高校学报学术空间建设的影响;二是要建立实事求是、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体制;三是学报编辑要力争学者化,同时,主办单位也要为学报编辑的发展提供更多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应审时度势做好高校学报定位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儒祥 《编辑学报》2009,21(6):539-541
高校学报的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高校学报客观存在的发行量小、影响力低等缺陷;因此,高校学报前景不容乐观,其职能受到否定."大多数中国大学的学报都是学术垃圾的生产地"是不负责的言论,无科学依据.高校学报整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质量上有了一定的提高,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对高校学报发展的不自信,应归咎于没有做好学报客观定位.高校学报要想科学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学报的差异性,从而进行自身定位,只有这样才能量体裁衣,调动团队主观能动性向切实可行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5.
拓展高校学报发展空间的有益尝试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通过对高校学报特点和目前上网状况的分析,提出了扩大高校学报影响的途径.开设Web网站或者建立网上数据库,为高校学报与读者、作者交流提供了窗口,但这只能是等客上门;而利用电子函件列表,创办<高校学报导读>电子杂志,通过文摘和目录的形式向读者介绍高校学报最新发表的论文,这无疑进一步拓展了高校学报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文化出版的整体视角看学报出版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据国家新闻出版署1996年统计,全国经正式批准注册的期刊有8000多种。我国有1000多所高校,几乎每校都办了一份学报。学报占了全国期刊总数的八分之一。就期刊的总体而言,这是个不小的数目,表明了学报在全国期刊中的份量。社会文化出版是关于社会文化选择、积累、传播的精神生产活动。高校是社会文化创造、积累、传播的重要基地,高校学报出版是社会文化编辑出版大格局的重要版块。在社会文化选择、积累、传播流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实践表明,高校学报出版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发挥了文化选择、积累、传播的社会功能。但由于学报之间水平的悬殊差别、层次的参差不齐,致使高校学报的总体质量仍不高。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报综合性和内向性的特点限制了其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提升,开放化和专业化的办刊模式日益成为主流。在日趋激烈的期刊竞争中,高校学报结合自身优势,邀请客座编辑共同出版专辑,可以拓展期刊稿源,提高期刊质量,打造期刊特色,储备学科人才,树立期刊品牌。文章以《重庆医科大学学报》内分泌系列专辑的策划、组稿、审稿、编辑校对、宣传为例,对高校学报出版专辑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同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期刊数字化成为期刊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学报也存在数字化出版的转型压力。高校学报如何有效地适应期刊数字化发展所带来的危机,抓住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值得深思。笔者结合我国高校学报数字化发展现状和特点,探讨高校学报数字化学术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内容及发展趋势,以推动学报数字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入世给传媒业带来了机遇、挑战与冲击,高校学报作为一种特殊的科技期刊,在新形势下如何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使学报契合于时代,契合于出版潮流,成为学报界面临的首要课题。本刊组织编发了此组稿件,分别从如何拓展学报报道空间,延伸高校学报职能,如何建设经济型网站以及我国高校学报本土化、国际化与标准化关系探析等角度进行了解读和剖析,思考和探索。这三篇文章站在一定的战略角度上对我国高校学报的发展态势及其方向、发展模式提供了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质量的量化管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任楚威 《编辑学报》2005,17(3):201-202
研究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的量化管理问题.认为对学报质量必须进行量化管理,才能充分调动编辑的工作积极性,从制度上保证学报高质量出版.制定出学报质量管理的量化指标,并讨论量化管理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报发行质量研究论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行工作是学报出版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发行过程就是将学报通过商品流通和非商品流通的途径分送到订户(读者)手中的过程。发行是学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途径。学报发行质量是人们对学报发行行为的价值评价。就我国高校学报出版现状而言,明显存在着重编辑、印刷,轻发行的通弊,而再就发行工作本身来讲,又存在着重发行数量,轻发行质量的问题,因而对于学报发行质量,学报研究者也就很少涉足,甚至在有关专业的工具书中也未见辞条。  相似文献   

12.
徐梅 《出版广角》2015,(7):87-89
高校学报的出版是一种文化活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主导文化的发展理路、高等教育的改革及发展和学报自身的发展,这些都决定了高校学报文化取向的必然性。我们应淡化功利性目的,将高校学报的出版工作由工具论逐渐转向本体论,由技术理性转向价值理性,以更好地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
拓展稿源是高校学报学术强刊的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勇 《编辑学报》2009,21(3):245-246
学术质量是高校学报生存的基本问题,而稿源质量是学术质量的关键.针对某些高校学报质量不高的现状,讨论学术创新和刊物特色与学报质量的关系,结合学报优秀稿源流失的现象,提出开发稿源、发展学报的思路.出版实践证明,拓展优秀稿源是学术强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陆遐 《采.写.编》2021,(6):99-101
高校学报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科学性、政治性及创造性,因此,对高校学报的责任编辑具有较高的要求.高校学报责任编辑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学报的质量.高校学报责任编辑,不仅是学报学术规范和质量的把关者,同时也是作者和读者联系和沟通的纽带.在高校的发展中,学报责任编辑是一个重要的岗位,需要付出很多的脑力劳动,才能出色地完成这项工作,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责任编辑要加强学习,注重自我修养的提高,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以便更好地投入高校学报的编辑工作当中,不断为大家呈现优质的学报刊物.  相似文献   

15.
一、高校学报归档的特点与价值 1.高校学报归档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成套性、连贯性、规范性、个体性方面。一是学报的归档具有成套性。如学报出版会形成原稿、审稿意见、清样、样本等一整套材料。这一特点决定了组卷时必须遵循其自然形成规律,保持有机联系,以维护其历史全貌,从而体现学报档案的完整性和成套性。二是学报归档具有连贯性。学报都是按时间、期次或集次顺序出版的,因此在学报归档时必须按其连贯性特点整理归档。  相似文献   

16.
唐奇展 《出版广角》2014,(13):76-78
选题策划对高校学报提高学术质量、凸显办刊特色与风格、提高学报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报的办刊宗旨、编辑的综合素质是影响选题策划的主要因素。学报要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选题方法,提高编辑的综合素质,不断创新选题,明确读者定位,创建品牌等策略,提高选题策划的水平,从而提高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扩大学报的社会影响力,使学报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的一个重要类别,数量众多,但总体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办刊的理念、编审制度的执行、学报的风格和出版发行等,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围绕如何提升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这个主旨,阐述高校学报学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激烈的期刊出版竞争中,高校学报如何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此论题似乎讨论得很多,但根据高校学报的出版特色,以系统论、控制论的研究方法去分析、探索却不多见,本文着重在如何实现学报出版质量系统的最优控制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达到内容质量系统与形式质量系统优化组合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9.
尤凯  洪瑞 《中国传媒科技》2012,(20):196-197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国内外期刊间的竞争日趋剧烈.农业高校学报作为综合性期刊由于学科分类繁多,作者和读者定位不准确,在与专业学术期刊及SCI、EI源的期刊的竞争中,出现了诸多弊端,甚至被逐渐边缘化.因此,农业高校学报只有走品牌出版之路,不断的整合资源优势,才是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发展趋势.《东北农业大学学报》在打造期刊品牌的道路上不断进行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总结了如下几点经验:1、体现本校特色,服务“三农”,提高期刊影响力;2、合理优化期刊和编委结构,加强期刊定位;3、精心策划每期栏目,走特色办刊之路.  相似文献   

20.
从国际学术出版的困境看高校学报的优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丽 《编辑学报》2005,17(5):352-353
国际学术出版面临着财务的困难、垄断的威胁和订户的流失.在国际学术出版面临困境的情况下,高校学报将以其特有的优势,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的高校学报不仅拥有学术成果基础,而且得到学校在资金和管理方面的支持,在研究生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校的宣传窗口.只要以优势学科为龙头,高校学报就可以办成特色精品,吸引潜在的订户群,焕发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