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成长的基础在于学科交叉与融合,对学术使命的担当与组织公平为跨学科学术组织的成长提供了动力源泉和效率保障。当前,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发展存在不同学科范式之间的通约性不足、外部制度环境的正面牵引性差、组织内学科权力生态结构不平衡等诸多障碍。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创新需要加强国家政策的"顶层设计",优化外部环境;发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与评价作用,缩短创新周期;重建经费投入机制与社会支持网络系统,增强资源保障性;优化组织的结构治理与关系治理,释放组织创新的内在活力。  相似文献   

2.
跨学科研究组织是当今大学研发创新的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而以问题为中心的制度又是促进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为了解决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和难题,是学科至上还是问题优先,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种张力相持.大学内部传统学术组织以学科为导向,虽有其优势,但在进行跨学科研究时却陷入了困境.因此,必须通过制度创新,进行基于问题导向的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发展的制度安排,建立以问题为中心、任务为导向、团队为研究单位、基于合同管理的一种独立于院系的跨学科研究组织.  相似文献   

3.
焦磊  袁琴 《江苏高教》2022,(2):21-29
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应对社会复杂议题与科学前沿问题的重要研究范式,然而大学跨学科研究活动的开展受传统学科组织壁垒的限制,变革既有的学术组织结构、创新跨学科研究组织形式是保障跨学科研究组织行为的关键。国外知名大学在推进跨学科研究发展的进程中,经历了"解构—建构—制度化"的组织变革过程,在"内构"与"外拓"两种路径下创新了多样态的跨学科研究组织,并建立了与跨学科研究组织相匹配的运行机制。促进中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发展应着力创造组织变革动力,以强外部推力驱动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发展;内外路径并进,创建多样态跨学科研究组织;制度化跨学科研究组织,稳固跨学科研究组织行为。  相似文献   

4.
具体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与综合性、科学的发展与分化、大学的组织建设与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推动了知识生产的新方式--跨学科研究的兴起与发展。19世纪60年代,美国大学的跨学科研究出现萌芽;二战时期,跨学科研究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并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更为活跃,组织结构与制度建设逐渐趋于成熟。追踪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变迁发现,在不同发展阶段,政府权力、市场力量、大学三方在政策保障、资金支持、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大学处理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与政府、产业界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具体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与综合性、科学的发展与分化、大学的组织建设与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推动了知识生产的新方式——跨学科研究的兴起与发展。19世纪60年代,美国大学的跨学科研究出现萌芽;二战时期,跨学科研究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并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更为活跃,组织结构与制度建设逐渐趋于成熟。追踪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变迁发现,在不同发展阶段,政府权力、市场力量、大学三方在政策保障、资金支持、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大学处理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与政府、产业界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世界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组织从单一学科的讲座、院系,发展出跨学科的研究中心等机构.尽管如此,其不懈探索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知识观和自由探索、不畏权威的学术信念和联系实际的学术传统没有变,因而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内在逻辑与科学家的创新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谐一致,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三项功能和谐一致.中国研究型大学由于具有不同的知识观传统,因此对学科建设的理解和实践存在偏差,在学术组织、学术信念和学术活动上没有突破“体用两分”的模式.中国研究型大学内涵式建设要循序渐进、分类定位;以服务社会作为科学研究和学科融合的生长点;调整研究机构和院系组织为创新人才成长铺路;以国际化为契机带动学术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7.
采用系统与生态的分析理念和方法,系统解析了美国斯坦福大学Bio-X研究中心发展建设的特点与优势;归纳演绎出大学跨学科组织生态治理的有效路径:选择具有发展优势的种子,营造适宜组织成长发展的环境,把握科技与社会发展多种催化因素,建立研究合作的共同交流与联系,形成组织发展演进(约束)的正循环。为我国大学跨学科组织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正确理解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是大学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前提.基于人们对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不同认识以及学界的各种界定与解释,对大学组织的社会服务职能概念进行了诠释与框定.大学组织的社会服务职能有其独特性而与其他社会组织或机构相区别,即学术性、条件性、不均衡性和有限性.大学组织社会服务职能有其合法性,象牙塔精神的守望与超越是其内在合法性前提,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其内在合法性基础,大学对外界的适应性和能动性是其外在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清晰界定跨学科和跨学科学术组织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发展的基本特征与制约因素。针对现存问题.笔者从我国大学的管理体制、跨学科战略、人才培养模式、投入机制、评价机制和社会网络建设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创新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探索大学跨学科组织构建是我国优化学科布局、推进双一流建设等问题的重点攻关方向之一。文章以德国海德堡大学科学计算跨学科研究中心为例,对其建设背景与发展历史、组织管理结构与建设特点进行探析。作为国际一流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先锋代表,该中心发展至今已有35年的历史,形成纵向联通、横向融通、内外互通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面向大学发展,协同多方利益主体参与,通过链接学科优势研究领域实践跨学科理念,围绕学术权力构建管理机制,重视跨学科研究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其成功经验为我国一流大学跨学科组织建设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As an indicator of nations' prosperity and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impacts the mounting roles and requirements placed upon academic researchers. Internationally, researchers are expected to effectively operate in the fast-changing and demanding research environment. Such effectiveness corresponds mainly to their ability to establish internation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s, secure internal and external grants, and most importantly deliver tangible research outputs. As such, this desired research excellence impacts researchers' academic appointments, recognitions and promotions. Driven by research productivity and pursuit of academic excellence, researchers' individual autonomy may become restricted. This work is based on (a) an international study exploring research productivity with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cross 15 countries and (b) a relevant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review. The voices of 32 participants portray competencies required from and requirements placed upon academic researchers at their respective universities. Findings show that the role of academic researchers is changing and the requirements pose challenges to researchers' autonomy. The research productivity quest along with opportunity-driven decisions may not only restrict researchers' autonomy but also compromise their academic integrity.  相似文献   

12.
我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运作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营利组织进行市场化运作已经成为第三部门的世界潮流,作为全球“结社革命”一部分的我国非营利组织也正在积极进行市场化运作。但由于非营利组织自身失灵的存在和政府监管的缺位,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市场化运作的实践中陷入了目标错位、公共服务质量严重下降、日益面临信任危机的困境。通过多种措施强化政府责任,可以有效地促使非营利组织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3.
In Northern Costa Rica,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nditions change very rapidly due to public policies that encourage the exportation of new crops according to the liberalization process impos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ntext.

For many years, farmers' organizations at the loc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levels have taken initiatives to respond to this new context and develop relationships with institutions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national universities, NGOs, international agencies, the private sector) promoting innovations and attaining better access to information, training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An action-research program, ‘Aid to Farmer's Organization of Northern Costa Rica’, contributes to the strengthening of farmers' organizations and tries to induce change dynamics through the elaboration of a shared vision of peasant agriculture implying the production of safe food, the protec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fied local employment and the defense of the rural culture.

The present paper will analyze the dynamics of such a collective action. Action is structured around various activities such as the exchange of experiences between farmers' organizations, the elaboration of a common vision on the future of family agriculture between different actors, the training of the members and leaders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ve project.

This collective action in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and useful knowledge, changes i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ctors,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rul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organizations.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集了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的相关数据,比较分析了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AAU大学的科研论文合著机构的类型、国别、合著篇数及其引用情况,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进一步统计了各个合著机构在论文合著网络中的中心度,绘制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和AAU大学之间的论文合著网络。根据统计分析发现:中美两国建立了紧密科研合作关系;国家力量是科研创新的重要支撑;校企合作排名反映了不同的创新模式;中国高水平大学通过与香港地区各大学的合著“借船出海”。为进一步推动“双一流”建设,我国在科研创新中应当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开放共赢的合作发展道路,构建国家力量和市场力量“双轮驱动”的创新模式,进一步明确大学、研究机构在科研创新中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5.
In recent years, throughout Eastern and Southern Africa, there has been a proliferation of research on gender in education. It is possible to point to a wide variety of publications, courses and programmes planned and organized by universities, national government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ivate sector relating to this field.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feminist and gender theories underpinning all these endeavors. The theories are assessed for their potential capacity to assist in elucidating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and development with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建设一流大学的视角,探讨一流大学建设的内在逻辑与现实境遇,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是一个深受内外部环境影响的组织,时代变革、国家盛衰、市场兴替与社会稳定无不强烈地影响着大学的办学行为,也在形塑大学的发展理念。大学作为一个复杂性组织,在实现一流的过程中需兼顾教育本质与社会需求,在自觉与他律中协同并进,实现多元、有特色而又不失灵魂的卓越。作为后发外生型组织,我国大学在成为世界一流的过程中面临单向度发展、自主权受限、片面模仿追赶、盲目崇拜量化的现实境遇,出现了浅层技术优先达成、深层制度文化滞后的“脱序”现象。  相似文献   

17.
试析美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是以学科为基础的独立的、自主的学术组织。其组织规模主要根据教学科研任务的需要来决定。其内部管理以教授统治为主,采取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机制。总结和归纳美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现状与改革动向,对于探讨我国研究型大学未来的改革重点与方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学内部组织机构是实现大学职能的重要载体,大学作为一所学术性机构,其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组织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基层学术组织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忽视,权力和责任有限,存在发展方向模糊和发展实力不强等问题。在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持续不断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形势下,应重视基层学术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基层学术组织的管理,探索基层学术组织的发展内容与方式,从而增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谈大学学科布局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考察目前中国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在学科布局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第一部分以若干所美国知名大学内部学院和学科设置为例,论述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学院设置的三个层次的共同规律。以此为基础,第二部分分析中国目前通行的学科分类的缺陷,大学内部学院设置的偏差,以及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