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传统纸媒如何突破?"增强可读性"是重要的路径。特别是党报,首先要从标题上"破题",真正做到"准确而不偏颇、具体而不空泛、鲜明而不模糊、生动而不呆板"。做好"减"法,让读者轻松阅读"党报死就死在标题",这是市州报一位老总编辑发出的警示。然而,多少年过去了,几乎还是如此,没有多大变化。与都市生活类报纸比,党报的标题"楼层"高,大多为"两层,多则"四五层";有时候主题成两行,多达40多个字。这  相似文献   

2.
党报一版,是其后各新闻版的龙头,也是透视党报质量高低的主要"窗口".长期以来,党报一版稿件普遍存在领导活动多、会议多、程式化内容多而新闻少的问题,这是党报一版改革的最大瓶颈. 通过两年来不断探索和改革,<北京日报>一版找到一条强化新闻的有效途径-用各种形式的新闻导读解决新闻含量低的老大难.两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以标题为主的导读形式得到读者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3.
正新闻标题制作是当前采编业务中的一项薄弱环节,提升标题制作水平,也是增强把握导向能力、服务大局意识的客观要求和具体体现。新闻标题是报纸的眼睛,好的标题最能直观地反映一份报纸的风格和水准。近年来,无论是党报还是都市类报纸,都对提高标题制作水平越来越重视,在如何让标题更加出彩、抓人眼球上采取了很多措施,也见到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毋庸讳言,我们目前的标题制作水平离读者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地方报纸标题制作水平不高,不仅表现在好标题少、平庸的标题多,而且大量的标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通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长",二是  相似文献   

4.
从以往的"党报经营要讲市场,党报广告要讲政治";"党报经营对于政府是依靠而不是依赖";"跟进政府战略中要推动,而不仅仅是鼓动";"市场竞争中可以跟从,但不盲从",等等。直到今天的"有定位还要有定力"、"有地位还要有地盘";  相似文献   

5.
党报的公信力是指党报能够获得受众信赖的能力.近年来,我国频发的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及对部分突发事件的报道使有些受众对党报的可信度产生了一定的质疑,从当前出现的某些受众不爱看党报、党报发行量下降、广告额下滑等均反映了这一问题.受众对党报刊发的内容"信不信",信了以后"近不近",近了以后"亲不亲",这些都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刘畅  彭磊 《新闻前哨》2021,(3):59-60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眼睛”大不大、亮不亮,直接关系到新闻的吸引力。随着主流党报的传播半径向屏端、指端延展,如何制作优秀的新媒体标题,成为党报新闻工作者直面的一道新课题。一、主流党报新媒体标题应具备的特点。1.以实为要,简洁明了,便于迅速传播。  相似文献   

7.
正《昭通日报》作为云南省昭通市委机关报,近些年来不断坚持改革创新,顺应现代传媒发展趋势,落实"三贴近"原则,更加有效地发挥地方舆论宣传主阵地、主渠道和主力军作用,在进一步扩大党报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上着力,特别是在如何让党报一版更有"吸引力"方面进行了探索,力求实现党委政府满意、读者喜欢、媒体发展的"三赢"态势。开办"精品头条大赛",指明"方向"党报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指导工作为主,因而地市党报的头版新闻,特别是头版头条,大多以会议消息、领导活动为主,标题呆板,内容俗套,缺少鲜活新  相似文献   

8.
正会议新闻是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还是党报重要版面的"重头戏"。如何做好会议新闻的报道,一直是困扰各媒体新闻记者的一个问题。因为一篇好的会议新闻不只是人们想象中——开个会,拿份材料,回报社抄抄材料,最后检查一下出席会议的领导人名单有没有漏报,排序有没有错误那样简单。面对同一个会议,如果记者泛泛地报道会议,就会流于形式,流于空洞的说教。这些陷入"程序化"的报道,往往千篇一律,稿件标题甚至是内容都很容易与其它媒体"撞车",结果就是让  相似文献   

9.
观其 《青年记者》2007,(19):77-77
听话,也不是,不听话,也不是,是难办……最近和同事们聊,大家对新闻媒体尤其是党报有个同感:"不硬朗"。党报给人的感觉,往往是"硬",怎么会"不硬朗"?此硬非彼硬。为所当为是为"硬",言所当言是为"朗"。有些党报给人的硬硬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党报要闻版是党报最重要的版面.按照自然形式的排列顺序和读者的阅读习惯,它既是党报的"脸面",也是读者对党报的"第一印象".而这个"第一印象",往往会使读者对于整个报纸的形象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刘文思 《青年记者》2007,(20):38-38
不论报纸、网络、电视还是广播,标题都是"神",是"眼睛",是第一冲击波。一篇文章、一张报纸、一个节目,能不能让受众"一见钟情",关键就在标题。有人说,采访和写作比较,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而对写作来说,则是七分标题三分文章。这么说是否合理姑且不论,但从标题制作的角度说,多花精力,多用苦功,以求引人入胜,无疑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2.
王少军 《新闻三昧》2007,(11):38-39
我们通常所说"为文之道",这里的"道"恐怕包含着形而下的道和形而上的道两层含义,有时你很难把这两层含义截然分开。"标题之道"里的"道"就是这样,它既有方  相似文献   

13.
“攻其一点,不计其余”式标题在都市报中最常见,而党报特别是广东三大党报近几年也大胆使用此法。“攻其一点,不计其余”式标题,将最能吸引人的“新闻点”在标题中突出来。无疑是党报新闻曾强自身吸引力的一大法宝。本文主要从广东三大党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为例,来谈这种标题的特点、作用以及运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党报具有权威性,这似乎是一个不言而喻的命题.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几乎所有的党报也都意识到了自己的权威性优势,在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中突出、强调自己的权威性.从实际竞争的结果来看,这一招好像并没有让党报占到太多"便宜",这说明在报业市场中权威性早已不冉是党报的"专利",如果固步自封,依然以为权威性是党报的"天赋异禀",那么,党报的权威性很可能逐步弱化,甚至最终失去这把最有效也是最后的竞争利器.  相似文献   

15.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以最精练的文字将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提示给读者.好的标题能够吸引人的眼球,引起受众的关注.本文基于新闻视角,通过大量实例,具体阐述了有关新闻标题制作的原则、方法等,对如何提高党报新闻标题的传播力和引导力进行了一定的探究.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一提党报,人们就会有这样一种印象:会议多,领导活动多,领导讲话多,工作经验、调查文章多.而对一些诸如"下水道堵了,路灯坏了,水管跑水了,垃圾没有清理了"等等,与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小事,在党报面前,好像是"不够级别",没有太大关系似的.  相似文献   

17.
现实采写工作中,有这样的一种现象:有的记者和通讯员很不重视稿件的标题"打磨",不把标题制作当回事.往往是稿件写好了之后,匆匆忙忙想一个"大概",就"应付"了事.这样"凑合"出来的标题,不仅质量不高,而且往往不准确、不精彩.  相似文献   

18.
在地方的"党报",担负着一个地方党的舆论宣传重要工作,但是,由于"党报"常常穿起"中山装",板起面孔,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如晚报受欢迎,如何将党报办成"晚报"特色,这是我们党报的新闻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党报工作者应多具备一些思想家的素质 "政治家办报",是办好党报的一个重要原则,动摇不得.  相似文献   

20.
周军 《新闻世界》2020,(4):53-55
媒体迭代发展的新时代,更具地域性、关联性、亲近性的本地时政新闻,成为地方党报的优势资源。然而,坐拥这一"金矿"的地方党报,大多未能将此资源优势转化成核心竞争力和效益增长点。实践中,我们看到,地方党报新媒体的本地时政新闻报道,往往不能"先声夺人",反而是"落后半拍",不符合新媒体传播的时效需求。为什么,怎么办?本文试作简要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