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2003年中国图书馆学教育进展(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2 专业教学 本次调查共收到21份图书馆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和11份研究生培养方案,从中可以了解到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学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2.
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机构、图书馆馆长和毕业于图书馆学专业的图书馆员的调查表明: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在变革中发展,认为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日渐萎缩"的看法是片面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竞争力,"坚守与拓展"是图书馆学教育改革的理想选择;目前图书馆学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基本合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改革的当务之急;图书馆学教育不仅要传授图书馆学专业知识,而且要传播图书馆职业精神;图书馆学教育领域与图书馆实践领域应加强联系与沟通。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3.
王重民是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本文从五个方面系统梳理了王重民对我国图书馆学和目录学教育的重要贡献:(1)发起创建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并不断推动专业发展,是新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最重要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2)制定图书馆学系教学计划,组建图书馆学、目录学教研室,筹建系资料室,不断充实图书馆学系的师资队伍;(3)构建立意明确、反映时代要求的图书馆学课程体系,并亲自讲授大量专业课程;(4)注意加强专业教材建设,制定教材建设计划并亲自编写大量讲义和教材;(5)尽职教育,倾心教学,培育专业人才,培养了众多爱岗敬业的图书馆工作者。王重民在整理古籍、发展图书馆事业,特别是创办图书馆学教育、培育专业人才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纪念王重民先生的意义在于:一是继承他以弘扬光大祖国优秀典籍为己任、献身工作和治学的敬业精神,二是不断梳理和深入研究他在发展图书馆学和目录学教育、培育专业人才方面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努力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及图书馆学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图书馆学体系研究六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图书馆学界对图书馆学体系的研究已取得重要突破和进展,并构建多种类型的图书馆学体系。但在确定图书馆学体系各层次内容中,还存在缺乏逻辑性等诸多缺点。指出应遵循科学合理的构建原则,克服各种缺陷,构建具有时代性、科学性、系统性的图书馆学体系。目前图书馆学体系正朝着深度分化、边缘综合、层次拓展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利华  张秀成 《图书与情报》2011,(5):124-127,144
目前学术界主要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讨论图书馆学学术论文的写作问题,文章则从客观存在的图书馆学学术论文的现实状态入手,总结出图书馆学学术论文写作现象的几个特点,然后进一步探究现象背后更为深层的问题。文章认为,目前国内图书馆学学术论文写作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论文数量较多,质量高的较少;2、大多数人研究范围较宽泛,形成稳定研究方向的少;3、重视论文学术性、严谨性、创新性,轻视论文生动性,较少使用修辞用句;4、发表个人观点占绝大多数,进行商榷、争鸣或学术批评的较少;5、有一些图书情报期刊编辑撰文探讨如何写作专业论文,图书馆学家讲述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的太少。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和图书馆人的学历、专业结构有关。作为研究者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研究水平;作为图书馆界,则应进一步加强对人员培训的力度。  相似文献   

6.
该文对建国70年来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历史进程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总结。在全面介绍培养模式、专业目录制订、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各个层次和类型的专业教育基础上,认为应通过不断创新实现图书馆学教育体系在高层次上的完善,通过对外交流并坚持发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建设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专业教育,通过供应侧改革实现专业人才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供需接轨,在新理念的引导下实现我国图书馆学教育事业发展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
简要阐述了教育界对图书馆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各种争论,结合图书馆学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的依据,提出了对图书馆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个人见解,以期能为图书馆学教育的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回顾了上个世纪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界采取的应对措施;同时探讨了当前图书馆学教育面临的问题,认为图书馆学教育的生命力在于社会需求,应以社会需求为依据调整图书馆学各层次的专业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6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图书馆学界对图书馆学方法论的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和进展,产生“层次说”、“过程论”、“实用论”、“综合论”等四大类型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基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对我国60年来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进行综述和评论。阐述影响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形成的主客观因素。提出应遵守科学的移植原则和方法论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一个具有时代性、科学性的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学研究应摆脱根深蒂固的本质主义观念,破除科学性的迷思,走向开放的研究。它不再受限于狭隘的学科限制,倾心于立足图书馆学基础上的多学科交叉;放弃独断而青睐多元的方法论,注意外来理论资源与中国问题相遇时的复杂境况。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图书馆学本科教育是图书馆学教育的主体,但目前我国图书馆学本科教育规模在逐渐缩小,出现了所谓图书馆学教育危机。由此引发了笔者对图书馆学教育的战略思考,本文从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定位、图书馆学专业教育规模及质量、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层次及是否应理清图书馆学与相关学科关系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图书馆学教育指导部门从全局高度审视和干预图书馆学教育危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九十年回望与反思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走过了九十年历程,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920-1949年为图书馆学教育的开端及第一个繁荣期;1950-1977年为图书馆学教育的第二次繁荣并跌落的阶段;1978-2008年为图书馆学教育的第三个繁荣期及其走低与再兴.在对早期图书馆学学科形成过程以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与分析了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认为未来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的理性发展应将专业注意力转移到"知识"上来;对以往丰富的办学层次重新进行定位;继承前贤"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的思想,使专业教育逐步形成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3.
我国从事图书馆学研究的研究者,若按其所受专业教育去划分,可分为三类:接受过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育(包括图书馆学专业电大、函授教育,以下同)的;受过非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未受过任何专业教育的。在这三类研究者中,接受过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育的图书馆学研究者是图书馆学研究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扰势是明显的,取得的成果是丰硕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九八五年八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教育组在四川省新都县主持召开了全国图书馆学教育学术讨论与经验交流会,到会代表一致认为:当前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重点,是要大力发展图书馆学中等专业教育.之后,经过几个月的筹备,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教育组又于十二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六日在湖南长沙召开了全国图书馆学中等专业教育座谈会.出席这次座谈会的有来自北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员应重视研读专业刊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图书馆学刊物全国有数十种,每年有几千篇征文发表。图书馆学刊物的发展带动着事业的发展,而事业的发展又推动着历史的进步。虽然图书馆学刊物众多,但阅读的馆员不是太多。在我们图书馆界好象有这么一种倾向,倾于只有写文章的馆员才去研读它,不写文章的馆员觉得没必要去研读它。笔者认为,不管写不写专业文章,馆员都应重视研读专业刊物,这是因为:①专业刊物是记录图书馆学研究成果的书面表现。图书馆学经过了一代又一代图书馆员的努力,今天已趋完善,不管是在文献资源建设上、期刊的开发利用上、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上以及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10月5日,著名图书馆学家、台湾大学名誉教授、博士生导师、台湾“中央图书馆”和台北市立图书馆顾问胡述兆先生偕夫人吴作善教授,应河北大学信息管理系的邀请,在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吴慰慈教授的陪同下,到河北大学进行学术交流。胡述兆、吴慰慈二位教授同河北大学领导以及信息管理系部分领导、学者探讨了图书馆学专业的办学方针、发展思路。胡述兆教授做了题为《台湾地区图书咨询学教育发展现状》的学术报告,详细介绍了台湾地区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状况,并解答了与会师生提出的图书馆学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的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在《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部的长期工作经验,阐述了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谱系和《大学图书馆学报》的初心、使命、宗旨。认为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应坚持发展图书馆事业的立场,关注但不盲目追随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建设的变化;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应一视同仁地发表采用各种研究方法产出的不同类型的论文;建议从5个方面开展选题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理论图书馆学的发展应认真吸取应用图书馆学的理论成果。应用图书馆学近几年的发展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准备了丰富材料,应用图书馆学理论创新须在理论图书馆学中吸取营养和接受指导。  相似文献   

19.
<正> 双学位制图书馆学专业,就是在已取得某一专业学士学位后再学习图书馆学专业而取得该专业学士学位.其毕业生成为有两个学士学位的图书馆学专门人才.举办双学位制图书馆学专业,是丰富图书馆学教育层次,为图书馆输送中高级人才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图书馆学研究学说纷呈的格局,文章认为研究范式的众多与更迭并没有抹杀图书馆学的学科科学性,图书馆学对其他学科的兼收并蓄也没有改变其社会科学的根本属性.实在论和价值论范式以及一元论价值观已经不适应当前全球化的学术背景,图书馆学应该在思维模式、研究态度、研究格局、融汇中西思想等方面做出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