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99年10月24日,一条震惊世界棋坛的消息从青岛传出:“神秘东方少年”(国外诸多媒体的称谓)卜祥志创造“极限速度”:13岁10个月零13天成为国际象棋特级大师。 今年2月,我在缅甸国际象特级大师邀请赛上就感觉到他是一位很优秀的少年棋手,但真没想到他会进步这么快,现在他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特级大师,我坚信他还会有更好的将来。  相似文献   

2.
(一) 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大师?大师不同于常人之处,一定在于他们干了常人望尘莫及的事.比如,我们说季羡林是大师,因为只有他掌握"吐火罗文"这种几乎灭绝了的语言;我们说爱因斯坦是大师,因为他发现了相对论.大师的理论能懂的也许只有几个人,但这几个人就可以认定爱因斯坦是"大师";大师的作品不可能成为普及读物,能读懂<存在与虚无>的,注定寥寥无几.但他们能想出来,能写出来,他们的智力和毅力非常人所及.  相似文献   

3.
9月15日,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杨振宁传》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办。该书自1922年杨振宁先生出生起一直写到2010年,记录了他的家世背景、学术生涯、科学成就、社会活动以及其私人生活,是迄今为止最厚实、最全面、最专业的杨振宁传记。杨振宁对这本传记亲自审校认可,并提供了百余幅配图。  相似文献   

4.
9月15日,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杨振宁传》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办。该书自1922年杨振宁先生出生起一直写到2010年,记录了他的家世背景、学术生涯、科学成就、社会活动以及其私人生活,是迄今为止最厚实、最全面、最专业的杨振宁传记。杨振宁对这本传记亲自审校认可,并提供了百余幅配图。  相似文献   

5.
我常想,我们的出版社都应该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都应该成为优秀出版社;有的应该成为世界一流的出版社,拿任何标准或要求与外国一流出版社比较,都不逊色。世界一流出版社是怎样的呢?概括地说,它是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优质图书的高效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具体一点说,我想了11条。基本上达到要求的是优秀出版社,全部达到要求的是世界一流出版社。这是我初步的粗浅的看法,提出供大家讨论。还必须说明,这还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版社的标准,它有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李文喜 《军事记者》2004,(12):48-48
偶读国学大师季羡林的《自传》,有这样一段话让我们这些靠汉语吃新闻饭的人震撼。大师这样写道:“我在这里提出汉语来.也许有人认为是非常异议可怪之论。‘我还不能说汉语吗?’‘我还不能写汉吗?’是的.你能说.也能写。然而仔细一观察.我们就不能不承认.我们今天的汉语水平是非常成问题的。每天出版的报章杂志.  相似文献   

7.
地图:de_dust2 比赛规则:MR12制(上下半场共24局,其中一方先赢得13局即可获胜) CPL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电子竞技赛事,今年他终于来到了中国,但是令无数中国玩家痛心的是,这次比赛的冠军连同那张美国总决赛的入场券,却被一只来自新加坡的职业强豪战队GBR所夺去,中国电子竞技蓬勃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主旋律中突然插入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曾经代表中国在世界赛场上赢得尊重的AS战队以及其他国内超一流强队纷纷落马,中国玩家突然发现,我们中国选手的水平离职业级真的还很遥远。遥远有多远?下面就通过本次比赛的决赛来看一看中国cs与世界的距离吧。  相似文献   

8.
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意味着有一流的大师、一流的学生和一流的成果,也意味着有一流的制度。教授治校,在目前大环境还不成熟和现行相关法律尚未修改的情况下,可能还为时过早;但教授治学,也就是学术自主,已经到了浮出水面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9.
有质有量才一流 科技期刊有一点是共性的,那就是必须不断地提高刊物的内在质量,尤其是学术质量.真正发表一流的科技成果,给作者传播一流的发现,为读者提供一流的新知,是一流的期刊的标志.但是,只登一点好文章,挣个高影响因子,还不够一流.为什么中国就缺乏百年老刊呢?笔者认为,我们对"质"和"量"的辩证关系理解、把握得还不够.我们开始重视"质"了,但还没有重视"量".刊物没有出版的规模,没有一定的容量,是造不成一流的影响的,也就难以基业长青.  相似文献   

10.
周茜 《大观周刊》2012,(2):173-174
听惯了各类大师们的高谈阔论,其间虽不乏能令人受益菲浅的讲座,不过总觉大师们与我们距离太过遥远,高不可及!更有个别讲座甚至会令听者感觉云山雾罩,尤其脱离农村教学实际,叫人心生反感!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近两年来,各级教育部门对教师们的培训既加大了力度,又从形式和内容上有了明显的改变,我们的收获变得更切实际,更具可操作性,相信这样的培训才是教师,尤其是我们农村教师所迫切需要的。  相似文献   

11.
“宇宙流”系日本著名的超一流棋手武官正树所开创的一种圈棋风格:棋走大模样,布局取厚势,中盘决胜负;不计较边角得失而将对手挤压于边角。不纠缠于一子一地却将生存空间向四周渗透、扩张……武官正是凭借这种舒展流畅、大气磅礴的棋风连夺两届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冠军。  相似文献   

12.
杨振宁先生是一位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在中国可以说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像许多科学大师一样,杨先生也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心世界,感情充沛,才华横溢,几十年中杨先生写下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文章。但杨先生毕竟是科学家,他并没有把出版散文集看得很重,所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尽,世上好书出不完”。在新世纪科学的春天到来之际,笔者有幸读到一部出自洞庭之滨、岳麓山下的佳作——《走近科学家》。中南大学出版社推出的这部记录23位世界级声誉的科学大师治学、立业、报国不凡历程的集大成之作,煌煌53万字,大量珍贵的图片、墨宝穿插其中。在作者灵慧、生动的叙说下,一个个耳熟能详、名震中外的国宝级大师向我们走来:35岁即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中华民族争得荣誉的杨振宁,音容宛在、高山仰止的严济慈,学贯中西、为民族中兴居功至伟的江南“三钱”(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点燃绿色革命之火、身价2000亿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揭开生命之谜、奏响生命辉  相似文献   

14.
围棋水平已有天壤之别陈祖德:我学棋至今,快半个世纪了,拿围棋水平来讲,现在的棋手和当时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我学棋时,我的前辈对日本棋手佩服得很,比如顾水如先生就讲过:“日本九段我们胜不过啊。”当时我们的落后是历史造成的。当时我不信老师的话,心想只要下,日本九段为什么不能战胜?1961年我进  相似文献   

15.
李昌镐已经不再“不可战胜”,现在人们关心的是:无敌的李昌镐是否还会回来?1月24日,上海华亭宾馆,在“三星杯”决赛中,中国棋手常昊以2∶0击败韩国棋手李昌镐,夺得冠军。  相似文献   

16.
广告,无论创意如何精致,能和世俗的、甚至有点不科学的心理对抗吗?  相似文献   

17.
办好报纸,不仅需要有一流的记者,而且需要有一流的编辑,包括一流的版面编辑。然而,实际情况是,许多人并不重视编辑工作,特别不重视版面编辑工作。有人甚至不把版面编辑作为编辑看待,说什么,“版面编辑,不就是用稿子把版面填满吗?”还有人说,“版面编辑的事,解放前则是拼版工人干的。”于是乎,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所谓版面编辑,不过是算算画画的“画版工”、“画版匠”。包括一些新闻单位的领导者,嘴上说版面编辑工作重要,实际上却又常常露出轻视版面工作的“马  相似文献   

18.
如果我们不介意将科幻小说当成是文学作品里的轻骑兵的话,我们便会很清晰地看到,在当下多姿多彩,丰富创新的文学创作中,科幻小说的创作队伍是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一支。他们的装备是最新的,甚至是超前的。因为想象给他们插上了翅膀,科学精神成为他们小说中含金量最高的基本内核,而他们的读者,恰好正是各行各业都想争取的最易感染又最有挑剔性的青年人。这并非是说文学的发展只剩下了科幻小说,而是在此强调,我们对科幻小说的确要有一个客观而公正的认识了。我们甚至还可以再夸张一些,科幻小说在当今生活中的位置,就像是普通公民的生活离不开电器一样的重要。时代不同  相似文献   

19.
特别关注     
关于"改革",我们还能说些什么? 曾经激动人心的两个字,曾经不乏英雄色彩的两个字,现在,整天挂在我们嘴边,多少有些麻木了。当"变"成为常态、"改革"成为常态的时候,最要警惕的就是这种"麻木"。因为麻木,会丢掉机遇,会懒得行动,会满足于零打碎敲、修修补补,让"改革"更加不成其为改革。  相似文献   

20.
近百年来科学的收获如此其丰富:我们不是鸟,也可以腾空;不是鱼,也可以入水;不是神仙,也可以和几百千里外的人答话……诸如此类,哪一件不是受科学之赐?任凭怎么顽固的人,谅来"科学无用"这句话,再不会出诸口了.然而中国为什么直到今日还得不着科学的好处?直到今日依然成为"非科学的国民"呢?我想,中国人对于科学的态度,有根本不对的两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