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简讯     
中国科学院1993年9月14日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全体委员共有21人。第一次会议于1993年10月22~25日在北京周口店举行。评审了研究员、研究馆员、副研究员和副研究馆员的任职资格。此次全院申请研究员7人,申请研究馆员9人,申请副研究员4人,申请副研究馆员35人。  相似文献   

2.
丁元 《兰台世界》2004,(10):42-42
2004年辽宁省档案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工作会议,础理论知识专试、档案专业技术职称高级评委会量化评审,有5人取得研究馆员资格,53人取得副研究馆员资格。今年档案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的突出变化是,人才评价更加注重实际工作能力与业绩,实行职称评审与职务聘用分开,社会各界人士(公务员暂除外)均可申请评定档案专业高级技术职称。档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作为人才评价的一种形式,为社会各类从事档案专业的技术人员(不受户籍、所有制、身份、档案的限制)提供服务。申报参评档案专业高级职称人员年龄最长者是71岁的阜新市城建档案馆退休专业技术2004…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培养和合理使用图书、档案、资料专业干部,做好考核晋升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努力钻研业务,提高图书、档案、资料工作的科学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特制定本规定。第一条图书、档案、资料专业干部的业务职称定力: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助理馆员、管理员。第二条确定或晋升业务职称的图书、档案、资料专业干部,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  相似文献   

4.
运用内容分析法,以15位"2014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候选人成长经历为样本,探讨影响优秀馆员成长的因素。研究发现:性别、图书馆类型、专业特长类型对优秀馆员成长没有影响,而年龄、职称、职务、学术研究对优秀馆员成长有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影响馆员成长的因素,并对馆员的成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图书情报论坛》2007,(2):18-18
2007年6月初,湖北省图书馆学会在湖北省图书馆举办“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制度与服务”?学术报告会。学术报告会由武汉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周明华主讲,共分8个方面的内容,即学科馆员制度的定义,学科馆员制度起源与沿革,学科馆员制度成因与条件、学科馆员制度建设原则、学科馆员制度工作基本内容与服务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论馆员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馆员专业发展有别于馆员专业化,它强调的是馆员个体内在专业特性的提升。馆员本位的馆员专业发展是针对忽视馆员自我的、被动的馆员专业发展提出的,其突出的是馆员自我在馆员专业发展中的主体价值,认为馆员专业发展既要实现馆员的人生价值,又要实现其人格价值。分析馆员发展的现有观念及其存在的问题,探索馆员专业发展的可行性模式,对于提升馆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具有特殊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的发展,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建设也被提上日程,高校图书馆引进了很多高学历的非图情专业馆员,他们缺乏职业认同感,职称评定难,职务上升空间狭小,普遍存在职业危机。文章从高校非图情专业馆员的职业危机表现形式入手,分析原因,从图书馆员要主动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向学科馆员方向发展、提高搜商等方面提出了应对职业危机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员的自我效能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我效能感是馆员工作行为的一种动机,直接影响馆员的工作热情的坚持性。馆员自我效能感的强弱,取决于诸多因素。要提高图书馆工作水平,就要培养馆员具有更好的综合素质,也应深入研究馆员的自我效能感,激励馆员的工作成就动机。  相似文献   

9.
论数字图书馆员素质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水森 《图书馆》2003,(6):61-63
数字图书馆员素质是数字图书馆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馆员素质评价理论和实践的探究,应该成为专业理论工作者、业界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明确馆员素质评价的原则、意义、及其影响因素,是作好馆员素质评价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金声 《图书馆学刊》2013,(11):19-21
学科化或专业化的信息服务正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鉴于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专业人才稀缺,尚不完全具备广泛推行专业馆员制度条件的现实,尝试实行专业馆员制度的初级形式——“准专业馆员制度”,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