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报纸的受众接触规模:各主要媒介的受众接触规模从大到小依次是电视、报纸、网络新闻、新闻类杂志和广播,报纸仍然是最有影响力的媒介。本次调查发现,各个媒介在全国城市居民中的受众规模从高到低依次为:电视(95.62%)、报纸  相似文献   

2.
宋祎凡 《今传媒》2012,(10):45-47
为了从更为宏观的视野中观察当下大学生群体关于阅读产品的使用与消费情况,我们的调查首先涉及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八种媒介形式的使用情况。根据受访大学生在"过去一个月平均每天"接触不同媒介的时长,我们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八种媒介的被接触状况分为"强接触型"(互联网)、"一般接触型"(图书与CD/MP3)以及"弱接触型"(期刊、电视、广播与报纸)三种类型。在大学生的日常媒介生活中,虽然对于图书的接触仅次于互联网,但两者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对互联网的超强依赖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日常媒介接触活动的基本生态面貌。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分层多阶段概率抽样方法,调查分析了媒介接触行为对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居民语言知晓字母词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字母词知晓度高.接触汉语媒介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频率越高,知晓字母词越多,说明了媒介在引进与推广字母词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成都地区的抽样调查数据,探讨了受众对新媒介与传统媒介在不同新闻内容上的媒介依赖情况.研究发现,网络已经与报纸、电视一起成为受众的三大媒介依赖渠道,特别是网络在财经证券类新闻上已经超越电视和报纸成为了最大的依赖渠道;新媒介的手机已经确立了自身的媒介地位,媒介依赖程度全面超过广播;新媒介与传统媒介在依赖群体的构成上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不同,新媒介的依赖群体呈年轻化和高学历化,传统媒介则相反;虽然传统媒介的报纸、电视在本地新闻等方面还有优势,但构成群体与新媒介相比则已经呈现出明显不利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本课题通过对济宁市谭岗村居民媒介接触状况的调查来管窥蠡测中国农村居民媒介接触状况.据调查,近年来谭岗村居民对大众传媒的接触明显增多,更多的人选择看手机、上网、听广播、看电视来打发闲暇时光;广播、电视在农村仍有一定的市场,报纸在农村市场很狭窄,智能手机在农村普及率已经很高了;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中,谭岗村居...  相似文献   

6.
姚烨 《河北广播》2007,(4):49-51
广播产生之初,最大的市场是广大农村,对农节目一直是广播节目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民也对广播有着强烈的诉求和情感依赖,是广播最重要的受众群体。根据相关的调查,在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我国农村受众接触、使用大众媒介还呈现广播最高,其次是电视、报纸的状况;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电视得到迅猛发展,出现电视最高,其次是广播、报纸的状况。而当前,则是电视一枝独秀、广播、报纸不相上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麦克卢汉说过:“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的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一部新闻媒介发展史,从技术的角度看,是“媒介形态生成”的过程,也就是说是所有媒介同时发展,共同演进,共同生存的过程;从受众角度看,则是新闻受众的注意力在不同媒介中不断再分配的过程。“今天,人们习惯性地将多种媒介形式进行混合杂交,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人类同步进行多种媒介输入的能力似乎一代比一代都有扩大。”综合二者,从新闻业务上看,一部新闻媒介发展史,就是新媒介和传统媒介不断互动,根据受众认知模式和感知偏好的变化,围绕核心产品新闻,不断创新报道模式的过程。在我们目前的四种新闻媒介形式(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中,报纸是最早出现、历史最悠久的媒介形式,所以,一部新闻媒介发展史,基本上又可以说是报纸的报道模式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介的引入而不断创新的过程。一、30年代,报纸以综合性新闻和专栏应对广播冲击在广播还没有出现以前,报纸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已经确立了自己作为惟一的新闻媒体的霸主地位,并在定义一个独立的新闻出版业的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新闻文体上,则经历了两次改革。一次是18世纪中期,新闻文...  相似文献   

8.
媒介使用在老年人的闲暇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老年人闲暇时间对电视的媒介接触和使用位居其他媒介形式之首。本文以在城市居住的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老年群体对电视及网络新媒体的收视、使用态度,探讨电视与社交媒体相结合的发展优势,为媒介融合趋势下的媒介形态和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期刊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播媒介,亦称大众媒介,包括报纸、期刊、书籍、电影、广播、电视、互联网、数字媒介等,其中报纸、期刊、书籍、电影、广播、电视被称为六大媒介。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是印刷媒介.19世纪末又诞生了声像媒介.20世纪互联网高速发展。媒介与社会,在互动中不断发展。时至今日,媒介已深深地渗入到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之中.已经成为大众获得信息得主要途径。大众对媒介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对媒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0.
媒介融合时代,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纷纷转型,广播也在探索崛起之路。学者保罗·莱文森认为,媒介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其与其他媒介的兼容性。广播主要传播声音,其塑造性和兼容性较强,在媒介融合转型中是受益者。本文认为广播融合要依靠技术创新,完善数字资源库;搭建平台,提供多元服务;充实内容,传播特色资源;培养人才,发扬互联网思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塔吉克族的信息传播活动入手,分析塔吉克族受众对报纸、广播、电视三大新闻媒介的接触现状,总结了塔吉克族受众媒介接触行为的特点,阐释了目前受众在接触媒介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以淮阳县董阁村作为个案来研究,调查对象为本村16-60岁的村民,以家庭作为抽样单位。2013年12月,笔者在对董阁村媒介生态现状的问卷调查中,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30份,有效回收率为86.7%。一、媒介种群接触横向比较在周口市各乡镇农村,电视依然是各家各户使用使用频率最高的媒介;其次是收音机,周口当地农民大多有通过收音机收听评书、戏曲的习惯;报纸、手机和互联网在不同年龄群体中接触情况有不同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传媒大观     
《新闻爱好者》2004,(6):44-45
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电视报纸广播 仍是传媒业主流 国家统计局近期在广东全省各地级市进行的广播收听调查结果显示:电视报纸广播仍是传媒业主流。调查显示,广东居民经常接触的媒体是电视,超过85.4% 的受众经常收看电视, 报纸以51.6% 的比例排第二位, 广播以37.5% 排在第三位。对比分析表明,20世纪80年代初, 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依次为:广播、报纸和电视;到了90年代,受众获取新闻的主渠道则依次为:电视、报纸、广播。随着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的接触率也在不断提高,但与上个世纪90年代相比, 人们获取新闻的主渠道并没有发生变化。 第七届…  相似文献   

14.
媒介素养具体讲就是指公民掌握媒介知识和媒介能力。包括媒介理解、媒介应用能力和媒介创造能力的总和。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他们的媒介素养如何呢?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证研究江西高校井冈山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学院等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媒介理解能力和媒介接受能力等媒介素养状况。分析大学生接触报纸、电视与广播以及新兴媒体互联网、手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融媒体”是国内学者和从业人员基于美国学者提出的媒介融合概念而提出的.是针对当前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这些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相似文献   

16.
在今天,儿童广播剧的发展与现状正遭遇到一个意味深长的语境。一方面,现代社会学的研究结果认为:在现代社会,与学校、家庭、同龄群体的作用一样,大众传播媒介对儿童社会化这一成长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993年,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少年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联合组织进行的“关于我国城市儿童媒介接触与道德发展”的调查研究课题结果表明:城市儿童接触的媒介频率最高的依次为电视、报纸、广播和书籍。而在电子传媒中,唯有广播与儿童道德得分呈现显著正向相关(计算机仍有待于广泛普及),即听广播频率越高,…  相似文献   

17.
在了解中国的各种渠道中,英国、美国、新加坡三国公众使用最多的是本国的媒介;在媒介类型的选择上,无论中外媒介,三国公众接触最多的是互联网和电视;同时,三国公众对于媒介内容的选择上,会针对不同的目的呈现出不同的偏好;而三国公众在对中外媒体的信任度上则多持"说不清"的模糊态度.国际公众的媒介接触行为特征对当代中国的国际传播优化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老年媒体需要面向老年人群提供内容产品,来满足老年人对于信息的需求以及精神、情感的需求。在生产面向老年群体内容产品的时候,分析和掌握老年人的媒介使用习惯,并从中提炼出一定规律是产品生产的前提。本文从美国、英国、日本三国老年受众的广播电视收听收看情况出发,考察了这三国老年受众对于广播和电视媒体的使用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了老年人的媒体使用偏好和使用偏好中体现出来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一、狼来了?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阶段性的概念,广播相对于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于广播又是新媒体,互联网和手机电视的出现又使上述三种媒介在一夜之间都成为传统媒体,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媒体与媒体之间的更替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20.
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在一般意义上被称为四大强势媒体。中国广播作为一种传统媒体,在其发展历程里先后受到电视和互联网的冲击,在历经了繁荣也面对着式微的压力之后,在媒介形态变迁的环境下引入了新的表现形式——类型化广播。近年来,类型化广播受到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