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窦娥形象是《窦娥冤》悲剧价值的集中体现。她是被毁灭的有价值的美好形象,也是美的复生形象。窦娥是一个悲剧典型。她身上浓缩了那时广大妇女共同的悲剧命运,而当时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是其悲剧的总根源。窦娥形象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于她的美好品质及反抗性方面  相似文献   

2.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对于“中国文学”课的性质和教学要求已有了较多的了解。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学习元明清及近代、现代、当代的文学,共有作品31篇。现对学习要点进行提示。(按主教材作品篇目序号排列)39.《窦娥冤·法场》《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作品通过窦娥的冤狱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滥刑虐政、残民以逞的罪恶。《窦娥冤》的剧情梗概。“法场”一折是全剧的高潮戏,集中表现了窦娥至死不屈的反抗精神。在这折戏中,窦娥尽情倾诉了对黑暗现实的强烈怨愤。窦娥的形象是通过三部分内容来表现的:被押赴刑场时的哭诉;赴  相似文献   

3.
关汉卿的《窦娥冤》既展现了窦娥的人生悲剧和命运悲剧,亦展现了她作为女子的婚姻悲剧。剧作以窦娥的悲剧为主导,以窦天章和蔡婆的悲剧为陪衬,多重合奏的悲剧使剧作悲剧气氛极为浓烈,因之,《窦娥冤》的震撼力极为持久和强烈。  相似文献   

4.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对于“中国文学”课的性质和教学要求已有了较多的了解。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学习元明清及近代、现代、当代的文学,共有作品31篇。 现对学习要点进行提示。(按主教材作品篇目序号排列) 39.《窦娥冤·法场》《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作品通过窦娥的冤狱揭露了元代社会  相似文献   

5.
何绿霞 《课外阅读》2011,(1):185-185,199
有人说,一个成功男人背后往往有一个成功的女人,而我要说一个悲剧女人的背后常常是因为有一个造成她悲剧的男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悲剧女性形象很多:刘兰芝、祥林嫂、窦娥、杜十娘、侍萍……其悲剧均催人泪下,而悲剧原因千差万别,但我认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孔雀东南飞》都囚第三者插足而引起。  相似文献   

6.
窦娥是关汉卿塑造的一个典型形象。她善良、坚强,封建社会严酷的现实使她这样一个弱女子蒙受奇冤。《窦娥冤》的悲剧意义主要体现于窦娥形象之中。窦娥的悲剧成因是复杂的,但是,其悲剧发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窦娥为维护起码的尊严而本能地反抗了。  相似文献   

7.
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不仅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而且也是世界著名悲剧之一。《窦娥冤》之所以被称为悲剧,自然与作品中塑造的悲剧人物"窦娥"密不可分。在历来的研究中,窦娥悲剧命运的探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还是经久不衰,究其根源则是作品中沉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通过对关汉卿笔下窦娥的悲剧命运的解析,追寻女性悲剧的根源,并以此来探索女性悲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窦娥冤》是我国戏曲史上的十大悲剧之一,是我国元杂剧的奠基人关汉卿的重要作品.元杂剧的结构形式一般是四折、一楔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楔子,通常在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课文选的是《窦娥冤》中的第三折。这一折写窦娥被解赴刑场问斩的经过,揭示了窦娥的不幸遭遇,特别是她蒙受的千古奇冤,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上恶人横行、官吏昏(?)和法制黑暗的真实情况,同时歌颂了窦娥的反抗精神.由  相似文献   

9.
《窦娥冤》对悲剧文学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本文试图从民俗的视角,对悲剧进行解析。童养婚、接脚婚、高利贷、鬼魂信仰等习俗是构成窦娥悲剧命运的外部原因,深深扎根在窦娥心中的妇德"守节尽孝"的传统道德观念,最终把窦娥推向了毁灭。  相似文献   

10.
马华 《考试周刊》2013,(19):23-23
《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通过对窦娥悲惨命运的描写,揭示了元代社会的黑暗,歌颂了人民的反抗精神。作品通过善恶的斗争,以善良的窦娥毁灭告终,表现了作者对被压迫者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的封建社会的强烈控诉与抗议,使得窦娥这一形象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作品。主人公窦娥的悲剧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现实。窦娥的一生,从头至尾短短的二十个春秋,真是"悲"的典型,"惨"的极致。本文将从人情关系、社会黑暗、封建文化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窦娥冤》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它作为我国的悲剧艺术的典型范例,被节选录入高中语文教材。传统评价一直认为,《窦娥冤》作为我国悲剧艺术的典范,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价值主要就是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既表现了战斗的现实主义精神,又闪烁着浪漫主义的理想的光辉;并认为该剧第三折,也即课文所节选的部分的浪漫主义情节,正是这一悲剧的精华所在。它让在现实社会中已陷入彻底绝望境地的窦娥临死前对天誓愿,并一一实现,让窦娥的反抗突然变得惊天动地,又让代表当时统治者执法的官吏们显示恐惧和渺小,以为…  相似文献   

13.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是元杂剧中一出感人至深的有名悲剧。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关汉卿写了一个善良妇女窦娥的悲惨命运,通过窦娥的“毁灭”结局到底要说明什么问题,揭示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教材《中国历史》第一册已经问世,试教试用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展开。我有幸被邀请参加了新教材编写过程中的部分工作,并且在全国新教材研讨会上试讲了两课:第7课《战国七雄》和第13课《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这里,我谈谈备课过程中对使用新教材的一些体会。作为一名教师,我拿到新教材以后最初的感受,一个是好,一个是新,好和新具体  相似文献   

15.
王英 《生物学教学》2005,30(8):16-18
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编写的《生物》实验教科书已于2004年9月进入实验区了。为了及时听取实验区一线教师对新教材的意见,了解他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以便不断完善新教材结构和内容,人教网“高中生物”栏目于2005年5月18日,特邀高中生物课标组核心成员之一、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主编、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16.
范东联 《湖北教育》2005,(7):124-125
目前,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本文特指人教版课标教材《数学》七年级上、下册)已广泛使用。我校数学教师切实贯彻新课程的精神.深入研究新教材,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使数学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典悲剧的代表作。《窦娥冤》能够位于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之首,除窦娥被误判错杀外,窦娥的善良反衬其冤,窦娥怨天怨地凸显其冤,窦娥的三桩誓愿验证其冤,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三桩誓愿,以"愿"验"怨",涉及人物一桩比一桩多,延展时间一桩比一桩长,奇异程度一桩比一桩高,使窦娥之冤,"惊天地,泣鬼神",实乃千古奇冤。但是笔者认为,窦娥为验证自己冤屈发三桩誓愿,数量并不为多,方式却极为不妥;若念楚州苍生苦,纵是奇冤也不该。  相似文献   

18.
始终将主人公置于"分离"的戏剧场,是《窦娥冤》表现亲情悲剧主题的基本手段,因此,"分离"也构成了窦娥父女亲情悲剧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其第三折是全剧的高潮,被选入苏教版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审定教材《语文》第三册。这折戏着重刻画了窦娥善良美丽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了窦娥负屈含冤却不甘于屈从命运的抗争精神。《教学参考书》对“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的实现,作了这样的解释:作者充分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使戏剧情节进入到理想化的境界,这种“如愿以偿、天遂人愿”的写法,虽不现实,但符合人民的愿望,是理想的颂歌。  相似文献   

20.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元杂剧中悲剧的典范。剧中塑造了窦娥这样一个坚强不屈的妇女形象。从剧作中,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窦娥的反抗精神,她是一个贞洁、孝顺的典型,她用生命张扬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