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交际能力、交际法与英语口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交际能力”理论的阐述,分析了将交际法运用于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可行性,提出了英语口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有效培养途径,并得出结论:交际法是英语口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外语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英语作为一门交际工具,其口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目前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有忽视口语教学的现象,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差,教学模式陈旧,缺乏必要的口语训练环境等原因致使英语口语教学无法突破,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难于提高,无法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任务型教学”是培养中职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案例阐释了任务型教学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职英语口语教学效果差,“哑巴英语”现象普遍存在的问题,从适性发展理念出发,实验探究中职英语口语情境化教学的有效方法。提出适性发展理念对中职英语教师改善英语口语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研究表明,在适性发展理念指导下运用情境化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和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其职业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由当前流行的交际教学思想发展而来,它以完成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目的,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交际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途径。因此,在高校英语口语教学中探索并采用“任务型”交际教学策略将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动机,鼓励其积极参与双边教学活动,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知识信息日趋全球化的时代,英语口语在交际中占着重要的位置。因此培养学生在交际中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已经势在必行。但我国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一直效果较差,“哑巴英语”大有人在,他们既不能开口说,又无法听懂英语,更谈不上用英语进行口语会话或者交际。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交际者间的“地位差”、“一致”对话语语言形式的影响,提出一些英语口语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教学中,语言交流双方占有的信息不同,只有有利于参与交际双方的“信息差”,才能生成真实交际的英语课堂,才能让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小学英语教学应运用教学智慧,科学地设置“信息差”,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王小琴 《成才之路》2011,(19):55-55
针对我县高中生英语口语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哑巴英语”的现象,本文通过对目前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的分析,试图摸索出一条改进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以学生为主体”理念的不断深入,学校和教师要采取相应的策略,让英语社团活动更高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文章从当前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开展英语社团活动的意义、英语社团活动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三方面,对如何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任务教学法”是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其应用到英语口语教学中能提高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其他综合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而其英语口语教学则以培养学生准确、流刹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为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语际语用学理论出发,论述了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的方法,既注重学生英语口语的表达,也注重语言的理解、应用和整个过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实证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互动式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异同及其基本特征,表明互动式教学在提高学生语言习得能力中所起的作用。实验发现在互动式课堂中信息差的设置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的中文教育和中文教师培养、培训项目在西方英语国家首屈一指。本文分析了澳大利亚中文教育和专业教师培养的动力和阻力因素,并在此背景下调查了澳大利亚一所大学中文教师培训项目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澳大利亚作为典型的移民国家,多元的语言和文化特点以及政府自上世纪70年代推行的多元文化政策为中文和其他非英语语言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推动。同时这种学生组成、教师队伍、教育环境的多元性又对中文教学和专业中文教师培训项目的课程设置和实施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澳大利亚的经验对全球化背景下海外本土中文教师的培养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依据Krashen情感过滤假说理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动机、态度、自信心及学习外语语言的焦虑情绪等情感因素,是影响学生认知获得差异的主要原因。针对学生在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上存在的这些情感问题,可通过增加学生可理解性语言信息的输入,变换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和信心以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等方式,充分改善大学英语听说课的认知获得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其中,听说是所获得能力之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对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薄弱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学生语音因素不过关,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的影响以及词汇量少是导致学生听说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据此,笔者提出如何解决上述的薄弱环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A major issue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Turkey and other monolingual countries is the teaching of spoken English.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initial and final stages of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which used student negotiation to enhance student engagement in speaking classes.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Department of a university in Turkey and involved the provision of student-negotiated speaking classes for one term during whic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collected from students through questionnaires on a weekly basis informed the design of the speaking activities. The results of content analysis and Wilcoxon signed-rank tests showed that student negotiation promoted student engagement through providing speaking classes appropriate to students’ needs and interests, which resulted in more positive perceived speaking ability and greater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ent negotiation in speaking classes and has implications for enhancing student engagement in speaking classroom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7.
乔姆斯基和海姆斯的语言能力观有所不同,乔姆斯基注重语言能力,而海姆斯注重交际能力。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各异的特点,教授不同的学生应以不同的语言理论为指导,实行分级教学,并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8.
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的渗透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学生能否顺利就业,能否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是市场经济环境下高职院校赖依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本文从高职生源质量现状、教学现状与现今职场要求的反差入手,提出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渗透与培养的观点。同时阐明如何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渗透、培养与英语口语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英语口语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进入学会、会学、乐学的境界,突出对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解决问题及创新等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相似文献   

19.
谈高职院校校园英语角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语言交际能力。校园英语角活动的展开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使学生在一定的氛围下有更多的机会使用英语,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针对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底子薄弱的现实,本文提出了开展英语角建设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案,并指出了英语角活动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0.
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异常重要。本文应用克拉申的第二语习得理论,指出大学英语听力教材需要具有可理解性、有趣性、多样性、全方位性和大量性的特点,并且探讨了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方法的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