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关键词     
国家科学技术奖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共授奖330个项目和7位科技专家,其中4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74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8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分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2 0 0 2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年度共评出授奖项目 2 70项 ,其中一等奖 10 0项 ,二等奖 170项。自然科学奖 118项 (一等奖 4 8项 ,二等奖 70项 ) ;技术发明奖 19项 (一等奖 8项 ,二等奖 11项 ) ;科技进步奖 133项 (一等奖 4 4项 ,二等奖 89项 )。陕西省获 2 0 0 2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共 2 1项 ,其中自然科学奖 12项 (一等奖 4项 ,二等奖 8项 ) ,技术发明奖 2项 (一等奖 1项 ,二等奖 1项 ) ,科技进步奖 7项 (一等奖 1项 ,二等奖 6项 )。获奖单位为西安交通大学…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2):122-133
2004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奖励 302 项成果,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 28 项(一等奖空 缺,二等奖 28 项),技术发明 奖 29 项(一等 奖 2 项,二等奖 27 项),科技进 步奖 245 项(一等 奖 16 项,二等奖 229 项)。我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或第一完成人)获奖 25 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0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 项,科技进步奖 14 项(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3 项)。下面介绍我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或第一完成人)的获奖项目(不包括专用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东亚季风气候- 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完成单位: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  相似文献   

4.
彭东林,教授,工学博士,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院长。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重庆市首批学术学科带头人,重庆市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长期从事机电一体化、精密测量技术与仪器和智能传感器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的“时栅位移传感器研究”相继获得重庆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主持的另一项成果“无线式数字远程智能专家评审系统的研制”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5.
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笃正、吴孟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际科技合作奖5人,奖励314项科技成果,其中自然科学奖38项(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8项);技术发明奖40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9项);科技进步奖236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218项)。我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或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奖授奖项目43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7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8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8项。我院推荐的蒲慕明获2005年度国际科技合作奖。下面将我院获奖项目简要介绍如下(不包括专用项目):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叶笃正1916年2月出生于天津。1940年获清…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于2016年1月8日在北京召开,由湖南省单位主持和参与完成的15个项目获奖。其中,3个主持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个主持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南大学、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参与的"京沪高速铁路工程"项目获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据悉,三项获技术发明二等奖的项目分别为"高速、重载列车牵引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基于网络的软件开发群体化方法及核心技术"项目以及"高性能钨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项目,充分展示了湖南科技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细胞里藏着成千上万种酶,这些酶被改造后变成能催化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反应的"万能钥匙"。正是凭借这种把小细胞变成大催化工厂的"魔法",鲁南制药拿到了今年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让该公司董事长张贵民看重的是:"近3年,这项新技术已帮助企业创造了15亿元的产值。"在收获了6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落地是鲁南制药进取心和创新力的最新表达。从背有2万元贷款的校办工  相似文献   

8.
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减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科技成果343项,其中自然科学奖34项(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4项);技术发明奖55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2项);科技进步奖254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225项);国际科技合作奖3人.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2):104-110,157
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分别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254项科技成果,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8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9项(一等奖空缺),科技进步奖216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99项),国际科技合作奖4人。我院刘东生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继吴文俊院士、黄昆院士之后我院第三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此外,我院还获16项科技成果奖,其中自然科学奖6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9项。我院推荐的数学家丘成桐获国际科技合作奖。下…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0条规定,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创造。据此,国务院于1978年、1979年、1982年先后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励条例》、《合理化...  相似文献   

11.
《今日科苑》2017,(8):17-18
祖静,男,汉族,1932年9月出生,大学本科,共产党员。他是我国“存储测试技术”奠基人,山西省省劳动模范、科技功臣,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和发明三等奖各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他开发的数据存储记录器,成功运用于“神舟一号”、“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等航天项目,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地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2):175-176,115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乙烯裂解炉管强化传热技术主要完成人:郑志、王国清、朱耀宵、陈德烨、金宗贤、陈硕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等该项目是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技术,已获得中国、美国以及欧洲的专利授权。  相似文献   

13.
织锦是我国传统丝绸文化中的一块艺术瑰宝,是中国的国粹,历史悠久.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替代纺织品的产生,织锦的发展开始陷入困境.为了攻破织锦色彩的技术瓶颈,浙江工程学院教授、杭州中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李加林发明了"高密度全显像数码仿真彩色丝织技术",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他本人也在2005年10月29日获得了"发明创业奖".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闵恩泽,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征镒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自然科学奖39项(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9项);技术发明奖51项,其中一等奖1项(专用项目),二等奖50项(专用项目11项);科技进步奖25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专用项目),一等奖19项(专用项目9项),二等奖235项(专用项目53  相似文献   

15.
一项技术拥有11个发明专利,攻克了地下工程水害防治的世界性科学难题,广泛应用在许多重大工程建设中。由6位工程院院士联名推荐,山西农民王衡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颁奖台上,捧走本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相似文献   

16.
<正>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大会于2010年1月11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中科院院士谷超豪、孙家栋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大会奖励科技成果374项,其中自然科学奖28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7项);技术发明奖55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3项);科技进步奖282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262项);国际科技合作奖7人。  相似文献   

17.
何鸣元,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长期从事催化材料与炼油化工催化剂研究,发明了一系列沸石合成与改性的新方法并开发出多种炼油催化剂,为发展我国重油裂化、提高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新标准汽油生产等技术作出贡献。获国家专利85项,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新闻     
<正>中国科协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2010年,中国科协在各全国学会和各省区市科协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向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推荐了6个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非科普类项目和6个国家科技进步奖科普类项目,其中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我院遗传与发育所李振声院士最高科学技术奖;共奖励326项成果,其中自然科学奖29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7项),技术发明奖56项(一等  相似文献   

20.
程耿东,1941年出生,是我国著名力学家,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他在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和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方面颇有造诣,先后获得了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