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根据国家层面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做出的战略部署,依托"双一流"建设,提升地方综合性大学工科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深度融合,构建了基于专业认证体系的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校企合作、双导师制的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地方性综合大学工科专业积极推进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促进地方性综合大学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深远。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传统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特点,分析总结得出新工科以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教学改革措施、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实践基地和实验平台建设,最后给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构建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孙钊  王玉勤  孔俊超  徐兵 《科技风》2023,(20):95-97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对于提高工科教育水平、提升工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结合机械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专业核心必修课程“精密与特种加工”为对象,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实践教学环节方面进行了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教学改革和设计,旨在为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认证建设提供借鉴,进一步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赵胜楠 《科技风》2022,(3):43-45
工程教育认证是提高专业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是针对高等教育工程类专业的一种合格性评价.为了提高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从用人单位、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等三方面进行需求调研,通过大数据分析,探索如何制订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对当前国内工程类专业教学的重要指导,它是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构建我国高校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本文结合黑龙江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为例,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分析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课程体系建设、评价机制以及反馈机制的改革措施。实践证明,基于专业认证的理念,对于培养学生成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积极推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认证,深化专业改革,本文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BE)的教育思想及新工科的应用背景下,提出优化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分别从课程模块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个方面提出修订的具体方案,为全面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高等工程教育的专业化认证的目的,是保障我国工程专业教育体系与国际接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国际化视角。为实现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深度融合,构建了基于专业认证体系的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校企合作、双导师制的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工程学校中大力推进基于专业认证体系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深远。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工程专业教育认证与现代工程师培养深度融合,构建了基于专业认证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在高等工程学校中大力推进基于专业认证体系的现代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深远。  相似文献   

9.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是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三大核心理念。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我们制定理念先进的、与国际接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依据,它也是指导中外合作专业建设的必要基础。本文从中外合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持续改进以及合作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总结。提出在工程教育认证框架下,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指引,以引进国际合作院校的先进教学资源为方式,以多元文化交流和融合为抓手,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外语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0.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是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三大核心理念。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我们制定理念先进的、与国际接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依据,它也是指导中外合作专业建设的必要基础。本文从中外合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持续改进以及合作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总结。提出在工程教育认证框架下,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指引,以引进国际合作院校的先进教学资源为方式,以多元文化交流和融合为抓手,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外语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1.
李光洁 《科教文汇》2013,(22):194-194,198
如何从心理素质培养的角度,改革和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新模式能真正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要求。这既是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急需研究的课题,也是保证高职教育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根本任务。重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在人际交往中,注意人际交往原则以及成功交往的技能与艺术的运用,不断地克服人际交往障碍,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往,掌握交往的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网,才能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有效地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以及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为目标,哈尔滨工程大学通过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相关专业建设经验,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新工科新要素整合,强化共识,增强辐射,通过科研融入、双创融入、协同育人,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并可借鉴应用于同类专业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包装行业以及人才需求现状的分析,探讨开展专本结合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提出专本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和保障制度。本文的探索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王颖 《科教文汇》2021,(11):107-108
随着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提出,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需要转变到以能力和素养为主体的模式。将课程思政融入“软件工程”课程建设中,可以有力地促进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并进一步达成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指标。该文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重构、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课程评价体系优化三个方面论述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改革举措,为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软件工程”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可选的方案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邢铁燕 《科教文汇》2012,(16):162-164
本文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现状,按照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结合实际教学,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入手,提出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及满足行业企业实际人才需求为核心的观点。研究内容,对丰富拓展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指导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提升学生就业和行业企业招聘成功率,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推动和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为深化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高校应与相关企业共同建立“双创型”电子商务实训基地,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为“双创型”人才培养提供全面支持。该文针对龙岩学院奇迈创业园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开放管理模式。最后,该文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yaahp软件,构建了管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对奇迈创业园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的开放管理模式进行了实证评价。  相似文献   

17.
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该文将湖北科技学院树立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建立的课程体系作为研究支点,探索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着力从组织保障、课堂教学、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璐  黎宁  丁岚  赵永久 《科教文汇》2014,(31):67-68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着力实施的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措施,本文围绕工程教育理念,结合本校的客观实际,论述实施本科阶段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三大主要问题:设计专门性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校企合作的卓越工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以期培养出大批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创新型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19.
范美斯 《科教文汇》2014,(16):209-210
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教育过度也日趋大众化。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和原因很多,其问题的本质在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与社会发展实现数量和规模上的匹配。为更好解释教育过度现象的症结点所在,本文将从劳动力区域分割角度、高校专业设置和层次结构以及文化角度方面来作详细说明。通过对原因的深层次分析,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要合理设置高校内部的学科与专业,建立人才培养新机制;建立市场招聘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和转变个人教育和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20.
实践教学及其改革是高校长期关注的热点,从实践教学对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发挥支撑作用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多元化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了实践教学内涵与体系建设,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