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2 毫秒
1.
英语与汉语属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两种不同的语言类型,受到文化、修辞、风格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英语与汉语互译的过程中存在着对应与不对应的情况,有必要借助不同的影响要素来客观分析其对英语与汉语互译长生的作用,将对应关系理顺,对不对应的问题进行合理规避,文章从文化、修辞、风格等三个影响要素出发,对英汉互译中的对应与不对应进行论证,使得英汉互译更加科学合理,弱化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瓶颈。  相似文献   

2.
颜色词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了解颜色词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内涵及语用意义的不对应,可避免在英语的阅读与使用中产生误解或者语用错误,对英汉互译工作有很大帮助,也可以引导读者在英语学习中注意中西文化的差异,更深地挖掘英汉语言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由于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所以语言表达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英汉互译中,翻译并不能简单地按这两种语言中的一种的表达语序直译为另一种而不考虑各自语言的表达方式。笔者就英汉互译中的多种不对应进行一些探究,旨在更多地重视翻译要符合各自的表达习惯而不失原意。  相似文献   

4.
张静 《宜春学院学报》2008,30(Z1):74-75
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是英汉两种语言的特殊表现形式,它们通常结构稳定、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承载着相应的文化信息,其翻译过程也是一种文化移植过程。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之间是否对应,是否能彼此互译,两种语言的成语之间对应情况如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各有自己语言的特点,词语存在不同的对应关系。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对英汉词语对应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英汉词汇互译的情况,以期为句子、语篇翻译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由于语言产生、发展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不同国家的语言之间存在大量的不对应现象。本文以中英两种语言为例,主要介绍英汉两种语言互译时颜色词存在的不对应现象,以及英汉互译时要进行语言的转移以达到两种语言在所表达意思上的对应。本文主要从颜色词方面举例说明英汉互译中的不对应现象及在翻译时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英汉习语集中了各种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反论、矛盾修饰法、夸张等,了解英语习语的修辞特点及英汉互译过程中修辞方法的运用,有助于学习英语语言。  相似文献   

8.
该文根据英汉习语在其基本意义和实际用法上是否对应的情况,从英译汉的角度把英语习语分类,如基本对应的习语、部分对应的习语、不对应或基本不对应的习语等,并着重分析了英汉习语互译时“貌合神离”的隐含文化,还提出了相应的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9.
李素慧 《海外英语》2014,(17):148-149
该文根据英汉习语在其基本意义和实际用法上是否对应的情况,从英译汉的角度把英语习语分类,如基本对应的习语、部分对应的习语、不对应或基本不对应的习语等,并着重分析了英汉习语互译时“貌合神离”的隐含文化,还提出了相应的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英语和汉语在修辞上各自的特点,讨论了在英汉互译时应遵循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小句作为话语层翻译的基本转换单位,具有粘着力强、游离性大的特点。正是通过小句的不同建构,话语的形式才表现得丰富多彩。因此,探讨汉语小句和英语小句的对应关系,能促进英汉对比和英汉互译的研究,有利于排除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思维方式的干扰。  相似文献   

12.
英语与汉语在外延和内涵意义上存在着完全对应,部分对应,缺乏对应的关系。本文通过对英汉词义对应关系的浅析,以便让英语学习者进一步探索思维方式上的,文化习惯上的,语发展上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13.
翻译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某种程度上说,翻译就是一种跨文化的内涵阐释活动。在英汉互译中经常出现的不对等、不对应和矛盾等现象其实就是一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英汉互译应该是建立在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进行适合情境的语言符号转换。分析跨文化交流对英汉语言造成的影响,进而提出跨文化语言互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英汉习语对应、半对应和不对应关系三个方面来阐述英汉习语与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邱艳红 《闽江学院学报》2002,23(1):64-66,70
本文通过英汉习语对应、半对应和不对应关系三个方面来阐述英汉习语与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习语是有特殊意义的固定词组,从英汉习语的表现语义和文化特征看,英汉习语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半对应关系、非对应关系,相应地可采用直译、意译、增译、减译等翻译法进行互译.这可帮助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正确把握和使用习语。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一种语际转化行为,即将所指意义从用一种语言表达转化成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因而翻译至少涉及两种语言。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二者本身的差异相对于同一语言体系中的两种语言来说差异更大,导致英汉互译中词义存在较为普遍的不完全对应现象。本文主要试从不同角度探讨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上不完全对应现象的原因,进而简要归纳一下相应的变通手段。  相似文献   

18.
由于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的差异,汉语修辞与英语修辞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使汉英散文的互译变得困难。鉴于此,笔者以张培基翻译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对其中常见汉语修辞格的英译进行分析和研究,从物质和社会角度探究了英汉修辞格的异同,提出汉语修辞格的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改革开放的所带来的快速发展使中国与国外的交流逐步加深,在此过程中,对外商务活动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对外商务的过程中,商务书信、商务广告、商务旅游等等的英汉互译就必不可少。该文着重从商务英汉互译中修辞的定义、商务修辞的手法等角度探讨了商务英汉互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20.
文化差异是影响英汉成语翻译的重要因素。只有正确认识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才能有效开展英汉成语互译的相关工作。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主要反映在地域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与历史文化四个方面。基于这些差异,我们必须采用直译法、直译加注法、意译法、直译加意译等四种主要翻译策略,以实现英汉成语互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