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社会学理论对志愿服务概念的理解各有侧重,但都不能全面系统指导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理论、制度和实践的创新,为志愿服务及其法律机制的发展完善奠定了基础。现有的志愿服务相关立法,明确了志愿服务主体的法律属性和志愿服务的权责法律关系,为志愿服务法律机制的运行提供法律依据的同时,也留下了通过立法手段完善相关法律规定的空间。在现有立法条件下,志愿组织的规范化制度运作和相关部门的监管与指导构成的两轮驱动,则是在法律实践层面推动志愿服务法律机制良性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是转变和创新社区管理方式、落实城市社区治理的落脚点和归宿。政府单级化的行政管控已无法满足当前城市社区发展的需要,只有转型城市社区治理方式,实现"网格化管理"到"网格化治理"的转变,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社会组织与志愿服务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力量,才能持久有效地维护社区秩序,实现社会善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前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得金银奖项目调查发现,获奖项目在组织广大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积极回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引领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发展、发挥青年志愿服务育人功能、促进青年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方面成效显著。但项目的专业化、品牌化和管理规范化能力,项目的复制推广和可持续性开发利用能力,项目的社会协同和撬动多方社会资源能力仍需要增强,青年志愿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发挥有待提升。对此,就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项目专业发展水平,志愿服务项目规范管理水平,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复制推广水平,志愿服务社会协同水平,青年志愿服务参与治理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治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公共危机的化解已由政府独揽的"管理",向多元合作的"治理"转交.当今社会,由于公共危机的频发性、复杂性、高破坏性,它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重大问题.志愿服务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有效弥补了危机治理过程中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并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但在我国的公共危机治理实践中,由于志愿服务起步较晚,制度化水平低,机制不健全等,志愿服务面临不同程度的困境.构建一个系统、完善、科学的公共危机志愿服务机制,不仅有助于有效预防和缓解公共危机,有助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已由政府独揽的"管理",向多元合作的"治理"转交.当今社会,由于公共危机的频发性、复杂性、高破坏性,它巳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重大问题.志愿服务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有效弥补了危机治理过程中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并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但在我国的公共危机治理实践中,由于志愿服务起步较晚,制度化水平低,机制不健全等,志愿服务面临不同程度的困境.构建一个系统、完善、科学的公共危机志愿服务机制,不仅有助于有效预防和缓解公共危机,有助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可持 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5.
随着各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转型以及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志愿组织的增多和关注领域的扩大,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公民社会的不断成长等原因都促进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因此,本文联系历史,立足当下提出了关于促进志愿服务更良好发展的对策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社会治理提倡治理主体的多样化,以期共同达成善治的最佳状态。大学生志愿者是当前及今后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对促进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平衡和协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分析治理理论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契合入手,具体阐述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的现实可能,有利于从内生与外生机制两大方面共同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对于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具有重要作用。社会治理创新为学校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和谐环境和有力保障。本文认为,从引入服务学习模式准确定位、工作格局注重社会治理需求、运作模式探索公益创业、多样化社会实践道路四个方面联动展开,有助于推动社会治理背景下学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作用与志愿体系构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基本情况、适用原则的简单分析,从观念内化、奉献社会、丰富阅历、提高才干等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学生全面成才的关系,基于这种内在关系的分析,就当前工作中如何转化奥运志愿服务成果,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在志愿服务工作层面提出从组织机构、运行体系、保障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营造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9.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时间及精力,在不求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目前,越来越多大学生志愿者加入其中。然而,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还不够健全,存在缺乏社会源动力,缺乏法律和资金保障,自我建设水平低等主要问题,影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效果。为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提高公共意识,转变政府和相关机构职能,建设高校交流平台,从而使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为更多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将有爱无碍、平等尊重的志愿精神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高艳 《科教导刊》2024,(5):131-133
志愿服务是高校开展实践育人的主要抓手,是大学生健全人格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锻炼实践能力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文章立足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从强化志愿服务宣传、落实组织机构建设、拓展志愿服务平台、加强专业化指导等方面,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途径,旨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力争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