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和历史发展等方面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差异甚大.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选择不当往往造成交际失误.语言的顺应性使人们能够从多种可变的因素中灵活地选择语言表达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交际的要求.但语言的选择不能忽略语境的动态顺应问题.只有当交际的语言选择顺应语言语境、文化语境和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等构成的交际语境时.交际才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也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语言也是国家、民族的标识,汉语作为中国主要使用的语言,在近代所遭受的境遇是非常复杂的。近代来华的外国人很多,又以西方人为主,仅以上海为例,1942年上海的外国人达到高峰,150931人。他们来自很多国家,阶层也不同,在中国从事的工作也不一样,来华的目的也有差异,所以他们对汉语的态度以及学习汉语的情况是很复杂的,但就总体而言他  相似文献   

3.
帕米拉 《世界文化》2014,(12):52-53
<正>如今世界上大部分信息都保存在虚拟云里,但最初的数据存储系统是以简单的图形方式表示的。其实,人类千年以来使用形象符号进行交际远远早于文字符号。表情符号是受到图片启发而产生的最新形式,它们正在成为虚拟世界的一种行话。表情符号的名字来源于日本对图画的文字表述(e-)和字母(moji),是和字母、数字相匹配的图形。全世界每秒  相似文献   

4.
汉语与汉民族思维之文化通观申小龙语言是以特定的民族形式来表达思想的交际工具。人类思维中概念的形成,推理的展开,都需要有语言形式的"包裹"才能巩固下来,人的认识才能推进,各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必然深刻影响与之相应的语言形式,在世界各大语言体系中,汉语具...  相似文献   

5.
手势语是体态语中的核心,因为手部的动作最多,也最细腻丰富,运用起来方便自如。对于正常人来说,手势语是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手段,它通常与语言交际结合进行,起着调节、补充、替代、重复、强调、否定等作用。一般来讲,意大利人在讲话的时候动作较多,动作幅度也比较大.有人戏称意大利人要是做了上肢截除手术的话,就会讲不出话来.这应该与意大利人普遍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有关。  相似文献   

6.
亲属称谓是交际中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特征的语言形式之一。不同语言的亲属称谓作为各自民族文化的积淀物,均具有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本文通过对汉语和英语亲属称谓所具民族文化特征的系统阐释,对比分析,揭示两者的文化差异,从而明确对外汉语亲属称谓教学的重点难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字 ,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是人类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很难想象 ,没有文字的先民是怎样艰难的生活。文字的产生 ,在人类面前展现了文明的曙光 ,人类社会也正是“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而过渡到文明时代”(恩格斯语 )。文字产生以前 ,人类曾用结绳、契刻或图画帮助记忆。世上的古老文字都由图画发展为象形文字 ,又由象形而表意。随着岁月流逝 ,它们消亡或演变为符号。像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文字和埃及的象形文字 ,已分别在公元前 4世纪和公元5世纪消失。而今华夏子孙引以自豪的是 :当久已消亡的埃及、巴比伦古文字成为今天学者稽…  相似文献   

8.
花木语     
正花木无声,山水不语,它们的语言我不懂,只能从它们的天成之美中感受点滴。许多花就开在身边,许多树就长在眼前,我却不知道它们的来处和去处,我对它们的爱终是肤浅。——题记合欢花木无言,它们的名字便是所有的陈述了。有一棵叫作"合欢"的树,幸福美满地长在我心里多年。我想象着  相似文献   

9.
《世界文化》2011,(8):1-1
"当你仅仅想要拥有一块盾牌或者一把竖琴而并不想使用它的时候,你可以说正义是有用的;但是,当你想使用它们的时候,士兵们或者音乐家的技巧才是更有用的。""没错,是这样。""因此,是否可以说对一切事物都是这样,只有它们无用的时候,正义才是有用的,而当我们使用它们的时候,正义则是无用的?""就是那样。"  相似文献   

10.
王继春 《寻根》2013,(1):24-26
气象谚语是人民群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干百年积聚下来的宝贵经验。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仔细观察风、云、雷电、雨、雾、雪、冰、霜、日、月、星、辰、动植物等,不停地思索它们活动的规律,以简明概括的语言描绘它们的干变万化,预测它们的动静走向。  相似文献   

11.
我们知道,“字”的基本含义是指文字、名字(表字)等概念,本来与婚嫁之类没有什么关系。可是,在实际的语言使用中,它们之间却偏偏扯上了关系,“字”被用来表示许嫁(有时也表示出嫁)之意,如人们常说的“待字闺中”、“妙龄待字”等。那么,“字”为什么会被赋予许嫁之意呢?换言之,许嫁缘何也被称为“字”呢?这恐怕要从“字”的本义说起。  相似文献   

12.
张成 《世界文化》2009,(8):26-26,27
美国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广告在美国社会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各大小公司每年投入广告的费用不计其数。为了提高其效益,广告用语本身就采用各种语言和修辞手段。首先,许多广告都是以声音来传播,所以它们力求朗朗上口。为达到此目的它们就往往采用押韵的手段。韵(rhymes)分头韵(headrhymes)和脚韵(endrhymes)两种。  相似文献   

13.
我爱汉语     
普悦 《滇中文化》2006,(3):38-38
语言是存在的家.人们以语之家为家。汉语是我们炎皇子孙的母语.是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所使用的语言。我是学对外汉语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我为能学习和使用汉语感到骄傲.更为能传播汉语感到荣幸!  相似文献   

14.
文化传播的目的是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孔子学院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加强对这一文化平台的研究和建设,尤其是研究其开展文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有力地支撑了跨文化交际中"第三文化"理论的研究,该理论也能反哺跨文化交流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5.
安东·契诃夫的文学生涯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叶。当时在莫斯科和彼得堡创办了许多种讽刺性杂志,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就发表在这些刊物上。作家署的笔名是“安托莎·契洪切”。起初写的东西不过是些发人一笑的短篇小说,诚然,它们也是出自伟大语言大师之手。这些  相似文献   

16.
章天柱 《大理文化》2012,(11):98-101
黑话人,是居住在云南鹤庆县西山、剑川县东山和丽江市北山毗连山乡境域的彝族的一个支系。因先民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古老的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族支单音节语言,周边居住的各族群众无法与其进行口语交流,便谑称其为“黑话”,从而便把说这种语言的彝族群众亦称为黑话人。  相似文献   

17.
《上海文化年鉴》2012,(1):83-83
柯玲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共14章,约280000字。该书首先对中国民俗文化进行综合概述,然后从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交通出行民俗、人生交际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产商贸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娱乐民俗、语言民俗、民间文艺等多方面具体介绍中国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8.
安瑞 《华夏文化》2001,(2):13-15
一、语言是一个民族除体态特征外一个显著的外在特征。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极为特殊的内容。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大国,方言冗杂,人们难以交流。有时同县人的语言也有障碍,甚至相邻两座山上的居民,一河之隔的居民语言都不能相通。这样便有统一方言语音、使用民族共同语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黄晓鋆 《寻根》2015,(1):106-110
佛教的咒语(Mantra),主要以梵文字母及句子构成,被看作是佛教众多要素中最为神秘的部分。佛教徒认为能够借助持诵咒语得到特殊的力量,这种想法的原理依据是原始人类对语言的崇拜。因为崇拜,所以谨慎使用,甚至发展成对语言的畏惧,衍生出应用了语言力量的巫术。实际上,在语言与所指称的意义之间搭建桥梁,赋予语言如此神秘力量的正是人类自身独特的声音。声音的奥秘虽然在现代的科学研究中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 ,学术界一直认为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借用汉字来记录宗教经典、传说故事、歌谣、抄录家谱、刻碑文、书写信件、契约、经济账目等。如《瑶族语言简志》就认为 :“瑶族没有反映自己语言的文字 ,一向使用汉字。”这一观点常被采用。但我们认为瑶族有自己的文字 ,即他们抄录民族典籍时所用的文字。为区别于 2 0世纪 80年代以瑶族勉语为基础用拉丁字母所创造的拼音文字 ,我们姑且称这种受汉文影响而产生的瑶文为“古瑶文”。古瑶文来源于汉字 ,初识之下 ,它们与汉字之间似乎无太大的差别 ,故而人们常认为瑶族自古以来所用文字为汉字 ,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