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专递     
英国义务教育年限5-16岁共11年。大多数是公立学校或是接受国家补助的学校;除了公共教育制度外,还有独立学校系统,包括私立幼儿园、预备学校和公学。1、学制初等教育从5岁开始至11岁,属义务教育的开始阶段。公立初等教育又分两个阶段:幼儿学校和初级学校,幼儿学校或小学附设的幼儿班收5-7岁的儿童,学制2年;初级学校招收7一11岁儿童,学制4年。英国实施初等教育的机构除小学上述的2个阶段外,还包括独立学校系统的预备学校。预备学校是一种私立的贵族学校,招收8一13岁儿童,学制5年。预备学校下接私立幼儿园…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人是怎样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我,带着这个问题飞越太平洋,在西雅图、洛杉矶、圣地亚哥等城市,对美国的学前教育作了一些探询,感触良多。幼儿教育机构齐全在美国,幼儿教育的相关机构很多,常见的有幼儿园、保育学校、日托园、游戏学校等。公立幼儿园大多数附设在小学内,一般以五岁幼儿为主。经费来自地方当局,全为半日制,免交学杂费。这里主要向幼儿进行学前教育,开发幼儿智力,促进  相似文献   

3.
二、地方教育当局对课程的管理 地方教育当局是英国负责地方普通教育管理的政府机构。英格兰和威尔士共有105个地方教育当局,除伦敦地区有21个这样的机构外,其余基本上是一个郡一个。地方教育当局的领导机构是教育委员会,常设工作机构是教育局。 《1944年教育法》以来,地方教育当局承担了本地区普通教育的管理工作。从法律上讲,地方教育当局应当对公立中小学的课程负责,但长期以来情况并非如此。正如英国教育和科学部及威尔士教育局1985年编写的小册子(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教育体制》中指出的那样:“大多数关于公立学校的地方政府法规中都明确规定,每所学校的操行与课程的一般指导由学校董事会负责;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表及教科书的选择通常是由校长和教师决定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教育当局对学校课程不闻不问。在80年代以前地方教育当局对学校课程的管理是一种间接管理,是通过人事任命、经费分配及教育视导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法国的公立教育基于义务制、免费制及非宗教性教育三原则。根据上述三原则 ,法国从1881年和1882年通过立法后 ,公立小学和幼儿教育机构实现了免费教育 ,从1933年起 ,中等学校也逐步实行了免费教育 ,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 ,规定了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1882年年龄限制在13岁 ,1936年改为14岁 ,1959年又延长到16岁 ,为6岁~16岁儿童提供10年义务教育 ,目的在于给公民共同的、必要的最低限度的普通教育。一、初等教育初等教育的主体是小学 ,其主要目标是启蒙教育和基础知识(阅读、写作、数学)的巩固 ,以便…  相似文献   

5.
教育对象一直是各种教育理论流派的研究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和研究也在不断发展。现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我们的教育对象——幼儿。首先,从纵向的年龄维度上看:《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把儿童确定为十四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因此,儿童教育的对象应是0~14岁的儿童。由此,也可推知,儿童教育包括了胎教、家庭教育、托儿所教育、幼儿园教育、初等教育(小学及初级中学教育)及各种形式的社区教育。其中,幼儿园教育和托儿所教育是两种正规的幼儿教育形式,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幼儿教育形式,如胎教、家庭教育及社区教育(幼儿中心、家庭(?)托等),也称非正规幼儿教育形式。因此,幼儿教育的对象也不只是3~6岁的幼儿,还应包括0~3岁的孩子,从年龄划分上看应是0~6岁的儿童。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0~6岁的儿童中,不同年龄的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不均等。就全国范围来说,正规幼儿教育尤其是幼儿园教育主要面向3~6岁幼儿,其中,6岁幼儿受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1997年,香港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因此,了解香港幼儿教育的现状,对进一步深化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并使之与世界接轨,是十分重要的。 一、幼儿教育的机构与形成 香港幼儿教育属非义务教育阶段,幼儿教育的机构主要有两种:托儿所和幼儿园。托儿所由社会福利部管理,以全日制为主,半日制为辅;每天开放7—10个小时,从上午8—9点到下午4—7点为2—6岁儿童提供关心、照顾及教育;教师与儿童之比为1:14;适龄受教儿童中有19%在此机构中获益。 幼儿园由教育部管理,为3—5岁儿童提供各种教育;以半日制为主,全日制为辅;儿童每天在园3—4个小时,从上午9点至中午12点,或从下午1点至4点;师幼比率已从1:45提高到1:32;适龄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是英国教育普及大发展的世纪,被世界教育史学家称为英国的教育世纪。在产业革命的物质推动下和欧洲进步教育思想的精神倡导下,英国开欧洲教育普及之先河,各种儿童和成人社会教育运动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文化教育快速下移;国家通过教育立法、教育拨款、教育视导和师资培训等手段逐步加大对教育干预的力度,最终导致英国初等教育的全面普及,实现了5-13岁的国民义务教育,使英国一跃成为当时欧洲乃至世界上教育领先的国家。英国在教育普及中所推行的社会兴学、地方兴学、国家兴学、教育公益性与世俗性、教育立法、因地制宜等经验都为世界各国教育普及所借鉴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70年代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经济发达国家为了培养科技人才,大力进行儿童的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工作,从而使幼儿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热潮。归结起来,如下一些发展趋势值得我们重视。一、幼儿教育实施的法制化现代教育向下延伸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把学前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强调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为此,一些国家制订了有关幼儿教育的法令和发展计划。英国法律规定,年满2周岁的儿童进入幼儿园或  相似文献   

9.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同时强调"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严禁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教育内容……"然而,纵观目前的幼儿园教育现状,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仍然在一些地方和幼儿园普遍存在。现象及原因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对于接受幼儿园教育3—6岁的儿童,在学习内容、方式和特点等方面违背幼儿的年龄特点和  相似文献   

10.
社会服务性学前班是俄罗斯对3~7岁儿童提供教育的学前教育组织,是兼具全日制和寄宿制为一体的学前教育机构。它由俄罗斯联邦政府倡导,由各州、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幼儿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而成立,由地方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一、幼儿教育的机构与形式在澳大利亚,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幼儿教育机构,它们比较均衡地分布在城市的不同区域,形成了覆盖面广、纵横交叉的网络,使每个适龄儿童都能受到适时、适当的教育,既满足了不同职业的家长的不同需要,又为儿童进入小学作好了准备。(一)学前教育中心或幼儿园: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幼教机构,它主要是为即将进入小学的3~4岁或5岁儿童提供1~2年的学前教育(在澳大利亚的许多州,儿童5岁就可上小学)。幼儿每周在园的时间是二天半。幼儿不仅被按年龄分班,而且同一年龄的幼儿还被分成不同的小组:上午组与下午组,或者每周  相似文献   

12.
自6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非洲各国都比较重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本文试图对部分非洲国家幼儿教育的现状作一综合述评。一、幼儿教育的机构非洲各国的儿童一般在6岁左右进入小学,入学前他们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幼儿教育。不同国家儿童入园的年龄、年限不同,如博茨瓦纳对5岁以下儿童施行1年的学前教育;利比里亚的儿童从4岁开始接受3年的幼儿教育。非洲许多国家主要依靠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13.
周红 《时代教育》2014,(10):297
幼儿教育是指针对3~6岁年龄段的幼儿开展的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组成的重要部分。幼儿教育是衔接婴儿教育与初等教育的基础保障。一个人的个性品质、重要能力等都在幼儿时期形成最基本的特点,因此,幼儿教育对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分析乡村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教育文摘     
国外幼教改革动向美国幼儿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5岁以前的教育是在不同类型的幼儿教育机构内进行的,5岁以后的幼儿必须进公立幼儿园,经费由地方政府负担。从90年代起,增加了4周岁幼儿的入园人数,入园年龄开始向下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即将进入经济、科技竞争更为激烈的21世纪,为人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发展我国幼教事业。而在幼教事业的发展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机构问题,本文仅就我国幼教机构的多样化发展问题作一些探讨。 我国幼儿教育机构设置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对3—6岁儿童实施教育的机构主要是独立设置的幼儿园,对5—6岁儿童实施一年入学前准备教育的是独立设置或附属于基础学校的学前班。由于我国的幼儿教育(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各地的幼儿园在管理体制及办园形式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从管理体制上看,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机构主要有公办和民办二大类,而公办又包括了政府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办的幼儿园、学前班;民办则分为群众集体和公民个人办的幼儿园、儿童中心等。 1、政府教育部门办的幼儿园、学前班,这类机构的经费主要由国家教育经费开支,因而房舍、设备、师资水平等条件都比较优越。据1988年统计,全国有这类幼儿园10068所,占全国幼儿园总数的5.85%;在园幼儿374.96万人,约占全国在园幼儿总数的20%。 2、政府其他部门办的幼儿园,包括机关、厂矿、学校、部队、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类幼儿园,主要招收本单位职工  相似文献   

16.
近来(1981年秋)英格兰和威尔士有关方面对28个地方教育当局管辖中的427位幼儿教师召开了一个会议,在对幼儿园使用教育电视进行教学方面听取了一些意见。与会的89%幼儿教师具有六年或更长时间的教龄。与会的74%的幼儿教师对目前的幼儿教育电视表示满意。她们认为使用教育电视能发展幼儿语言、数学能力以及丰富儿童的学习生活。有些老师认为使用教育电视能丰富儿童的想象力。例如,有时候,电视节目中播出一个短小生动的故事,老师让小朋友看,看了以后,在这个基础上,让小朋友开展讨论和进行创作。但也有一些幼儿教师,人数占与会者14%,不喜欢采用教育电  相似文献   

17.
幼儿教育与学前教育在英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英国,幼儿教育通常是指7岁以前的儿童教育;学前教育则指义务教育开始年龄5岁之前的儿童教育。无论是幼儿教育还是学前教育近年来在英国都有很大的发展。本文下面概要地介绍其中一些重大的变化及其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以作为我国当前幼儿教育发展变革之借鉴。  相似文献   

18.
5.第一个为工人阶级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性格形成新学园” 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1771——1858年)在他的模范区实验基地苏格兰新拉纳克创办了“性格形成新学园”,其中包括收托2~5岁儿童的学前教育机构,最多时有三百多名儿童。欧文第一次论证和实现了从儿童生活的最初几年起即对他们进行公共教育的思想。他在世界上为无产阶级创立了第一个学前教育机构。在他的社会主义教育实验园地里不仅包含智育和体育,儿童还受到集体主义的教育。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高度评价了欧文在幼儿教育方面所作的贡献,指出“他发明了并且第一次在这里创办了幼儿园。孩子们从两岁起就进幼儿园,他们在那里生活得非常愉快,父母简直很难把他们领回去。”  相似文献   

19.
法国是一个高度重视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国家。早在1887年,法国教育部就颁发了幼儿教育大纲,规定“母育学校是初等教育机构,招收男女儿童,同等地照顾体、德、智的发展。”特别是近二十午来,法国政府把发展幼教事业看成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开发人力资源,加强科技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挖掘幼儿内在的潜力,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据法国教育部幼教、小教司统计,1970年以前,儿童入园率只达40%,目前,四至六岁儿童的入园率已达100%。  相似文献   

20.
东西南北中     
中英幼儿教育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3月21~27日,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儿童游戏与玩具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了中英幼儿教育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四百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英国文化教育委员会官员和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庞丽娟教授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英国幼儿教育协会、英国玩具图书馆协会、英国伦敦伊思林顿区教育委员会的幼教专家共四人应邀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她们通过三个专题报告和生动的录像资料介绍了英国的幼儿教育体系、3~5岁幼儿教育课程指南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