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体几何问题的模型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立体几何的基础是对空间点、线、面、体的各种位置关系的讨论和研究.高考中也常以棱柱、棱锥等简单的几何体为载体,考查空间中的线线关系、线面关系、面面关系及其相关量的计算与证明.然而,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更上一个台阶,是摆在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摸索出“构造模型法”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提高解题能力.常见的模型有正方体模型、长方体模型、“三节棍”模型等.  相似文献   

2.
立体几何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高中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大脑有了一些几何体的表象.但这些表象还是不清晰的、不稳定的、不全面的.面对异面直线问题他们不知如何构造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利用有关定理解题,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构造学生熟悉的几何体如长方体来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后把长方体去掉让学生直接解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的“动态”实验解题是指:通过动手操作(实物模型)或模拟空间中的点、线、面元素位置关系变化,探究解题过程,如翻折、展开、旋转、射影等.动态实验赋予静态的立体几何问题以“生命”活力,也使其更具有挑战性、开放性,从而加强了学生空间想象、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关于在平几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问题,笔者有以下三点基本看法: 1.在平面几何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主要方面; 2.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学习平面几何的困难主要是“课上听得懂,题目不会做”,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十分必要,教师应通过教学使学生解题时“思考有路,解题有方”,防止和克服解题中“盲人骑瞎马”的倾向。 3.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做法上要教给学生以“点石成金”的手指,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指捕鱼的方法”),因而培养解题能力应把重点放在“教思路、教方法”上。以下试从四个方面谈谈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 ,具有高度概括 ,高度抽象 ,逻辑严密 ,结构精确等特点。数学解题是发展和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掌握了一种新的数学思想或解题思想方法 ,思维就会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就会有较大的提高。因而 ,在数学教学中 ,要特别重视数学思想 ,并利用于指导解题教学。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 ,沿着数学思想这条主线 ,把力气花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上 ,在“思想方法”上下功夫 ,让学生通过解题教…  相似文献   

6.
解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听得懂、记得到、用不来、做不起”是当前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而有必要研究“专家”与“新手”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他们解题的各种差异,然后将“专家”的思维、专家的解题策略,教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和创造性能力是目前高中数学教育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合情推理模式”进行解题教学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模式的提出长期以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解题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 ,重记忆轻思维 ,重模仿轻创造 ,重题型解法轻思路推理 ,其结果是减轻和削弱了使学生长期受益的数学思维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因此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便成为当务之急 .按照波利亚的“探索法”理论 ,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数学素养 ,笔者在解题教学中 ,运用波利亚的“…  相似文献   

8.
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使学生“具有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必须与数学知识教学以及一般解题方法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这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但是,在教学实际中,应该通过哪些途径有效地进行训练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提高解题能力与解题效果?  相似文献   

9.
初中数学以研究问题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为主,重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指导学生明确“数”与“形”的内在关联,使学生学会用“以形助数”“以数解形”等技巧解决数学问题,可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求解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文章展开论述了数形结合法的内涵及应用意义,探讨了数形结合法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在具体解题过程中的应用技巧,旨在开阔学生学习视野,提高初中数学解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MM 方法”即“数学模型方法”.教学中应用“MM 方法”,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提高学生解题水平,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应用“MM 方法”教学,应教会学生将不同类型的问题构造相应“模型”,再应用这些“模型”解决实际的问题.行程应用题的环形跑道问题,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列方程解应用题.本文以环形跑道应用题基本模型教学为例,拙谈“MM 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解题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检测学生能力的主要手段.但是,现在许多学生尽管题目做得很多,可解题能力还是很差、“听得懂,但不会做”的现象较为普遍.这其中虽然有各种原因,但思维能力不强是主要原因.那么,如何在解题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有如下做法和体会.1、解题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解题思想的探索及解题方法被发现的过程中,而不是只教给学生具体的解题方法的使用.例如:关于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法”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有它的自身特点和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解题活动来训练学生的思维,锻炼其能力.苏联心理家吉霍米诺夫指出:“在心理中,思维被看作是解题活动.”学生的数学能力主要表现在解题上.我们评价学生的解题能力,不仅看其会解题,  相似文献   

13.
数学解题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形式和内容.解题教学是解题活动的教学,解题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思维活动.提出解题活动中的“五见”,即:思考有主见、审题有预见、答题有远见、卡题有另见、答毕有回见.在解题分析中培养、强化学生的“五见”意识,有助于学生自主、自觉地领悟解题方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会分析、思考,发展思维水平,提升数学解题能力,发展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一条直线上有一个直角三角形,再构造两个直角三角形,整体看起来像是一个梯形,然后利用相似或是全等三角形的特征就可以轻松解题,我们把这种模型叫作"一线三直角"模型.研究此模型能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环节中,解题通常被用作主要的强化基础知识的手段.大剂量的解题可能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解题能力,但围绕“题海”反复进行的“大运动量”的解题训练,使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这不仅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不利,而且使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重视数学类似题的解法与不同层次知识的类比就可避免一些围绕“题海”反复进行的“大运动量”解题训练,并对学生提高归纳分析的能力、学习的兴趣与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帮助.竖式加法!级数求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13+23+33+…+n3=41n2(n+1)2.”初看,这是一道有…  相似文献   

16.
高考大题中通常有一道立体几何题,立体几何中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是高考中重点考查的内容,也是立体几何中较难的问题,许多学生面对这个问题时,会觉得无从下手.有关二面角的问题很难,究竟难在哪里?是否有规律可寻?本人觉得是因为二面角问题罩集中了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的知识与方法,综合难度较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且求二面角的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同学们较难掌握.本人觉得不仅要重视二面角教学,还应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总结解题方法、探索解题规律,现就其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教学大纲指出:“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发展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提高解题能力与发展思维的关系如何处理呢?笔者认为要处理好两者关系应注意以下四个“≠”.一、没解出≠没思考过分重视解题的成功率,往往会导致教师对学生没解出题的思考的轻视,认为那是“无用功”,殊不知在这些看似无用的思考中蕴藏着丰富的内容:有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立体几何研究的是空间几何体中的点、线、面关系.用平面化的直观图来描述空间几何体的点、线、面关系,对刚升入高一的学生有很大的难度.教学少不了立体几何模型,目前各校的模型教具大多是传统的铁丝做的,价格较贵.我校发动师生利用包装用薄塑料板自制教具,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加强课堂演示教学,培养学生感知与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正确建立空间形体和平面图形表达之间的转换关系是制图课的基本任务.由于学生一入学便学制图课,空间想象能力尚差,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模型、挂图、实物等直观教具十分重要.因此,运用教具讲课成为我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如讲到截交线性质时,做一个六棱锥模型,锥顶被截去,以显示截断的形状.使用它可以讲截平面及方位、截交线形成、截断面形状、截交线性质与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20.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各种数学能力,如运算、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等,无一不以清晰的概念为基础.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解题能力的培养上而忽视了数学概念的学习,从而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深不透,甚至停留在“背诵”层面.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