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中国儿童文化研究年度报告》是一部旨在为中国儿童文化研究领域逐年留下思想印痕和学术成果,具有文化积累性质的大型资料集,可供检索的专业工具书,同时也可视为是一部力求表明选编者理论观察、批评立场和思考、建设性意见的年度学术报告和蓝皮书。我们期望以专业的精神和持续的努力,为中国儿童文化研究留下一份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献索引和学术档案。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4,(6):45-49
本文研究内容以媒介生态学为依据,以传播学三要素"传者"(儿童动画制作者)、"传播媒介"(儿童动画作品)与"受者"(儿童与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两部中外代表性商业儿童动画作品的受众文化定位、动漫产品创意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在此基础上,指出现阶段中国儿童动漫存在的问题,对于中国儿童动漫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中国藏书文化研究两部巨著《中国藏书楼》(任继愈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藏书通史》(傅璇琮、谢灼华主编,宁波出版社2001年版)问世以来,掀起了新一轮藏书文化研究热潮,一批专题和区域藏书研究的新成果陆续出版,反映出中国藏书文化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对社会产生着直观的、巨大的影响,它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认知心理、接受心理等精神文化品质.而涉及儿童广告,更是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直接关联,因此,儿童广告更要注意自己的文化品位,避免对儿童形成误导,以至于对社会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直接关系中国社会的未来。文章以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为例,对他们的文化生活进行调研,结果表明:留守儿童文化需求较低、科学意识淡薄、文化认知狭窄、阅读量少,功利性阅读明显、对农家书屋的满意度较低。针对以上情况,文章剖析了农家书屋在服务留守儿童方面的主要困境,并对农家书屋的建设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芳  曹馨月 《当代传播》2012,(4):74-76,84
本文以甘肃省庆阳市五顷塬回族自治乡龙咀子村的回族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儿童日常交纵融合的家庭生活、宗教生活、学校生活和媒体接触四个场景的"深描",研究了儿童在文化孤岛背景之下民族文化传承现状。研究发现:宗教生活和家庭生活交错形成的传统观念与大众传播媒介和现代教育体系传达的现代观念在当地回族儿童心目中成为共生共存的图景;但明确而又相对成体系的传统观念在实际生活中主宰着回族儿童评价外界的标准和行为规范准则,现代观念则呈现出碎片化和模糊化,影响了儿童对外界的认识和想象,但对其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影响暂时似乎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我国电视文化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我国文化格局和文化性质,也引起广泛的电视文化批判与研究,批判研究、大众文化研究、通俗文化研究、消费主义文化研究则是电视文化研究主要理论和方法,而这些电视文化研究思想和方法的外来性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中国电视文化批判的深度。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电视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儿童电视剧有着各不相同的文化表征。它既与时代的社会情境与文化发展联系起来,也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审美呈现在各类艺术作品之中。粗线条地将中国儿童电视剧的发展作一个文化剖析,我们认为,它历史地呈现为三种富有时代性的意识形态特征,即政治意识、生活意识与童性意识。这种具有差异性的艺术特性一方面与时代的文化情境相互关联,另一方面又通过活泼动人的艺术形象得以表达。一、政治意识:红孩子与好孩子新中国诞生后,对新社会的讴歌与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向往成为文艺创作的重大主题。国家关注儿童的生存与发展,对儿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成为这一时期社会意识的主要表征,中国儿童电视剧创作正是在这  相似文献   

9.
《中国儿童图书馆事业发达史》是一部研究民国时期儿童图书馆事业的史学著作。在对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及儿童图书馆学研究总体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察该书作者王柏年及其著述情况,同时对该书的主要结构、内容及其学术价值与史学贡献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0.
陈涵露 《视听界》2008,(2):82-83
目前,中国的儿童动画片市场巳基本上被美国和日本公司所支配。在中国儿童中最流行的卡通人物是美国的米老鼠和日本的机器猫,而中国的文化产品在国际上处于非常边缘的地位。保护并利用我们国家那些丰富而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大力发展动画文化产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文化转移:申奥陈述片的视觉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视觉文化传播有关的理论框架下 ,从分析申奥陈述片的制作过程和文本入手 ,试图从文化转移的角度来认识中国文化参与全球化、全球文化在中国的本地化 ,以及这一过程对弘扬中国东方文化的意义。研究认为 ,北京申奥陈述片是一次成功的展示中国文化的案例。陈述片的制作和内容突出的特点是中西合璧 ,具有文化转移的特征。陈述片大量使用了视觉符号、视觉形象 ,充分彰显了视觉文化传播在文化转移过程中的独特性 ,这使跨文化传播非常有效和容易。  相似文献   

12.
1990年至2009年是中国出版文化研究的起步和发展时期.在百余年出版史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学术界在出版文化研究方面已迈开坚定的步伐,在出版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中国的出版文化传统、中国出版家出版理念、出版文化的社会影响等领域开展了发凡奠基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4月6日,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儿童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程玮的作品讨论会。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儿委会主任高洪波,北师大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泉根,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曹文轩、金波、黄蓓佳等到会并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相似文献   

14.
儿童阅读有生态.本文应用文化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儿童阅读生态现状,试图从改善儿童阅读生态环境视角,提出儿童阅读必须上升到整个文化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以构建能满足儿童自我发展需要的和谐阅读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图书评论》2009,(8):F0002-F0002
《中国文化通史》是一部研究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揭示其发展规律,彰显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的大型文化通史。按照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注重时代精神对文化现象的整合与影响,注重诸文化部门的内在联系及其特色,注重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冲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6.
龙丹青 《新闻窗》2006,(6):53-54
随着电视机的大量普及,一种新的文化形式一电视文化巳悄然形成。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处于其文化氛围中的每一位社会成员。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电视文化对儿童的影响尤为显著,因为儿童对文化,特别是对电视文化普遍缺乏鉴赏和判断,同时他们正处于身、心、智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在强大的电视攻势面前,不可避免地成为电视的“俘虏”,所以,探时电视文化对儿童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17.
征咪 《出版广角》2015,(9):20-21
儿童杂志为儿童提供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传播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为儿童教育做出了很大贡献.英国儿童杂志的发展进程体现出宗教与世俗力量交织的特点.到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儿童杂志的分类进一步细化,除去阶级群体之间的区别,专门面向女性儿童群体的杂志也逐渐发展成熟,体现出社会对女性的关注度增加以及较低阶级女性逐步参与发声的过程.对英国儿童杂志历史的研究为当今中国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开辟了新视角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我的阅读观》中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使儿童进入一个观察不到、抽象的知识世界,势必成为儿童精神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儿童处于生理与心理快速发育的重要阶段,儿童的精神成长更是儿童成长过程的关键。本文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图书馆学等多学科视野,来多角度研究儿童阅读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作用。各学科虽在研究视角、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研究宗旨是多学科协同并进为儿童阅读的研究提供相互交融的多样性、全方位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学史",作为一种文体写作,是100年前的新生事物.它最早诞生于和中国文化有密切血脉关联的日本汉学界,尤以明治一朝蔚然大观.这一时期出现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前后达到10余部之巨,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堪执当时中国文学史研究之牛耳.  相似文献   

20.
郑晨阳 《新闻传播》2023,(23):58-60
社会在变革,时代在发展,随着阅读习惯的改变,线上教育发展空前,纸质图书的销量在不断下滑。但是儿童绘本作为儿童启蒙教育的必需品,对于儿童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绘本市场中引进版权绘本仍旧占领半壁江山,不同文化背景下创作的儿童读物不可避免地会宣传基于本民族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引进版权绘本会带来文化渗透的潜在危险。所以,大力发展以中国传统文化内核为创作内容的优秀绘本对树立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意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目前存在的问题,总结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绘本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儿童绘本应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