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硕士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请攻读壮士学位;四年壮士学位毕业后还找不到工作,请继续攻读圣斗士学位,圣斗士毕业还找不到工作,请去攻读烈士学位吧。”这是在网络上流传的一则笑话。就在2006年1月14日和15日的研究生考试结束以后,这样的伤痛又一次涌上诸多参加考试的人的心头。据教育部消息,2006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又有攀升,全国硕士生招生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报考人数为127.5万,与去年同比增长9%。然而,伴随着研究生扩招和考生趋之若鹜的却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降和毕业后就业的进一步艰难。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周刊》2007,(4):12-12
2007年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1月21日拉开序幕,全国共有128.2万人报名参加考试。与往年相比,今年考研人数增长率首次出现“回落”现象,全国仅增加7000人,相比于往年10余万人的增幅,明显放缓。上海、湖北、四川等省市还出现了报考人数低于往年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的不断“升级”,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研究生年招生人数由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时的1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12万人;在校研究生人数由1980年的2.1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25万人;报考人数更是由1978年的6.3万人上升到2000年的40余万人。2002年,全国有62.4万人报考硕士研究生,比2001年报考人数增长了35.6%。报考研究生人数在持续升温多年后,人们不得不回头细细思考:量变是否引发了质变?入学关:分数是不是万能的时下,考研辅导班人气骤升,异常火…  相似文献   

4.
钱钟书有句名言,“围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已结束,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全国约有140万名考生报考,比2009年增加13%,报考人数创2001年以来新高。今年,将有更多的人走进“研究生围城”。  相似文献   

5.
1 考研热点连续数年升温不降的“考研”热是当今社会热点中的现实一例。国家教委提供的资料表明,1996年全国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党校和解放军系统共招收研究生4.6万人,而报考研究生的人数猛增至  相似文献   

6.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5,(42):18-18
“由于报名人数激增,造成网络拥挤,请各位考生尽量避开报名高峰,选择低谷期间报考,如夜间1至5时。”国家人事部在公务员报名期间发布提醒告示。据报道,部分部委审核合格的报名者与拟招考人数之比已达70:1以上。  相似文献   

7.
于鸣镝 《图书馆论坛》1998,(5):30-33,66
1馆缘一九五六年,我初中毕业。因家穷,就报考中专,以便早些工作。当年一人可报五个志愿。我因是独子,母亲不准报考外地学校,结果五个学校全在大连。我的第一志愿选择的是大连师范学校,报名后班主任感到惊讶,同学们觉得奇怪:那年月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考不上别的学校,才由学校“保送”到师范学校,志愿报考的几乎没有。但是我的理由是,老师是最无私的人,为让他人成才,就要比别人学得多一些、早一些、好一些,这就有利于克服人的惰性。出了考场,自己很满意,一心一意准备到师范学校去,并憧憬着当一名“人类灵魂工程师”。但是,发…  相似文献   

8.
宣传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的新成效 ,是一项经常性的报道任务。要使读者乐于接受 ,并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 ,就要在选取新鲜事实上下功夫 ,让典型、生动的事实来说话。第九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三等奖作品《招募20名青年志愿者赴黔任教 ,两千鹏城儿女竞相报名》 (原载1998年7月22日《深圳特区报》)就是这方面的成功之作。首先是角度新颖 ,贴近读者。一段时间 ,在社会上有人传说“深圳是个只讲钱的地方”。这篇报道从放弃十倍于贫困地区的生活待遇 ,2000多名鹏城儿女竞相报名到贵州贫困地区黔南州和毕节地区志愿担任一年中小学…  相似文献   

9.
最近看到两个创纪录的数字,一个是2010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达到创纪录的146万,一个是报考2011年研究生的人数达到创纪录的151万,两个创纪录的数字人深感忧虑,因为  相似文献   

10.
每到一年的3月,各种“考研辅导班”的招生广告就开始铺天盖地席卷全国各地:高校的海报栏里贴了一层又一层,城市的电线杆和墙壁像长满了“牛皮癣”;不管你需不需要,总有人会在繁华路口将培训广告往你手里塞。 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近几年中国“考研热”一浪高过一浪,考研辅导班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火爆无序的考研培训市场,也滋生了腐败。 “考研热”催生巨大市场 据有关部门统计,参加今年1月份举行的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数达62万人,创历史最高纪录。同时,各省市报名增长幅度也均为历年来最高。其中,北京地区增幅为34%,山东省增幅为 40%。 迅速飚升的“考研一族”使培训市场很快膨胀起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一百五十多家培训学校,而且每个学校至少有三四个培训班,有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对忽闪闪的大眼睛,能向人们展示一个人美好的心灵。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要使眼睛会“说话”,打动读者。必须使标题“动”化,就象闪动的大眼睛一样。去年8月12日《中国青年报》头题位置醒目地登了一篇报道:《孵化21世纪的文明——中关村的研究生们》。我拿到报纸后,一下子就被这篇报道吸引住了,于是一口气读完,至今我仍然为中关村的研究生们为了祖国未来的文明孜孜以求的事迹所感动。没别的原因,“孵化”二字用得好,形象地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同期第  相似文献   

12.
1978年元月七七级大学生还没入学,10日教育部就发出《关于高等学校1978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意见》,决定将1977、1978两年招收研究生合并进行,统称为1978届研究生.报考年龄放宽到40岁,没有学历要求.开创了中国同等学力考研制度,报考人数63500人.录取的10708人中,走出一批当代名人.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天,关于今年MBA联考报名人数出现大幅度下降的消息出现在全国许多地区多家媒体的报道中,日前北京市教育考试院也正式向社会公布:北京今年报考MBA的人数比去年有明显下降,降幅达到17%。许多名校如清华、北大报考人数都有较大规模的下降,总人数都减少了1000多人,而中国人民大学报考人数也出现了一定下降。  相似文献   

14.
随着2008年考研人数的略有下降,各种分析报考人数下降的报道和观点层出不穷.同时,网上充斥着研究生比本科生就业难的报道,而且有的还以应届研究生现身说法,大多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他们自己后悔读研. 如何面对如此多的考研报道?媒介素养成为受众急需养成的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15.
当代的新闻媒体,在新闻传播中日益重视服务性。最近看报发现,《科技日报》的《喝开水到底会不会导致国人缺钙》,《北京晚报》的《看到“NewLove”千万别打开》;路透社的《慎用转基因食品》,美联社的《手机:儿童不宜》等稿件,全是生活服务性报道。军队新闻媒体也要重视新闻的服务性。譬如写一篇有关军校招生考试的消息,就应详细写明报考条件、报名办法、考试科目以及复习资料的购买渠道等,清楚地告诉基层官兵迫切需要了解的信息。在新闻性中体现服务性,是新闻宣传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实现“三贴近”的必然要求,能有效增强报纸的贴近性、可读性…  相似文献   

16.
1996年,是我在学者型记者之路上获得丰收的一年。这一年,在采写200多篇消息、通讯、深度报道、新闻评论、录音报道(其中20多篇被《人民日报》、新华社、《湖北日报》等省以上新闻单位采用)的同时,还通过了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辨,获华中理工大学颁发的法学硕士学位证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的同等学历;学术论文《从三篇新闻分析看问题报道的运用艺术)}获湖北省第四届广播电视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全国二等奖;撰写的第一部新闻学专著《新闻人才论》由远方出版社正式出版。这三块“砖头”,奠定了我申报主任记…  相似文献   

17.
有件新闻作品,在全省好新闻评选中评为一等奖,在省广播战线好稿评选中评为二等奖,在市好新闻评选中评为三等奖。同志们戏称这种现象也是“倒挂”。出现这种“倒挂”,是下面比上面竞争更激烈,好稿标准更高吗?当然不是。一位评委在给作者的信中道出了“倒挂”的奥秘:“你写的这篇作品,本来可以上到一等,但评委们考虑到贵单位另有两个一等奖,因名额限制,为了照顾面,就放在二等了。”市新闻学会评为三等,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出现史上最“惨烈”的一次竞争。中残联组联部“基层组织建设岗”一职以4723比1的供需比稳居榜首,成为本次考试第一抢手职位。据长年从事公务员考试培训的中公教育统计显示,截至10月26日(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名审核最后一天),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考审查通过人数达104万余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相较于去年的60:1,有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一件过去了近二十年的事情,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我所在的机务段有个新通讯员,写了一篇表扬火车司机的稿件.缘由是在冬运防寒之前,因寒流突然袭击,北京地区气温骤然下降.有位火车司机在寒风刺骨的夜里,从身上脱下大衣,给机车的压油机盖上,以防机油结冻机件缺油,从而保证运输安全.那位通讯员听到这件事之后,以“火红的心”为题写了一篇通讯.稿子发表后,机务段的职工看了报纸,轰地“炸了窝”!为什么呢?通讯员把不是共产党员的人,写成了共产党员.这篇报道一时成了机务段的头号新闻.问那通讯员是怎  相似文献   

20.
8月优异报道     
《青年记者》2010,(17):22-23
简介:这篇报道对被称为“神仙”,自称马云、杨锦麟、王菲和李亚鹏等名流皆是其弟子的绍龙观道长“李一”进行了调查和揭露。记者报名进入绍龙观学习养生,体验和考证桩功等的科学性,从李一的弟子那里得知“通电疗法”的秘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