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信息化发展中的国家信息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论述了我国国家信息政策的发展阶段及研究范畴分类体系,提出了我国国家信息政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这前后这些国家相继颁布了很多教育政策。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制定了许多政策和纲领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行宏观调控,逐步呈现出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的趋势。作者通过对这些国家大众化过程中颁布的教育政策的描述,着重探讨这些政策在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受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影响,美国高等院校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招生录取政策工具结构,它集中体现在招生录取政策、招生录取标准和招生录取方式三个方面。美国多元化招生录取政策在发展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高等教育参与度,促进了高等教育公平。我国在招生录取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积极引入基于需求的市场性政策工具,规避强制性政策工具风险,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充分释放招生录取制度改革能量。  相似文献   

4.
农村教师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其生存和发展却困难重重。解决农村教师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教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我国农村教师政策研究从1979年至今大约经历了农村教师政策研究的萌芽阶段(1979~1984年)、农村教师政策研究的起步阶段(1985~1999年)、农村教师政策研究的发展阶段(2000~2006年)、农村教师政策研究的深化阶段(2006至今)四个发展阶段。展望未来,农村教师政策研究必将朝向系统化、人性化、公平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国家层面颁布的32份有关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借助Nvivo质性分析软件,从政策工具和政策发展过程两个维度,探究我国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实施过程中政策制定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随着发展过程、政策工具的使用逐步丰富和完善,政策工具使用呈现出显著的非均衡性。因此建议,降低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并合理优化其内部结构;适度增加供给型政策工具的使用,主要加强师资建设政策工具的使用;着力增加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不断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过程中,学前教育政策研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回顾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研究的历史,可以发现相关研究者在价值取向上始终坚持学前教育政策研究应呼应国家重大政策、服务时代与社会变革需求、关注事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体现了对公平和质量的持续求索,日益关注弱势群体及精准扶贫,并从宏观探讨逐渐转向对关键政策点的研究,重视多元利益主体的诉求。在研究范式上,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研究经历了从结构功能主义到批判性分析范式、从理论思辨到实证研究的转向,实现了多元研究范式的并存和互补,研究视野随之逐渐开阔,并积极引入了跨学科视角。学前教育管理与办园体制、财政投入与师资队伍保障机制,学前教育资源扩大与均衡配置、弱势群体扶助、普惠发展,学前教育政策规范、质量保障及立法等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研究的核心主题。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实施公民教育是世界性的教育发展趋势,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公民教育提出了内在需求。从国家德育政策视角审视我国中小学德育,可以帮助我们前瞻公民教育发展走向,在政策层面引领中小德育实践的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8.
重点学科建设是实现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路径,系统探讨我国重点学科建设政策范式变迁及变迁逻辑对调整和创新"一流学科建设"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和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点学科建设领域的重要政策文本,对其进行高频词统计、编码、分析,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点学科建设政策划分为理性本位(1985-1991年)、效益导向(1992-1997年)、创新为先(1998-2005年)、协同创新(2006-2014年)和追求卓越(2015年至今)五个阶段.不同阶段的重点学科建设政策在政策情境、政策行为主体、政策问题、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方面均呈现较大差异,重点学科建设政策范式变迁也体现了一定的嬗变逻辑,如政策情境呈现出由单向度到多向度的转变,政策行为主体经历了由一元主体到多元协同的发展,政策问题发生了由强制性到诱致性与强制性结合的演变,政策目标体现了由注重基础到追求内涵的变革,政策工具则展现出由刚性到刚柔并用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政策的陆续出台,研究生教育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借助词频统计方法,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政策的变迁历经了四个阶段,即:1978—1985年的恢复重建阶段,1986—1998年的调整发展阶段,1999—2012年的深化改革阶段,2013年至今的内涵发展阶段。各个阶段具有较好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同时呈现出独特的阶段性特征。在政策变迁的过程中,政策体系趋于完备,政策主体日渐多元。从政策工具理论的视角来看,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政策工具均有涉及,但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不均衡,供给型政策工具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类政策工具比例。建议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强化教育政策制定与施行办法,优化并综合运用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在2006年的基础上又扩大招生50万人,总量突破800万人,提前实现了中国提出的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的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政策的实施。对中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2006年是中国实施新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的第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