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集思广益     
农村贫困校的 信息化建设 笔者深深感到,对农村中小学,尤其是贫困地区的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应坚持“三步走”的发展策略:1.先从购机打字文印着手,认识计算机;2.建电脑教室,普及计算机,建电脑备课室,让教师应用计算机;3.建多媒体教室进行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建校园网,入互联网,开发利用网上教育信息资源,接宽带网,使天网地网合一,实现远程教育,教育资源共享,建学校双向闭路电视系统,开发利用天地网上信息资源,达到优势互补。(於治中 甘肃)年终考核 如何量化?(王红年 江苏)(戴家驿 江苏)集思广益 年…  相似文献   

2.
顺德华侨中学是一所由海外爱国乡亲捐资,顺德区政府投资兴建的全寄宿制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最初创办于1957年,迄今已走过50年的风雨历程,培养出成千上万的建设人才,当中有很多人成为了各个行业的中坚和栋梁。20世纪八九十年代,侨中就已经成为当地甚至省内知名的学校。  相似文献   

3.
《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2007,(3):F0004-F0004
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隶属于福建省教育厅,是一所集工科、文科、财经、艺术类于一体.多层次、多门类的综合性侨建公办中专学校。学校1993年被福建省政府确认为省部级重点中专,1994年被国家教委确认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1999年通过了“国家级重点中专”复评,2000年被教育部确认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自2004年上海市教委提出建立与完善本市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来.实施新版《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册》成为二期课改背景下学生素质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标志,使科学评定学生综合素质成为可能,也为高一级学校招生择优创造了条件。不过,这种科学评价方式在学校中实际开展的可行性如何?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加以解决?笔者在对本市几所初级中学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名师是一所学校发展历程中文化积淀的阶段性、符号性人物.是这所学校乃至所在区域最宝贵的学术力量和优质资源。学校已有的文化特色、实践经验和学术成果在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中生动凸显。如何利用名师资源促进本校教师发展和打破校际壁垒.实现资源共享?成都师范附小姚嗣芳工作室的建没与实践诠释了这一诉求。  相似文献   

6.
《教育导刊》2011,(2):F0004-F0004
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的前身是由何香凝创办的华侨小学。作为全国第一所侨资兴建的学校,该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环境优雅、设施完备、外语特色显著、在全市享有良好声誉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该校努力打造“凤凰文化”,体现华侨特色,在致力于培养学生本土情怀的同时,倡导世界的胸襟、国际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  相似文献   

7.
博罗县华侨中学是199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侨胞们的慷慨解囊资助下筹建起来的,1993年秋季开始招生。14年来,侨中克服了重重困难逐步发展起来,当初杂草丛生,黄土飞扬的校园变成长廊与亭阁相依,小桥与流水相映,潺潺的流水声与学子朗朗的读书声相应和的花园。侨中已成为惠州市内规模较大的完全中学,现有教学班51个,在校学生3377人,教职工230人;全校中学高级教师36人,中学一级教师73人。2004年7月侨中被惠州市人民政府评为市一级学校,圆了侨中师生盼望已久的“上等级、创名校、铸品牌”的办学梦想。2005年高考,大学上线人数总计686人,上线率92%,位居全市前列,其中杨光健、龚信礼分别以815分、798分成为全市历史、物理单科成绩第一名。  相似文献   

8.
19年前曾经读过的一本书令我至今难忘.就是美国教育理论家古德莱德在20世纪70年代所著的《学校是什么》。读了这本书,有许多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学校究竟是什么?学校如何成为学校?学校如何成为具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召力的场所?近20年来,我先后考察和研究了国内外近500所中小学。每到一所学校,我总是在默默地寻求着这样一些问题的答案:这所学校有文化吗?学校的校长有思想吗?学校的教师有品位吗?学校组织有精神感召力吗?  相似文献   

9.
普宁华侨中学是广东省先行创办的重点侨校之一,现有学生3400人,教职工230人。1998年学校设立教育基金会,奖励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和优秀学生。多年来,学校充分发挥侨乡优势,打好“侨牌”,做好“侨字”文章,不失时机地加强硬软件建设,为学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校坚持  相似文献   

10.
《教育》2006,(8):F0003-F0003
福建省连江尚德中学创办于1998年,是一所侨建公办的省二级达标普通高中。学校由爱国华侨、闽发集团董事长林尚德先生捐资5500万元人民币、政府提供配套土地建设而成。学校占地10万平方米,校舍4.1平方米,高中32个班级,在校生1800多名。  相似文献   

11.
到底什么是学校的有效发展,有效学校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何在,对当前的教育改革又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日前.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有效学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术年会上.这一具有现实针对性的课题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如何使当前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如何实现教育绩效的最大值?这正是学校有效发展的现实需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关于“学校特色”的话题越来越多,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学校特色已经成为影响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正在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在发展的同时,学校特色化发展电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困扰,诸如面对理论界对“特色”的众说纷纭,我们如何理解和选择自己学校的特色理念?如何开展对学校特色建设有效途径的探究?怎样看待和防止学校特色化过程中的“昙花”现象?鉴于这些问题和困惑的存在,我认为“整合”才是学校特色生成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民办学校展生机──访本市第一所个人办建华学校郭建武一九九三年九月,我市第一所民办中学──天津市建华学校,由特级教师王宗仁创建起来了。从此,全市中小学单一国办模式被打破了。民间办学的质量和发展情况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建华学校王校长,他向我们介绍...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因此,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学校改变管理理念.提高办学效益的必然选择。如何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5.
《广东教育》2006,(10):F0004-F0004
侨中概况 中山市华侨中学创建于1954年,1979年香港实业家蔡继有先生鼎力复校,1994年成为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学校分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240余亩,在校生6200多人,教师406人,教学班达112个,是中山市目前规模最大的完全中学。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开展得如火如荼,“科研兴校”已成为各学校在竞争中发展。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一个重要法宝,大有不谈“科研”,学校就难以发展之势。教育科研对于学校发展确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中小学学校科研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学校对于科研持一种怎样的态度?学校又是在怎样的处境下进行科研的?学校究竟需要怎样的一种教育科研?如何真正发挥科研对于学校本身发展的作用?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进行很好的回答,则学校所进行的教育科研就难以真正发挥作用,甚至会使科研本身成为困扰学校发展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凌 《幼儿教育》2004,(2):21-21
笔曾在菲律宾华学校——侨中学院幼儿园任教。侨中学院幼儿园是全菲律宾华学校中惟一的日托幼儿园,它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家长服务”为宗旨,以“为幼儿今后的教育和未来的生活做准备”为教育出发点,使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祁仁东 《小学生》2012,(8):40-40
学校教育发展到现在,每所学校都在思考如何走内涵发展之路?如何培育学校的办学特色?如何培养好每个学生,让他们今后都能服务于社会?如何发展好每个教师,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根植校本文化,孕育校本课堂是一条科学的捷径。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教育科研何以可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开展得如火如荼,“科研兴校”已成为各学校在竞争中发展、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一个重要法宝,大有不谈“科研”,学校就难以发展之势。教育科研对于学校发展确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中小学学校科研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学校对于科研持一种怎样的态度?学校又是在怎样的处境下进行科研的?学校究竟需要怎样的一种教育科研?如何真正发挥科研对于学校本身发展的作用?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进行很好的回答,则学校所进行的教育科研就难以真正发挥作用,甚至会使科研本身成为困扰学校发展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如今是文化竞争的时代,校际之间的竞争,转向更深层次的学校文化理念的竞争。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成为一个学校兴衰荣枯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如何使学校文化成为学校的竞争力?如何使学校文化建设产生预期的影响力,真正使之成为推动学校发展、教育进步的动力,实现学校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超越,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实现长盛不衰的发展梦想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