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余俊 《小学时代》2015,(8):10-11
上期余老师告诉我们在写作文时应该怎样使用成语,我觉得他讲得真是非常非常好,我听了很受益呢!这期,余老师要讲一讲作文中经常出现"很"和"非常"的问题,哈哈,你这样词语匮乏的同学,可要注意听一听哦!微学堂"很"和"非常"是学生们在作文中使用频率很高的字眼,但遇到要写这几个字时,大家不要轻易下笔,最好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个字眼?比如写糖水很好喝,不一定要出现"很好喝"三个字,  相似文献   

2.
小主持人:老师,这一次课的内容是什么?主讲老师:上一次,我们讲了作文就是写话。那么,一个人每天想说的话很多,是不是都可以进入作文呢?不可以。必须有选择,一定要选择那些最有意义、最能表达自己思想的话来写。这就是选材。作文选材很重要,它决定一篇文章的成败与得失。  相似文献   

3.
正作文课:讲什么,如何评陈金铭(主持人,《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研究中最难的一个领域,我们编辑部发起了"新体系作文进校园"活动,就是为了突破作文这个难关。我们先来谈谈这两节课。余家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周菊芬老师这堂作文讲评课很具有我们吴江"二次作文"的基本特色。我们提出,作文教学第一步是作文指导,作文课指导完了以后要当堂完成。第二步是快速批改,要求老师在三天之内把作文批完。第三步要求及时讲评,然后二次作文。周老师在上课之前做作前指导的时候,我想肯定是很淡化的,只是提了一些基本  相似文献   

4.
"50分以上的考试作文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对此观点我深表认同.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面对现实,别总想着培养学生写出高分作文来.那些高考"满分作文"看上去很美,能学到的学生很少,所以我从来不给学生讲满分作文.王栋生老师说:"一名语文教师的教学对象有五十多到一百多人,每一年全国有近千万高中毕业生,这就不能不思考,我们的写作教学究竟要培养什么,并能让学生在未来‘剩下’些什么了."我认为,写作教学应该面向"大众",这样才能让学生离开学校后还能剩下一些东西.  相似文献   

5.
张坤 《初中生》2008,(11):14-17
张老师:大家都知道,没有素材就无法写出质量上乘的文章,也无法深刻地表现文章的主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我们要积累一定的素材,要学会找“米”下锅,这样在作文时才能左右逢源。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如何积累作文素材呢?  相似文献   

6.
一、一条似乎不变的“流程”我们都曾经经历了这样的教学流程——1.导入——一定要循规蹈矩。比如要讲与端午节背景有关的文章,导入就一定要讲屈原的故事,一定要用端午节的来源来导入,尽管这些内容连学生也完全了如指掌了。导入要有价值,要有先声夺人的效果,就像是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7.
新学年,教我们班语文的是一位董老师。董老师教作文很实在,要求我们选的材料一定要是自己看见的、听到的和想到的他说只有选这样的材料进行练笔,脑子经过劳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董老师还特别指出,绝不能用书上别人用过的现成材料。董老师说,那是别人的劳动成果,还说那样做是小偷小摸的行为!这样一来,同学们就议论开了。一时间,班上所有的同学都自觉不自觉地卷入了一场关于作文材料问题的大论战。有的同学高兴地说:"写作文选真实材料好!这样抄、背、套的作文就别想得‘优’了,好坏有依  相似文献   

8.
说“观察”     
语文教师指导作文都强调观察 ,认为文章来自对生活的观察 ,只有多观察才能写好作文。这样的认识自然是很有道理的 ,但是 ,应该作具体分析 ,笼而统之地强调观察 ,难以收到好的效果。观察 ,根据其目的、方法等的不同 ,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不同的观察跟作文的关系也明显地不相同。这一点 ,是我们必须要注意到的。因此 ,这里就谈谈观察的分类问题。一、科学观察与文学观察科学观察是用科学的眼光看事物 ,目的是要了解客观事物的规律与实际情况。写作文需要这样的观察 ,但不是主要的。比如写篇题为《×老师》的文章 ,文中记叙的事情一定要实事求…  相似文献   

9.
老师们提倡"有意义"的作文学生A:一次,老师评讲作文《童年趣事》。我觉得这样的作文很有意思,可老师没讲几句就说:"要是能写出‘趣事’的意义,那就是一篇好作文了……"我一听,顿时没了兴致。童年时的我们光知道玩,哪懂得什么"意义"呀?学生B:平时写作文,老师既要我们写得真实,又要写出意义,作文中的对白必须是含义深  相似文献   

10.
说“心得”     
历来的作文教学都强调读书,总把“多读”与“多写”并提,没有不提读书而只讲写文章的。这道理在于不读别人的文章就不知道文章是怎么回事,就不可能写文章;不读别人的文章,不用别人的思想内容修养和提高自己,作文就难有话讲,更难写出好文章。所以,学习写作一定要努力读书。  相似文献   

11.
正尽管作文不是"讲"出来的,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还是离不开讲评的,(管建刚的"讲评作文"就是最好的例证)如果离开了中肯的、适合儿童的讲评,学生作文水平提升过程就会显得漫长而艰巨,为此我们应理性看待作文讲评。那么如何进行讲评?如何让学生在讲评中获益?我想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讲评要适合儿童的特点,具体地说:作文的评价,肯定要"广"一点;教师的点评,语言要"精"一点;内容的呈现,方式要"新"一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  相似文献   

12.
什么什么?又要写"通过什么事,受到什么样的启示"?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启示"啊!——这样的抱怨,你一定很耳熟吧?这样的话,你没嘀咕过十遍也嘀咕过五遍吧?大家之所以会害怕"启示",多半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1.认为受到启示=听别人讲道理;2.认为写启示=自己讲道理。于是,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启示作文":一篇作文只有一半甚至  相似文献   

13.
以前,在将要进行活动时,我总要把任务向学生布置一番:“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这个活动结束后,要把它写成作文,因此,大家在活动时,一定要把人、物、景观察细致,把自己当时的各种感受和感想记牢,把活动的过程写清楚……”似乎这样讲了后,学生才能在活动时专心一致,处处留心,以便把作文写得更好。然而,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很多学生(特别是怕写作文的学生) 因此而对活动兴趣大减,或者在活动时显得果呆板板,也有的学生在活动中不时地拿出纸笔来作记录,这大大影响了活动的效果。自然,这样写出的作文大多是空空洞洞,平平淡  相似文献   

14.
照片是我们生活的留影,它将人们“瞬间”的活动拍摄下来,留作永久的纪念,放为我们成长的记录。因此,人们都喜欢照相,也都喜欢收藏照片。每一张照片都能勾起我们一段美好的回忆。和照片背后饮含着的一段美好的故事。选择一张令我们印象最深的照片来写一篇习作,那肯定是一件很有趣也很有意义的事情。拉萨实验小学的刘京同学来电话感觉写“照片作文”无从入手,本期“作文120”我们就请黄老师讲讲“照片作文”的写法。  相似文献   

15.
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决不是一篇文章能够说清楚的事。不过,快乐作文一直是我平时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永远鼓励"是我提高学生作文信心的良好方法。快乐作文包括作文的全过程:生活观察、感悟联想、作文指导、合作交流、佳作展示、作文评讲、文学讲座。就作文评讲而言,我努力地让学  相似文献   

16.
不是专业与文字打交道的,大概没有多少人会去计较"文体"这玩意儿。就像普罗大众,一天劳作归来,躺在沙发上拿本书消遣,谁还会吃饱了撑的先去研讨一番它的体裁归属?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要否定文体的重要性,至少那些专门研究"写作学"的先生们是要在这块田地里刨食的。除了那帮精英人士,对文体最为关注的大概就数我们的高中学生和他们的语文老师了。原因很简单:作文的文体关乎高考作文的得分,而一篇作文的得分一定程度上左右着这个考生的高考总分,进而也就影响到他所进大学的层次。今天,高考对每位中学生和他们的老师来说,实可谓"悠悠万事,唯此为大",自然这作文文体也就轻视不得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下水”之争,有几十年了吧!据老一辈教师讲,过去教师教学生作文,简单得很。上课了,老师往黑板上写下命题,“作吧!”这就没老师的事了。五十年代中期,我这样的青年教师照叶圣陶先生提倡的“下水”教法去做,被视为斜门歪道,没什么人理睬。时光十年十年过得真快。老一辈教师相继谢世,我们这辈人当上了师傅。这些年,随着教学改革的推  相似文献   

18.
【引子】考场作文具有选拔功能,且分值较大,从某种程度上讲具有“一文定成败”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写作考场作文时,要在求稳的基础上创新,这样才容易获得高分。其实,作文出新的领域很宽,方法也很多。先请大家阅读一道中考作文试题——  相似文献   

19.
文章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真实是写好文章的前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作文不能虚构。著名作家茹志鹃对中学生说:写作用虚构法好不好?我以为好。这样从小就可以锻炼想象力。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发现并积累的素材,往往都源自很普通的事情,如果没有较强的文字表现力,作文  相似文献   

20.
“瞧,左边那个,就是马小宇的妹妹。”每次和马小红走路,总有人这样指指点点。唉,我倒成了电灯泡了。没办法,谁让她是我校鼎鼎有名的小作家的妹妹呢。人出了名样样都好。“什么,马小宇是你的亲哥哥?———那好,你就当语文科代表吧。”语文老师欣喜地说。更要命的是马小宇的作文还选入了我们的《课外作文》一书,马小红的名字就更班喻级晓了。作文竞赛,小红你参加;年级发言,小红你来吧;演讲比赛,小红你……真让人眼红。她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吃醋。一次老师很亲切很和气地和我讲了几句话,意思是让我中午去帮他检查课外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