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新学年到来之际,欣闻《高中生之友》杂志创刊十周年,我谨向成功创办《高中生之友》的江西教育期刊社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借此机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向广大高中同学说几句心里话。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之友》《初中生之友》《高中生之友》自创刊以来,得到了热爱教育事业、在文学创作或教育教学等方面颇有建树的广大优秀作者的鼎力支持。杂志也因此得到了读者的喜爱和肯定,屡获省级和国家级荣誉,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之友》2013,(9):F0004-F0004
十年诚挚相伴,成就高中生之良师益友;十年辛勤耕耘、精心铸造中学期刊品牌。过去的十年《高中生之友》光芒四射,未来的十年必将更加辉煌!  相似文献   

4.
初见《教师之友》是在2001年的春天,自“一见钟情”后,《教师之友》便成“挚友”,不论多忙每期必读,一年来,从中获益不少,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相似文献   

5.
笔长期订阅《之友》,品读《之友》,觉得《之友》很有个性,具体感受有三。  相似文献   

6.
十年求索不寻常,成如容易却艰辛。十年来,《高中生之友》深刻把握高中学生心理,以张扬青春个性、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己任,直面青春、直面高考,以浪漫而又务实的精神书写了一段不寻常的风雨历程。蓦然回首,当年我第一次看到《高中生之友》时,就被其博而不杂、深而有度的风格所深深吸引,眼前为之一亮。多少个日夜过去,我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7.
推开窗户,一轮朝阳冉冉升起,不知不觉中与《高中生之友》已相伴走过十年。
  2003年新年伊始,根据工作安排,我离开与同事共同创办并工作了17年的《初中生之友》,接受创办《高中生之友》的任务。当时的心情就像离开自己养育了17年的孩子难以割舍。面对全新的读者,创办一份新刊物,对我而言又是新的挑战。那时,高中新课改在中国大地刚刚起步,高中教育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这给了我们办刊的信心和勇气。在各界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2003年3月《高中生之友》出版了第一期试刊;2003年9月创刊号面世。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认识《教师之友》是通过20014年第2期的专题“花自绽放云自卷”。看到的当天中午,我就登陆了“教师之友论坛”。  相似文献   

9.
我第一次知道有《教师之友》这本杂志,是在《人民教育》杂志上刊登的《教师之友》征启事里。我永远忘不了的是——2001年5月,我第一篇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而发表这篇章的杂志便是《教师之友》。从此,《教师之友》成了我生命中的一盏灯。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之友》2020,(2):F0003-F0003
交流群简介也许你正为找不到学习状态而焦虑,也许你正为成绩的不理想而懊恼,别担心,《高中生之友》交流群为你排忧解难来了。本群是《高中生之友》杂志社为你量身定做的编辑与读者、读者与作者的交流互动平台,平台配备《高中生之友》线上资源与服务,为你提供学习经验与写作指导。加入本群,既可尽情阅读本刊线上相关内容,结识名编辑与名作家,也可相互深入交流,获取名师的解题方法、名家剖析名作的写作技巧。加入本群,就是找到了一个温馨之家,叩开了高考之门!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之友》2020,(1):F0002-F0002
交流群简介也许你正为找不到学习状态而焦虑,也许你正为成绩的不理想而懊恼,别担心,《高中生之友》交流群为你排忧解难来了。本群是《高中生之友》杂志社为你量身定做的编辑与读者、读者写作者的交流互动平台,平台配备《高中生之友》线上资源与服务,为你提供学习经验与写作指导。加入本群,既可尽情阅读本刊线上相关内容,结识名编辑与名作家,也可相互深入交流,获取名师的解题方法、名家剖析名作的写作技巧。加入本群,就是找到了一个温馨之家,叩开了高考之门!  相似文献   

12.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伴随2003年9月的第一轮朝阳喷薄而出,满怀豪情的《高中生之友》杂志也在这一新的起跑线上应运而生,成为了江西教育期刊社“学生期刊”阵容的一员,让我省数十万高中生朋友有了自己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3.
2015年8月26日,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2015届评选工作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圆满结束。江西教育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在此次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斩获多个奖项:《小学生之友》入选"第六届少儿报刊奖"金奖名单;《初中生之友》《高中生之友》入选"第六届少儿报刊奖"优秀奖名单。在"第十一届少儿报刊六一奖"获奖名单中,有1人获"六一论文奖"二等奖;1人获"六一好作品编辑奖"一等奖(中学报刊类);6人获"六一  相似文献   

14.
与学生一起读《班主任之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班主任之友》曾刊登了一篇题为《习惯与命运》的文章,我觉得文中提到的情况与本班的状况很相似,于是我在班上朗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下课后有一位同学对我说:“老师,能不能把你这本书借给我看一看。”我把书借给了他,其他同学也争相阅读。之后,每一期的《班主任之友》,我看完后都借给学生看。想不到与学生一起阅读《班主任之友》使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变化。一、她使学生加深了对班主任的理解《班主任之友》中那些有关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方法等方面的论文,使学生深刻地认识了班主任工作的性质。那些有关…  相似文献   

15.
我的有限的教育生涯因《教师之友》而划分:缺少《教师之友》的日子与拥有《教师之友》的日子。  相似文献   

16.
《语教学之友》2004年第10期刊登了《应“诗歌除外”》一(下称《应》),读后有些不同感受,认为有许多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7.
前些时拜读了李恩中老师的《&;lt;与朱元思书&;gt;两处注释的商榷》一文(《语文教学之友》2005年第3期),恰巧我对这两处注释也有一些看法,愿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8.
郑学志 《班主任之友》2010,(9):M0002-M0002
郑学志,全国知名班主任工作爱好者,《中国教育报》、《班主任之友》、《人民日报·平安校园》等多家专业媒体的专栏作者或主持人,班主任之友论坛·杏坛人生版主、班主任工作半月谈领军人物,长江班主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小学班级自主化教育管理实验课题组负责人。2010年,被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国教师研修网等单位授予“2009年度优秀班主任”。  相似文献   

19.
刘俊刚 《现代语文》2006,(10):23-24
《语教学之友》总第279期《〈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不宜入选教材》一,我认为观点欠妥当,现谈谈个人浅见,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之友》2007,(3):F0004-F0004
为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的通知》的相关精神,有效帮助中小学班主任系统学习和掌握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特邀《班主任之友》杂志常务副主编田恒平等9位专家、教授合作撰写了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教材《班主任理论与实务》,于2007年元月正式出版。[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