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返乡就业是农村籍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认真分析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面临国家政策、就业心理、家庭经济、人才需求和综合能力"五大困境"的基础上,从国家路径、社会路径、家庭路径、高校路径和自我实现路径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引导,舆论倡导,家长善导,教师指导和学生主导的"五导模式",以积极推进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就业能够激发农村各项事业的创新活力并缓解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压力,推动农村经济长远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至今,大学生返乡就业工作出现许多问题,大学生陷入就业困境。高校正在尝试通过强化继续教育等措施提升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引导大学生走出返乡就业困境。简述新时代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意义及影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因素,并结合实际探究新时代大学生返乡就业面临的困境,从继续教育角度提出引导大学生走出困境的方法,为强化大学生返乡就业信心、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磊  张弛 《职教论坛》2015,(7):80-83,92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问题逐渐成为民生热点。基于再社会化理论解释框架,文章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双向路径选择——"进"是城市融入性就业、"退"是返乡创业。职业教育能够切实培养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能力,利于他们城市融入性就业与返乡创业,是实现再社会化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成本比较低廉,而且门槛也比较低,这种情况逐渐成为就业创业的一种重要的途径。目前,有许多农村籍的大学生在返乡就业创业的过程中受到国家政策不完善、复杂的农村环境以及个人就业创业素质低、能力差等因素的阻碍。为此,可以通过完善国家政策、加强执行力度、改善农村环境和设备条件、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素质和能力的途径,破解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困境,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  相似文献   

5.
夏天 《林区教学》2012,(8):110-111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生源也随之不断扩大,据教育部统计,全国在校大学生超过三千万,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由于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的办学理念,使得高职院校中农村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大;同时,经济危机和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在农村大学生的就业上体现得更加明显,加上农村大学生对家乡的认同和乡土情节要比城镇的大学生浓重,国家在新农村建设和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给出了优惠的政策,这些都是影响高职院校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面对持续攀升的毕业人数和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返乡创业成为越来越多农村籍大学生毕业的首选,但目前由于学生自身素质不足、传统观念束缚、融资困难、创业教育缺乏以及创业环境复杂等问题,严重阻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意愿和现实条件。以"职业锚"理论研究为切入点,主要从营造社会氛围、增强创业本领、丰富融资方式、优化创业环境和健全创业教育等五个方面对引导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有效路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扩招使高校的在校生总数结构性膨胀,"就业难"也日趋凸显,导致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不得不回乡就业,大学生回乡就业与融入农村社会这一问题引起我国社会各界人民的广泛关注。因此,政府加大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就业政策体系,为返乡就业的农村籍大学生构建起新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回乡就业的大学生快速融入农村社会,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阐述了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的优势,然后针对农村特殊的人才需求和农村籍大学生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解决对策,具体包括加强服务系统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对全国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意愿进行调查,分析影响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原因,并提出从教育机制、激励机制、服务机制、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建立返乡就业创业引导机制,最后分别从就业与创业两个方面提出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陈耀 《教书育人》2012,(30):14-15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换,人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供求矛盾、教育结构性矛盾、人事体制矛盾、学生自身矛盾和区域发展的制约等因素。针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高校最主要的工作是做好学生的职业、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以职业、就业、创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人才是振兴乡村的第一要素。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普及,农村籍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多,这些高校毕业生是否愿意返乡就业、创业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成功与否有着重大的联系。文章通过对当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意愿进行研究,进而分别从自身、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视角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籍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师范专业"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政策的推行,师范生的就业选择更加多元化,就业行为的城市和地区指向性更加明显,择业中利益与价值观矛盾更加突显.师范教育要适应这些变化,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在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中,通过组建就业联盟,优化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机制;建设平台,丰富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载体;采取"平台+联盟"、"理想+现实"、"大专业+小细化"、"课程+社团"、"长订单+短订单"、"就业+创业"等工作模式,实施8项"百名"工程,在引导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同时,强化学生创业指导与服务,鼓励和促进毕业生创业.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培训》2009,(4):58-59
四川省渠县地处川东北,全县人口140余万人,农村人口占绝大部分,就业压力本身就大,特别是自去年暴发金融危机以来,返乡农民工越来越多,加上城镇就业需求和大学生就业不断增加等,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为化解当前的就业困局,县委县政府积极部署应对措施,抓思路拓展就业岗位,抓培训增强职业技能,积极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双选”平台,为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2003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按照党的十大报告提出的‘就业是民生之本’、‘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的要求,职业学校和成人教育机构要注意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要根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大力推进农村和西部地区职成教的发展,缩小与城市和东部地区职成教的差异。要把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办成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扶贫开发服务的基地。”  相似文献   

16.
农村职业学校应在了解职校生职业意识基本状况之下,不断开展学生职业意识的相关研究,组织各种旨在提高学生职业意识、增强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籍大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研究此类大学生就业问题对高校为国家战略进行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及针对性就业指导等方面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学类专业近5届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数据进行分析,针对毕业生就业动力不足、能力提升不够、返乡意愿不强等就业弱项,从就业指导体系、实践教学创新及乡村政府引导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为地球物理学类专业及非农专业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开展就业能力研究,分析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是提升学生就业潜能的最佳策略。具体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成立就业能力促进中心,开展"个性化"、"组合式"职业素质教育;构筑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网络教育平台,开发适合高职学生需求的课程体系;依托"名人讲堂"和校友资源组建"导师群",构建高职学生发展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学生在就业前后诚信缺失的种种现象,对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内容进行思考,以期从黄炎培的"敬业乐群"、"人格完善"、"劳工神圣"等职业道德教育思想中受到启示。在就业前,对学生加强职业信仰的教育,职业情操的陶冶及职业品格的培养,通过实习,增强学生职业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诚信度。  相似文献   

20.
关于大学生就业意愿尤其是到农村就业的意愿研究众多,有关职业院校学生是否愿意到农村就业的研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佳木斯职业技师学院学生的问卷调查,并利用频数和频率分析、交叉统计分析方法,发现职业院校学生不愿意加入农村劳动力队伍的原因主要是面子上过不去、农村环境差、觉得农村缺乏发展空间、工作待遇低和无法在农村安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