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写作主体问题是传统中国写作学研究关注较少的问题,就写作主体在中国写作学研究架构中产生一失落-回归的过程及其成因的考察,并确立以主体研究作为现代写作学建构的逻辑起点,对建设科学的现代写作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林可夫是现代写作学学科建设的放手。他以发展的观点解释写作活动,为现代写作学作了基本定位;他构建的以智能—技能为中心的写作能力训练体系成为现代写作学建设的标志性理论;他对写作规律的揭示既是对以往写作界探求的总结,更为今后进一步深入揭示写作规律开拓了道路。林可夫对现代写作学的理论建设所做的独树一帜的贡献为学术界所公认,研究林可夫的贡献,实际上就是研究现代写作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成就。  相似文献   

3.
应该说,写作学研究和教学是取得一定的成就:学科的理论框架初步建立;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借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解释了一些写作现象;写作学的研究对象不断深化,由原先的静态文章研究转向动态过程的研究,进而发展为动静结合、相辅构成、统一一体化的研究;特别是愈来愈重视对写作学的操作性问题的探讨;教学上,培养出大批的写作师资队伍,也为写作教学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写作学科的建设及写作教学,同样一直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压力。诸如写作学学科体系不完备,对写作理论理解上存在着模糊性和差异,以及缺少一种可包容实用写作和文学写作的写作理论,写作学的可操作性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教学上,写作课易教难工,缺乏对真正有用的教学实验的推介。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类似的问题,则是写作学研究和具体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下面就几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及谈谈对写作操作一环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现代写作学》在学科体系的建设、理论观念的开拓以及边缘学科的横向引进上,建构起了一个写作学科的现代性理论体系雏形,不但揭示了写作主体与客体的双向运动状态,而且明确地肯定了写作主体在其中的核心位置。这不仅完成了写作研究由静态到动态的转变,而且彻底打破了传统写作学理论研究过于侧重文章本身而忽视作者的局限,第一次以明显的开创性和学科性设定了写作学理论的现代性品格。  相似文献   

5.
南京师范大学凌焕新教授近半个世纪以来对写作学“精义”的探索与研究取得了重要理论成果,他对写作学原理探索的独到性、对写作技法与技巧理论探索的新颖性、对文体写作理论尤其是微型小说写作理论探索的系统性、对实用写作理论探索的深刻性等,备受写作学界关注,为现代写作学的理论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半个世纪以来,刘锡庆在对写作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全面性、对汉语写作"读""写""教"理论研究的系统性、确立写作学科独立意识的明确性、构建现代写作学理论体系的完备性、对写作学原理探索的独到性、对中国写作理论史研究的深刻性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理论建树;为新时期现代写作学的理论建设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期写作学学科的建设中,出现某些方向性的偏差,主要表现为一些研究者热衷于从文艺学、美学哲学等相邻学科范畴中寻找写作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范畴,从而导致轻视对写作本体的研究。写作学学科建设必须突破相邻的理论重围,回归到对本体的研究,才是学科建设的正道。  相似文献   

8.
写作是人在精神领域里进行的创造性劳动,文本不过是人的劳动产品而已。以研究精神产品生产过程为内容的写作学应该把重点放在对生产者的研究上。多年来写作研究者们一直把目光放在学生们制作出来的不成熟的文本上面,分析其立意、结构、语言等存在的问题,对文本背后“人”的状况关心不够。因而他们除了哀叹学生文本的肤浅、幼稚之外,别无作为。到如今仍被学生埋怨,被其他学科轻视。转变写作学的研究方向,变研究文本为研究“人”既关系到写作学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身心成长等问题,是写作学在当下不得不思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写作学理论研究由轰轰烈烈的大发展步入了深沉的思索阶段,人们都在思考着、寻觅着、探索着写作学理论研究的突破方向,以期建立现代写作学的殿堂。从科学发展的观点来说,寻求学科发展的思考和探索是很有意义的,它是现代写作学求得理论研究的突破、发展和崛起所必需的准备、积累和过渡。 从现实写作学研究的状况来讲,理论研究的“基本建设”确实还是比较薄弱的。写作学科从文章学中衍生分化出来,借用的东西很多,许多方面还没有完全从写作学科自身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写作是人在精神领域里进行的创造性劳动,文本不过是人的劳动产品而已.以研究精神产品生产过程为内容的写作学应该把重点放在对生产者的研究上.多年来写作研究者们一直把目光放在学生们制作出来的不成熟的文本上面,分析其立意、结构、语言等存在的问题,对文本背后“人“的状况关心不够.因而他们除了哀叹学生文本的肤浅、幼稚之外,别无作为.到如今仍被学生埋怨,被其他学科轻视.转变写作学的研究方向,变研究文本为研究“人“既关系到写作学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身心成长等问题,是写作学在当下不得不思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写作心理中的模糊思维散论赵维东近年来,写作学的宏观研究上有个明显的倾向,即研究重心由写作客体变为写作主体,亦即由写作物化形态转化为内化形态,由文章本身转到写作心理上来,这是一种好势头、这样做便于透视写作心境,揭示和把握写作规律。但是,由于写作学的艰深...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是我国实用写作学大发展的年代。《现代实用写作学》一书 ,因应时代的需求 ,对实用写作的理论与实践做了一次新的综合和总结 ,系统地回答了实用写作中的诸多问题 ,使实用写作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谓一部学术品位与实用价值都很突出的高雅、笃实之作 ,势将对写作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产生辐射效应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谢克明 《今日教育》2006,(12S):37-37
一、作文教学的着眼点在“人”而不是在“文” 作文教学的着眼点是人.是由写作的本质规律所决定的。其一,从写作的构成看。传统的观点认为,“写作就是写文章”。文章是写作构成的中心.因而研究写作就是研究文章.写作学就是文章学。现代写作学研究表明。写作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创造性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14.
在对“现代写作学体系”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和论述之前,我以为首先要对“现代写作学”的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现代写作学是研究运用现代汉语进行文章(包括文学作品)写作的基本原理、技能技法,以提高写作能力为目标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现代人的写作行为和写作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总结及应用写作规律、技能技法为其研究任务。它充分吸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现行写作学的设置、教学现状和写作社团活动课程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并以笔者所在高校构建写作社团活动课程的实践及成效为例,探讨和阐述了本课程的性质、意义和构建的迫切性,对现行写作学改革的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写作学”被引进了广阔的学科领域。正如裴显生教授在《向新的高峰攀登》一文中指出的:“现在,人们谈写作,不再只谈文学创作,而是把着眼点放到应用写作上来了。”(《应用写作》1991年第1期)于是,公文写作学、经济写作学、科技写作学、军事写作学、法律写作学、新闻写作学、广告写作学等分支学科应运而生、蓬勃兴旺。写作学的理论体系便因此而日臻完善。在这种形势之下,笔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写作课的教师,越发感到写作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很大程度上要借助…  相似文献   

17.
写作与欣赏是文学创作活动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传统的写作学理论往往只注重写作的本体研究,而忽略了写作从本体到受体密不可分的欣赏活动。因此,建构欣赏写作学的理论体系对于指导写作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科技写作是科技与写作学产生的结晶。追溯写作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对人类文明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时至今日,写作学却显得力不从心了——无数写作对象正在呼唤写作学的光顾;尤其是作为人类社会中两大类科学中的自然科学,一直未受到写作者的垂青,这不免是巨大的缺憾。故有识之士认为,写作学“未能对自然科学的表述作为独立的学术问题予以研究,这就形成写作科学中的一个空白点,今天应予填补”。因此,科技写作学的诞生,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9.
写作学究竟是学科还是术科,这一话题自8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一直为写作学界所津津乐道、争论不己.这既体现了写作学研究的深入,也反映出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困惑.不管是学科,还是术科,写作学总归是一门研究写作的系统理论,这一点已为大多数写作研究者所认同.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术科”论者认为写作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技术学科,因而它的理论构成应为操作理论、技术理论,对其研究应以操作理论研究为主;“学科”论者则格外强调写作基本理论、元理论、“大技巧” 的研究,认为不如此则无法建立起写作学,也不会有正确的操作理论.由  相似文献   

20.
点燃学习欲望 改进教学方法──应用写作教学经验点滴祝立与基础写作学相比,应用写作的教学内容不外乎是性质、格式、写作要求,显得比较单调、乏味,而基础写作学则可联系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实例,显得活泼、有趣。按目前大专院校写作课程的安排,总是先开设基础写作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