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对冰壶运动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分析冰壶运动“北冰南展”在南方发展的可行性,探讨“北冰南展”的发展策略,旨在为冰壶运动能够在我国更好地普及和推广,不断提高其竞技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冰壶运动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抓住冰壶运动独具的项目特征,分析冰壶运动员致胜心理因素,加快提升我国冰壶运动整体竞技能力,力争在索契冬奥会上取得佳绩,是我国冰壶运动教练员、运动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冰壶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形成的重要因素。从团队精神、动机、心理准备、自信心、注意力和焦虑控制等方面探究冰壶运动员致胜心理因素,旨在寻求提高冰壶运动训练水平、提升冰壶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和冰壶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洪美玲 《体育世界》2010,(10):76-7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近两年中、日、韩三国在冰壶比赛中的表现以及三个国家在对冰壶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政府的管理体制决定着冰壶运动员快速提高成绩或普及程度的差异;对冰壶竞技后备人才的选拔面的宽泛度上存在着差异:训练体制直接影响着运动成绩和运动寿命等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东北地区部分高校开展冰壶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军  李洪臣 《冰雪运动》2009,31(3):43-45,54
我国冰壶运动起步晚、但进步很快。然而,我们应当看到我国冰壶运动存在普及水平低、后备人才匮乏、群众基础差的问题,我们要想真正立足世界冰壶强国之列,必须打好群众基础,提高冰壶运动的普及水平,使更多人了解冰壶运动、更多人参与冰壶运动。学校是各种体育项目普及和发展的基地,高校更是具备开展冰壶的人才,冰壶运动要想在我国进一步发展、提高,离不开众多高校大学生的参与。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从冰壶项目自身特点、国家冰壶后备人才的培养、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方面入手,分析、论证我国东北地区部分高校开展冰壶运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我国东北地区部分高校具备开展冰壶运动的气候条件、师资条件及经费条件,开展冰壶运动具有可行性。并设想出选修课、俱乐部、代表队训练及竞赛将成为这些学校开展冰壶运动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5.
吴华慧 《冰雪运动》2011,33(2):34-37
为继续保持我国女子冰壶运动的项目优势,对我国女子冰壶参赛的情况进行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女子冰壶运动整体水平提升较快,从加快冰壶运动在我国的普及、继续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场地和器材的开发途径等方面论证了女子冰壶运动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女子冰壶运动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6.
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为我国冬季竞技项目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作为东道主,我国必定力争扩大参与面、挖掘潜力、拓展新兴项目.已经积累了男、女各单项竞技实力的冰壶运动,必将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冬奥会项目的战略重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我国冰壶运动国际竞争力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冰壶运动在发展中存在快而不稳,社会认知度低,项目发展不均衡,后备人才短缺等问题.为提升我国冰壶运动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从全局出发,立足突出国际竞争实力、注重基础建设、完善发展体系.重点解决项目在后备人才、保障条件、社会基础等面临的制约瓶颈;同时合理配置资源,依据国际冰壶比赛的变化趋势,适时开展新兴项目;移植与借鉴冰壶强国的竞赛体制为我国冰壶运动步入世界强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产化实用普及型冰壶的研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臻  鞠复金  鲍国利  李博 《冰雪运动》2005,(5):34-35,51
为了解决我国大众冰壶器材进口价格昂贵这一难题,研发我国国产化实用普及型冰壶,追求质量优,价格低,加快国产化冰壶研发速度,为我国冰壶运动普及与发展提供低价的、实用的普及新型冰壶.  相似文献   

8.
中国女子冰壶队曾经夺得温哥华冬奥会铜牌,男子冰壶队获得索契冬奥会第4名的优异成绩,但在近2年的世界大赛中比赛成绩不尽人意,对我国冰壶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拉响了警钟。冰壶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冰壶项目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冰壶运动员训练的管理体制,冰壶后备人才的科学选材,冰壶后备人才竞技训练效率与质量的评价,冰壶竞技后备人才文化素质的培养4个维度对黑龙江省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深度剖析;缺乏有效的专业管理部门,训练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定期的评价反馈方法,教练员的科学执教能力亟待提高等是黑龙江省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成立省市冰壶训练管理中心,建立完整的冰壶后备人才梯队选材体系,加强冰壶教练员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科学训练水平,提高运动员的教育水平与综合素质等促进黑龙江省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开展冰壶运动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壶运动是一项技巧与智力相结合的体育项目,又是一项将竞技和娱乐融为一体的运动,是一项终生运动。1998年将列为日本长野第十八届冬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据考证,这个项目是非常适合我国开展的运动项目,我国应迅速开展冰壶运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评定我国竞技冰壶运动项目发展水平,找出与世界冰壶强国竞技水平差距,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问等研究方法,对2016年全国第13届冬季运动会冰壶比赛哈尔滨成年组男队投壶技、战术水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男子冰壶发展迅速,比赛中投壶技术成功率较稳定、战术选择合理性日趋完善.总结归纳出目前中国男子冰壶队的投壶技术特点以及战术运用情况,为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的技战术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做好冰壶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才能帮助我国冰壶运动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保持冰壶运动的活力.通过评析此次赛会旨在分析我国青少年冰壶运动员的培养模式,讨论如何强化冰壶后备人才的输送与培养,加快推动冰壶的未来发展.本次比赛规程与国际接轨,比赛结果表明,我国的后备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待提高,东三省地区的队伍成绩占优,其中以哈尔滨地区的队伍质量最高;反映出当前教练员的专业素质需要强化,冰壶后备人才的培养方式亟需改进,加强运动员与教练员的专业素质成为冰壶发展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提出对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双重培养,加大对冰壶专业人士的培养力度,采用多方位、多形式的宣传方式提高冰壶运动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12.
陈千山  许水生 《冰雪运动》2006,(6):27-28,50
通过对太平洋地区青年冰壶锦标赛的综合分析,指出了我国青年冰壶运动已经取得长足发展,并对冰壶运动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旨在促进冰壶运动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引起国人对冰壶运动的重视,促使冰壶运动在我国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3.
谭虹 《冰雪运动》2014,(3):45-48
我国冰壶运动经过20年的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如今国家队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的尴尬境地。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在考察我国冰壶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影响我国冰壶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有:后备人才匮乏,教练员的数量、水平亟待提高,重视训练轻视文化学习,冰壶场地匮乏和器材昂贵,提出了多形式培养、多元化宣传,加快教练员的培养,建立全面发展、教育为先的培养理念,拓宽资金渠道、改善场地、完善设施等冰壶后备人才培养的多元化策略,为我国冰壶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女子冰壶队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优秀成绩,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进行层层剖析,发现中国女子冰壶队的发展正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运动生涯的转折期、"金牌战略"的心理负荷过重、教练员水平不高和国内竞技水平低、后备人才匮乏和群众基础薄弱等因素影响着冰壶的发展。针对目前女子冰壶现状提出建议:根据自身因素调整竞技状态,合理运用人才;走市场化道路,建立冰壶俱乐部;加强对教练员的培训,提高国内竞技水平;建立合理的后备人才选拔机制,扩大群众基础,为推动我国女子冰壶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12年泛太平洋冰壶锦标赛赛况进行分析,得出中国男女冰壶队虽在泛太平洋冰壶锦标赛上双双获得冠军,但也暴露出了他们的短板:技术无优势,靠经验在比赛;轻敌与骄傲的心理导致发挥不稳定,出现单局丢大分的低级错误;国内教练水平与国外教练还存在差距;后备人才匮乏、场地稀缺制约冰壶发展;运动员培养体制的弊端开始显现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中国冰壶运动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我国冰壶运动科研现状,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收录的1991~2010年国内体育专业期刊以及优秀硕博学位论文上发表的冰壶运动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1991~2010年我国体育专业期刊上发表的冰壶运动相关文献共计60篇,多数文献的载刊为《冰雪运动》,占论文总数的75%;论文完成长期以独著以及两人合著居多,多人合著现象较少;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场地器材、裁判规则、基础理论、技术战术、竞赛分析、心理、损伤等方面内容。研究表明:我国冰壶运动科研工作仍处在一个较低水平,已有研究成果深度不够,多为泛泛的理论性研究,对于冰壶运动的具体训练以及项目普及的指导意义不大。应从科研立项,高校科研院所与运动队合作等方面来促进冰壶运动科研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赵金平  朱宇 《冰雪运动》2010,32(6):32-34
在我国冰壶运动发展历程中,运动成绩跨越式的提升使我国成为世界冰壶强队,但国家一线队伍与青少年运动员之间水平落差较大的现状,成为保持和提高运动成绩的软肋。以冰壶运动发展灵魂的战术问题入手,阐述了青少年战术训练的重要意义,明确战术在冰壶比赛中的核心、智囊和保障作用以及进攻与防守战术的关系,从而改变战术训练理念。指出在战术训练中应遵循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训练原则,将比赛视为单局、按比赛局数顺序倒序的训练模式,效果显著。旨在尽快提高我国青少年战术意识和能力水平,为尽快缩小与国家一线队伍的差距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