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强国离不开强军,强军服务并保障强国。对于我国来说,"强军梦"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是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是激励广大官兵实现军人价值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实现"强军梦"的根本目的,是要保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支撑和平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2.
生存与发展是关系国家存亡的根本利益,随着中国海上利益空间的不断拓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海洋,海洋强国梦逐渐深入人心。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大框架内,中国应以建设强大海军作为海洋强国梦的重要战略支撑,以海军的多样化运用从不同角度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军事理论的最新成果。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强国必须强军、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强军布局、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等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举措,创造性地发展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和制度,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辩证法,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发展的新境界。习近平强军思想是全面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的科学指南,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历史方位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结构、管理体制、经费保障以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等都存在差距.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条件和经济实力,应当加强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加强人文社科类高校及学科专业的建设,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制度,加大经费投入,争取早日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推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创新型国家和经济强国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航空母舰不仅是现代海军水面舰队的核心和最重要的打击力量,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各国都对航母十分重视。上世纪末,不仅传统海军强国继续建设自己的航母舰队,其他非传统海军国家也开始争相加入“航母俱乐部”。那么航母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1910年,美国空军完成了飞机首次在军舰上的起飞,那艘舰艇是“伯明翰号”巡洋舰,飞机则是普通的作战飞机。这次奇迹般的飞行,引发了海军史上破天荒的改革——诞生了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现在世界上有9个国家拥有航空母舰。美国有12艘现役航母;俄罗斯有“库兹涅佐夫元帅号”航母;英国3艘;泰国1艘…  相似文献   

6.
对于中华民族和中国军队来说,强军梦既是百年历史的沉痛结论,更是人民军队的不懈追求。强军梦承栽的是使命,映照的是时代,追求的是和平,体现的是自觉、自信、自强。强军梦深刻体现着中国军人的崇高理想,深刻反映着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强军梦的战略任务,就是要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强军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支撑和平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需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不断发展先进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强国梦"包括"强军梦",需要人民军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章从海权、国家利益、观念与实践的角度,阐述了海军作战能力建设的原则、现实和长远目标,指出海军是海权的核心和基础,海权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的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9.
农业强国是中国针对新时代“三农”工作提出的一个新的政策范式,标志着建设农业强国正式被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战略体系。采用语义分析和语境分析方法,考察农业强国的概念,辨析中国语境中农业强与国家强的关系,发现农业强国的概念传达了双重语义,对应于此,农业强在农业和国家两个范畴内产生意义。世界语境中的农业强国更偏重第一重语义,而中国语境中的农业强国更偏重第二重语义。根据内涵范畴对等原则,在第二重语义下,农业强与国家政治强和经济强都存在密切关联,且前者强于后者。建设农业强国的纲领性原则是,尽可能地消除导致双重语义呈现互斥关系的条件,探索并强化使双重语义产生互补关系的条件,即要兼顾国家发展和农民幸福,实现农业强之于政治强和经济强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落实《1995—1997年海军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设规划》,适应“科教兴国”、“科技强军”的需要,提高海军指挥院校办学的综合效益和指挥军官的培训质量,海军于1995年6月成立了海军指挥院校联合办学委员会。一年来,海军指挥院校在整体优化、合理布局、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思路下,本着着眼全局、民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与技术是影响作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两个轮子。科学技术为海战重要潜能,是海军作战能力的主导因素,使海军作战思维产生跃迁。研究科学技术与海军作战之间的关系。对于实施科技强军,提高海军综合作战能力和确保“打得赢”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威廉二世有建立海军强国的强烈欲望,他在确立了个人统治之后,重组海军部,极力协调"保守派"和"激进派"的海军建设路线之争,加强对海军的宣传,控制舆论导向,争取国会对海军扩张计划的支持。威廉二世的这些举措和努力,为德国海军战略思想转变与海军建设廓清了道路,使德国海军终于进入了大发展时代。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和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任务。教育强国就其本体特征而言,是由一系列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具体教育领域的强国建设所构成;就其价值特征而言,意味着“通过教育使国家强盛”(石中英,2023),教育强国具有“普遍惠民的重要民生价值”“助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与升级的价值”“提升创造力的科技价值”和“增强文化自信的价值”(朱旭东,2018)等。无论是从本体特征还是价值特征看,职业教育强国都是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中国建设的伟大进程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世界文化潮流有一个规律性,那就是世界各国跟着世界前三名走,前三名引领世界发展潮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前三名,世界就跟着资本主义的感觉走。社会主义处于前三名,世界各国就跟社会主义学。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较量,终究靠实力说话。经济发展是实力,是火车头,是"牵引机",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基于对研究生教育强国内涵的理解,构建研究生教育强国指数评价体系,系统考察我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研究生教育强国指数情况。通过与世界主要国家进行比较,测算发现我国研究生教育强国指数处于中等偏上位置,但与美国、德国、英国等国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在教育质量水平和教育服务能力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受研究生教育人口比例、优势学科均衡发展、国际顶尖大学和人才、原创性科研成果等方面存在短板,应在持续改善保障条件下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加快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6.
苏联的科技强国战略具有“军事科技优先”的鲜明特色,这种强军固国战略在其形成过程中深受列宁、斯大林的重大影响。苏联建国初期的严峻形势逼迫苏联着力发展国防建设,他们对先进武器的认同促成苏联的强军固国理念,军事科技的二战实效校验了苏联强军固国实践。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文化的传承创新,对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议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确立为国家战略,加大投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在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及文化繁荣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也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在经费保障、质量、管理体制、结构以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等方面,和一些高等教育强国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础条件,因此,必须不断地加强学科专业、人文社科类高校以及教学研究型和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并要适当的加大经费投资、完善教育制度以及创新教育理念,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强国以及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加快经济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进程。本文重点分析了高等教育强国的意义、主要特征以及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马汉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和最有影响的海军理论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汉通过大量著书立说为美国能成为世界强国提供了种种可资参考的借鉴,为美国勾画了一幅海外扩张的宏伟蓝图。马汉的思想对美国外交政策与海军建设产生了极大影响,他提出的海外扩张计划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使美国海军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20.
2012年7月6日至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摘编自人民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