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聋哑人自然手语作为听力障碍者第一语言和教学主导语言的结构、发展和影响。通过自然手语与社会主体语言——口语的比较,分析社会语言的变化,以及社会各界对自然手语的误解、偏见和自然手语使用群体对自己语言与有听力人士的主体文化语言的一系列态度观念,以引起人们对听障人士的关注和爱护。  相似文献   

2.
"手语伴读"是指听障学生在口读时必须借助于手读,并且脱离手读就无法正确、流利口读的状态.这是听障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也是必经的发展阶段.但手语伴读对听障学生掌握汉语和后续语言的发展不利,必须要使他们逐步摆脱手语,形成口读技能.  相似文献   

3.
听障人员普通话水平替代性测试是指以"通用手语"为语言工具,采用与普通话水平测试相同的结构与内容测试听障人员普通话水平的一种测试。替代性测试对保障听障人员语言权利和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为验证听障人员普通话水平替代性测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中国盲文手语推广服务中心2018年至2021年共432份听障人员普通话水平替代性测试试卷为样本,运用教育测量学方法,重点分析基于"通用手语"的听障人员普通话水平替代性测试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研究结果表明,各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即替代性测试是科学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正>“(我)出生于大凉山,耳朵听不到,周围很多人觉得我只有一条出路——早点嫁人。”2023年1月,一段视频让无数网友落泪。视频主角是一位名叫谭婷的90后听障女孩。她出生于农村,家庭贫困,但她凭借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在2020年通过司法考试(她是国内首位通过司法考试的听障人士),用手语为听障人士提供法律服务,如今她已经帮助了4000多位听障人士。  相似文献   

5.
<正>在刚刚过去的十九大开幕式上,电视直播屏幕左下角的手语翻译,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大会报告的语速,三个半小时中,双手不停地变换动作,一字不错地将大会内容传递给听障人士。这位用手"说话"的翻译,就是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周晔。此次她创下了国内媒体直播手语翻译时间最长的纪录!开播前40分钟才看到稿件"手语翻译时,注意力必须集中,要200%的集中。"此次直播,对周晔来说更像一次智力、耐力和承受力的  相似文献   

6.
以《信息技术基础(听障)》为例,探讨听障大学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步骤。通过分析听障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构建静态与动态课程资源,提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运用自然手语为主要教学语言,字幕为辅助教学语言,合理设计自然手语、字幕、教学课件在录制屏幕上的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7.
手语用手势比量动作,根据手势的变化模拟形象或音节以构成一定的意思或词语,它是听力障碍人士互相交际和交流思想的一种手的语言,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j二具”。手语也是聋教育工作者对听障学生进行教学、与他们沟通交流的必要工具,聋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这门独特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内听障人士目前达到7 200万,他们普遍存在言语沟通障碍,大多只能依赖特殊教育学校的手语、助听器以及人工耳蜗实现和正常人沟通交流.结合听障者的自身特点设计了特定的语音识别系统,听障者通过点击界面的图标实现发音,用户根据声音信息实现模仿,系统根据检测到的数据进行评测,给出听障者的训练结果,实现了沟通和康复的有机结合.在此系统的基础上,为了提高语音输入的高效性,增加了基于语义的sem算法的文本预测,该算法模型对句子中出现的所有词进行了构建.在特定的语音识别的基础上完成了整体的构架设计,实现了训练模块和语音模块之间的交互.  相似文献   

9.
家庭在听障儿童语言康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听障儿童在家庭环境中产生自然的语言交流意图,家庭环境为听障儿童语用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情境,家长是听障儿童语言学习的天然协助者。家长常常在家庭语言康复上陷入一些误区,如忽视自己的地位,急于让孩子开口,排斥手语等。家长应正视自己在聋童语言康复中的地位,不要对语言康复机构的训练简单模仿,要了解健听儿童语言学习规律,克服急躁情绪并积极学习手语。  相似文献   

10.
手语故事,是以手语为物质载体,以真实或虚构的情节为叙述对象的艺术表现形式。用手语讲故事,在听障教育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中沟通与交流的工具。在聋校,听障学生的语言主要有口语、手语和书面语三种,其中手语是听障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沟通与交往的主要手段。然而在聋校往往还有一些听障生,他们既没有口语能力,也不会打手语,书面语水平也很低,因此他们常常表现出"沟通障碍"。笔者与同事针对班里一名"沟通障碍"聋生,跟踪观察其在家与在校的种种表现,采取多个措施对其实施了矫正和转化,帮助他逐渐走出了“困境”。  相似文献   

12.
在特殊高职院校中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明晰教育培养目标和教育对象的特性。为此,教师必须立足统编教材,充分考虑听障生以往的学习经验,关照听障生的实际生活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合理构建符合高职听障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并在教学中规范手语,更强调"教、学、做"一体,使高职听障生的思政课真正以生活为源,以听障生为本,走进听障生的心里。  相似文献   

13.
随着年级的升高听障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举手回答问题、讨论问题或提问的次数减少.那么,是什么影响了听障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呢? 第一,笔者认为是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所造成的影响.(1)由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听障学生的特殊性,忽视了学生的"看"问题,从而造成学生回答问题的障碍;因手势汉语会造成大量的有效语言信息的流失,使听障学生有时无法完全看懂或了解教师所表达的内容,在没有看清楚教师(手语)"问题"的情况下,听障学生怎能会举手回答问题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自建语料库,对母语为手语的高中听力障碍学生的"是"字句进行偏误分析。研究发现:多"是"偏误"是"字句内部偏误缺"是"偏误;多"是"偏误句中形容词谓语句误用为"是"字句的比率较高;"的"字短语对"是"字句内部偏误有较大影响;"是"字句代词作主语时容易缺失。"是"字句偏误的原因有:"是"字句本身特点的制约;手语负迁移;听障生其他语法掌握不佳的影响;教材和教学方面的不足。针对听障生"是"字句偏误特点提出如下教学建议:加强"是"字句主宾语语义关系的教学;教授自然手语和"是"字句的转化规则;科学安排教学顺序,注意句式的区分。  相似文献   

15.
手语是听障学生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但由于手语的表达顺序与健全人的思维不一样,因而造成听障学生在书面表达中经常出现词语顺序颠倒、句子成分残缺等现象,许多听障学生在聋校学了七八年的语文后,还不能写上~段通顺连贯的话。能够写出完整通顺的句子,对于听障学生今后融入主流社会,与健全人实现无障碍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从事聋校语文教学多年,深深体会到:语言积累较好的学生往往书面表达能力较强,写的作文、日记比较通顺、具体。因此,特教学校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  相似文献   

16.
语码转换是人们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取得一名听障儿童在自然情景下近4个月有意义的语言样本,以此探讨听障人士交际中的多语码现象,以及语码选择和语码转换的特点、规律。结果发现,个案在交流中存在着语码转换的现象,且所选用的语码类型非常丰富,即个案在与健听陌生人及老师交流时,以口语为主;在与听障同伴交流时以手语为主,辅以口语。个案在交流中的语码选择与转换主要受交际对象、交际效果和所用词语特点的影响。建议重视听障儿童的语言康复。  相似文献   

17.
手语是聋人的一种特殊语言。《中国手语》是目前唯一全国通用的手语工具书,然而词典中一些手语的手势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如:有些手语的手势太复杂,有些手语的基本词打法不统一,有些同字异义动作无区别,有些同类手语设计方法较混乱、手指字母使用过多,有些手语手势更改了社会约定俗成的固定打法等等,影响了信息传递、沟通交流及教育教学效果。现梳理出部分欠合理手语词汇,以期为《中国手语》的修订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手语是听障学生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但由于手语的表达顺序与健全人的思维不一样,因而造成听障学生在书面表达中经常出现词语顺序颠倒、句子成分残缺等现象,许多听障学生在聋校学了七八年的语文后,还不能写上一段通顺连贯的话.能够写出完整通顺的句子,对于听障学生今后融入主流社会,与健全人实现无障碍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从事聋校语文教学多年,深深体会到:语言积累较好的学生往往书面表达能力较强,写的作文、日记比较通顺、具体.因此,特教学校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  相似文献   

19.
国家通用手语是国家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聋校教师是学校推广使用国家通用手语的重要主体。为了解聋校教师国家通用手语使用情况,采用自编问卷对全国105个地级市的聋校(含特教学校听障班)教师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聋校教师使用国家通用手语(词汇)的情况总体良好,但仍有16.89%的教师使用情况不佳。国家通用手语使用情况在性别、培训次数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背景和学历层次上的差异未达显著性,与认知程度、使用意愿两两呈正相关关系,使用意愿在认知程度影响使用情况的路径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建议提高认识,促进聋校教师国家通用手语的使用与推广;加强培训,提升聋校教师国家通用手语使用能力;完善职前培养,强化听障教育背景师范生的手语学习;激发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师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手语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着重对比分析了中国、瑞典与美国三个国家听障教育中的手语政策,特别对三个国家在手语语言地位和手语习得方面的战略规划展开剖析.瑞典手语政策强调手语与本国语并重的双语教育做法,美国手语政策则强调把手语同化到有声世界;在政策的具体实施和多语言使用方面,瑞典与美国的手语政策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与瑞典和美国相比,中国的手语政策存在不少短板与问题,特别是在手语语言地位规划、手语习得规划、语言建设策略以及具体推广措施方面,亟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