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与鉴赏》2002,(2):28-28
春秋后期,各诸侯兼并吞食,到三家分晋时,主要只剩下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诸侯国。此后,七国间的兼并征伐更加剧烈、频繁,直至公元前221年秦灭东方六国而最后统一,战争才逐渐停止。因此,后人就把兼并征战十分剧烈的这段历史时期(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称为“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2.
战国时期是新兴的封建制代替腐朽的奴隶制的社会剧变时代。新兴地主阶级先后在各诸侯国掌握了政权,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而且相互间频繁地进行着客观上有利于封建统一的兼并战争。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能够相互抗衡的,除齐国外只有秦、楚两国。“横则秦帝,纵则楚王”,两国都有统一六国的可能。结果秦国统一了六国,楚国灭亡了。强大的楚国为什么灭亡?回顾其历史教训,对我们今天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斗争是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3.
课堂提问艺术要讲究七度●马自玲郭霞信度提问首先必须注意问题准确,答案明确,不能歧路亡羊,留有三岔路口。例如,“秦灭六国是在哪一年完成的?先后灭了哪六个诸侯国?”这个问题具体明确,“完成”、“先后”四个字的运用,具有鲜明的科学性,若提问为“秦灭六国在哪...  相似文献   

4.
2013年浙江高考文科综合卷第15题考查了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原题如下: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从立意上看,本题着眼于“国家统一”这一历史主题。  相似文献   

5.
对秦灭六国的全过程,历代学者多有研究。但是因为史籍对于秦国在战国最后十中所发动的战争,记载得较为简略,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秦国取得的战果,容易受到忽视。最后这十年对于秦国吞并六国的战争的重要意义,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史料研读和数据分析,证明了对于秦国兼并东方六国的战争来说,最后十年是有决定性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王翦 《湖南教育》2004,(11):23-23
一是信度。提问首先必须做到问题准确,答案明确,不能歧路亡羊,留有三岔路口。例如,“秦灭六国是在哪一年完成的?先后灭了哪六个诸侯国?”这个问题具体明确,“完成”、“先后”四个字的运用,具有鲜明的科学性。若提问为“秦灭六国在哪一年?灭了哪些国家?”问题在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上含糊不清,学生难以作出精确的回答。其次,提问要有思维价值,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具体内容,结合具体对象,进行具体策划,精心设计“若隐若现,可望可及”的提问方案,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经过思考,懂得历史知识的内…  相似文献   

7.
一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历史学科的基本内容,是反映过去人们创造和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又受历史条件的制约,所以在历史复习中必须抓历史条件和人物活动基于上述认识,我是这样指导复习的: 1、以历史背景为依据,以人物活动为中心,注意历史条件对人物活动的制约,人的活动对历史条件的改变,从而认识历史发展规律。例如:复习《秦的统一和秦末农民战争》一章,先概叙基本线索,再分析讲述秦灭六国的背景。着重指出两点:商鞅变法后的革命变革为秦灭六国创造了物质条件;人民历经春秋、战国以来战乱,渴望统一。据  相似文献   

8.
尉缭,战国时期的魏国人。在魏国日益衰败的情况下,他在魏国却得不到重用,因此他来到秦国。他以“离间计”献策秦王嬴政,从而破坏了六国合纵,使秦免遭亡国之危;同时“离间计”作为军事手段的补充,使秦兼并六国得以顺利进行;而且尉缭入秦后,他的军事思想贯穿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过程中,为秦始皇统一六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三章第五节:“七国混战和秦的统一”,对於七强并立的形势,魏国的建设,秦国的变法,战争的情况和秦灭六国,作了明确的叙述,为了进一步体会这一节教材,本文以课本所提出来的主要问题为基础,试作一些初步的分析说明和一些补充,藉供读者参考并求指正。  相似文献   

10.
<正>公元589年(隋开皇九年),隋灭陈统一,结束了近四个世纪(中间有西晋的短期统一)的分裂割据局面。这是继秦并六国之后,我国封建社会里又一次影响深远的统一活动。如同秦统一一样,隋统一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1.
战国时期赵国参与了山东六国的合纵抗秦战争,到了战国后期,赵国成为唯一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国家,多次组织六国抗秦活动并发挥重大作用,赵国的积极反抗延缓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影响甚至决定着战国后期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历史教科书一直把陈涉、吴广首倡的秦末战争定性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战争,然而细加考析,称其为六国复辟战争或更为切实。其一,秦统一以后,六国谋求复国的活动一直存在。其二,陈涉等义军领导人的身份大多似为贵族,而非农民;义军队伍的主要成分即使是农民,也并不意味着战争的性质是农民战争,而是要看义军的纲领和目标。其三,战争初期的形势,都以复立六国为主要目标。其四,反抗暴秦的斗争,多发生在原六国地区,故秦之地并无战争,说明秦地人民并未反秦。其五,项羽分封是实现战争初期达成的战略目标以及应和当时要求“封建”的社会思潮,而非主观的历史的倒退。  相似文献   

13.
“秦汉史”是指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秦王朝开始,到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前后441年的历史。如何认识、把握这段历史,并且对其作出合乎规律的说明,是我们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秦代巴郡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后设置巴郡(今川东地区),推行郡县制的综合统治措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川东地区的发展和巴族与汉民族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秦隋之比较     
秦隋两朝是中国古代史上两个非常相似而又极其重要的朝代。为此,许多复匀资料和考试试题经常涉及其有关内容。所以,对秦隋两朝历史进行综合比较极有必要。以下简列两朝宏观之比较。 一、建立统一政权 (1):统一全国 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统一全国;都符合人民愿望,有利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 ②秦:公元前221年灭六国,统一中国;隋:公元589年,灭陈统一中国。 (2) 建立集权 ①都开创了新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模式,对后世影响深远。 ②秦:确立皇帝、三公、郡县制;  相似文献   

16.
秦末起义打出了扶苏和项燕的旗帜,是因为项燕是抗击秦国武力征服的英雄,扶苏则是反对秦朝暴政的勇士,二人的行为在秦统一前后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件事留给人们一些深刻的历史启示,即扶苏和项燕是作为正义的化身而被当作反秦起义旗帜的,说明秦灭六国的兼并战争及统一后的残暴统治具有一定的非正义性,并与进步性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平民百姓、六国旧贵族等不同阶级和阶层为反秦暴政,曾在扶苏、项燕的旗帜下共同奋战,说明这些人具有相对一致的利益,是一种阶级斗争中的阶级合作;陈胜、吴广利用秦统一初期的较大影响尤其是分裂意识,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帜,是一种襄略上的需要;秦的暴力政策在统一前后具有一贯性,人们将秦统一前的武力征服和统一后的急政暴虐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对,因此扶苏和项燕的旗帜才可以有效地号召并联合多种反秦力量,推翻秦的统治。  相似文献   

17.
秦亡新论     
从文化角度探讨秦亡之原因,不失为一种新的,可行的思路:选择秦文化为统一政策主体,是秦文化政策失败之关键;采用战争和征服手段,是其失败的加速器;文化的差异冲突与六国旧贵族的顽强抵抗是秦文化统一政策失败的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8.
王胜祥 《历史学习》2006,(11):39-39
人民版《历史》必修Ⅰ第8页对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是这样叙述的“公元前230年,秦军攻破韩国,俘虏了韩王安。此后十年间,秦国连年用兵,先后攻灭赵、燕、魏、楚、齐等国,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完成了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而人教版《历史》必修第一册第8页和地质百万版社出版《历史地图册》必修第一册第3页《秦灭六国》地图对秦灭六国先后顺序介绍是一致的,即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相似文献   

19.
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弱肉强食,强秦灭六国,本来就是理所当然之事。但秦封侯建国不如四国早。当时楚大齐富晋最强,匈奴时犯。但穆公发愤图强,广纳天下人才,终于成为春秋时期的第四位霸主。随后再蚕食六国,如此过了百年,直到赵政鲸吞燕赵,一统中原,再北逐匈奴七百里,才定疆称皇。倘若秦不强盛,六国又何必因赂秦而亡?所以六国被灭的根本原因是缺少人才。  相似文献   

20.
苏洵《六国论》论六国覆灭,对齐国说是“终继五国迁灭”,对燕赵说是“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课本注释:“迁灭,灭亡。与下文‘革灭’相同。迁,革,都是改变的意思。”迁,徙;引申倒是有改变的意思。但“迁灭”说的是齐,“革灭”说的是秦;前者是覆亡、国灭,后者是侵吞、灭人国。“迁”和“革”应有所区别,并不相同。齐在六国中,最后灭亡,史书记载,秦将王贲自燕南攻齐,入齐都临淄,“秦使人诱齐王,约封以五百里之地,齐王(建)降,秦迁之共(地).”齐是由于迁而灭亡.苏洵谓齐“迁灭”,是有所依据,正见斟酌工夫。秦灭韩魏楚,即以其地置郡,苏洵谓“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革灭”即指灭国置郡,变革了建制。(解释古文语句,不征历史事实,不串上下文,殊难得其解,便易有望文生义之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