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哲民 《现代教学》2009,(12):27-28
语文教学要做到用语文教师的智慧去孕育学生的语文智慧。我们不仅要给学生丰富的语文知识,而且要给学生思想的灿烂火花和生命的活力与希望。不能虚假地教语文,而要扎扎实实地教语文;不能花哨地教语文,而要干干净净地教语文;不能平庸地教语文,而要巧妙地教语文。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改革举步维艰,关键原因在于我们的语文考试凡是和考试内容,语文考试不能考查出学生的实际的语文素养,特别是不能考查出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耗时低效,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小学语文教学的成绩与不足?怎样总结经验教训,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呢?笔者认为,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不能全盘否定考试的作用,更不能全盘否定一代又一代小学语文教师辛勤耕...  相似文献   

4.
糜山 《成才之路》2013,(17):92-92
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如今,孩子读得太少,背诵得太少,积累得太少,开口不能言,举手不能书,学生怎么可能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呢?因此当前的语文教学要从语文教学的形式,回归到语文的本色。我认为,本色语文是原汁、原味的本真语文。教出语文味,是本色语文教学的自然之道。  相似文献   

5.
人生不能缺少憧憬,就像植物不能缺少雨露;语文教学不能缺少联想和想象,就像鸟儿不能缺少翅膀。许许多多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学生的注意力都比较集中,学生的思维大都比较积极,这更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而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辨证统一是语文这门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所以语文教学要做到培养语文能力和进行品德教育两不耽误,不能只教书不育人,也不能光育人不教书,教学时两者都不能忽视,要让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和谐发展。那语文教学时如何让两者共存才能既彰显语文教学的特色,又不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我的困惑--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不在乎语文学习、甚至不屑于学习语文.如果学习语文不能成为学生的需要;如果教学不能协助学生提升自己;如果教学只是教师完成工作任务;如果家长送孩子读书只是延伸自己的人生梦想,那么,教育的明天将会怎样?  相似文献   

8.
语文活动与语文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不能停留在课堂,课堂学习不能全面担当起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任务。根据我校实际,在本年度语文实践活动中,我们响亮地提出了“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的口号,让语文学习走出课堂,搭建课外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相似文献   

9.
我的困惑——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不在乎语文学习、甚至不屑于学习语文。如果学习语文不能成为学生的需要:如果教学不能协助学生提升自己;如果教学只是教师完成工作任务;如果家长送孩子读书只是延伸自己的人生梦想,那么,教育的明天将会怎样?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语文教改大潮中,作为一线教师要找出根本,辨明方向,摆脱应试教育的精神包袱,回归语文本源,多搞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学习活动,化大班级为学习小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不能忽视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教改中不能走极端。  相似文献   

11.
课改后语文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教学也有很多创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发现了语文教学上的一些偏失,对这些偏失作了一些思考。在课程标准的使用上不能力求面面俱到,教学目标应该建立在个人的教育理想上;在教材资源的整合上,不能过分依赖教材,而应该有选择地使用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在语文能力培养方面不能偏重学生能力培养而忽略语文基础知识;在语文考试上应该删掉文言虚词的考查,增加口试。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中不能没有爱,教育不能没有爱,语文教师尤其不能没有爱,如果每一天我们都在满怀着爱与激情在教学,那么你肯定已经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了。  相似文献   

13.
<正>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一种现象不容忽视:有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蕴含于文本材料中的"语文基因",这使得语文教学不能走向深入。因此,语文教师要强化语文意识,敏锐捕捉文本中的"语文基因"。以苏教版二上《狐狸和乌鸦》一文为例,该文蕴含着"交替记述""细节刻画""情节反复""立意表达"等"语文基因"。  相似文献   

14.
在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之前,教师应该非常明确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目的。可见语文实践活动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戏,不能只满足于表面上的热闹,更不能单凭教师一时心血来潮,盲目、随意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行走天路     
说起自己的语文经历,几乎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要么在学语文,要么在教语文。如此而已。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语文教学已不能拘泥于课文本身,更不能局限于考试的“参考答案”。语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1.语文不等于文化,但语文教学不能没有民族文化的传承,否则,这“语文”就不是本民族的“语文”,这语文教学就是无根的语文教学,而由此培养出来的人也是无根的人。2.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不能局限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课文(文本)之间的对话,更应该是学生与古今先贤、中外大师、名著经典的对话。也许,由于年龄、阅历、知识等的限制,学生还不能与他们进行有效的“对话”,那不要紧,那就不妨先:学会倾听。3.语文教学的过程不能仅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更应该是净化心灵、涵养人文、提升境界、引导学生“诗意地栖居”的过程。师:…  相似文献   

18.
作为语文教师,不能仅关注学生的分数,更要关注学什么,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字词句的理解,篇章结构的分析,我们更应该明白语文教学其实是一门引导学生爱的教育艺术。那么如何利用语文教材资源,充分进行爱的教育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语文这一学科是各门学科的基础,要全面提升语文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关键所在;但是如今的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思想上的懒惰、行为上的懒惰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学习没有动力、没有计划,上课不能集中精神,作业不能按时完成。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语文的学习始于听说读写,但又不能止于此;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之上,多方面、多角度地去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学习潜力,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从课前语文表达、课内外阅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兴趣爱好小组等方面入手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一、现行中职语文教材中存在的问题语文教材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载体,直接地影响着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的提高。现行中职语文教材是依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编写的。此教材虽经几番修订,但发展至今,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已不能满足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教材陈旧,工具性强,缺乏新课程理念,不能很好培养中职生的合作、探究、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能适应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现行中职语文教材是2001年5月在全国统一使用的(基础版)教材,本教材共有课文168篇,分24个单元。据此,可以将职普教材必学篇目,中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