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物教学》2017,(4):35-36
<正>鱼、渔、愉、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愉:授人以愉,不如授人以欲。教师不能直接给学生"鱼",要教会学生"渔",要愉快的"渔",更要有主动欲望愉快的"渔"。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教学思想家、教育哲学家杜威,反对  相似文献   

2.
传授方法给学生,他们更多的是去背熟这个方法而不是用这个方法来解决问题,知识应用能力较差。所以,笔者认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只授渔而不授鱼,除了要教会学生方法外还要教他们如何使用这些方法,也就是“授之以渔亦要授之以鱼”。尤其是对于刚上高一的学生来说,授鱼与否是他们能否学好化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鱼者,实物也,既得;渔者,技艺也,劳而得;欲者,本能也,求而得。此三者皆为传授之道。一般以为“授鱼”不如“授渔”,给其实物不如授其技艺来得长久。现在我冒昧提出“授欲”,只因考虑到当下物质较以前极大丰富之现状而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4.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两句话蕴含的道理与新课程理念所强调的体验、行动、获得方法性知识等不谋而合,但“授渔”与“授鱼”是不是一定要分开呢无“鱼”是否能“渔”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在日常的生物教学过程中,重视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式学  相似文献   

5.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才能使其终身享用。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比喻教学只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获取知识的方法。现在又有了拓展,北师大肖川博士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前者,鱼、渔合一是古代或近代教育思想;而后者,肖博士"鱼、渔、渔场"三位一体之说,笔者认为应该是现代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7.
邵军 《辽宁教育》2013,(6):74-75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语文课的“授人以欲”,包括培育“自主学习”之欲、诱发“共享学习”之欲和激发“实践学习”之欲,“欲”的培养将引领学生主动学习、享受学习,实现语文学习的本质回归。  相似文献   

8.
陈文英 《学周刊C版》2011,(1):147-14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并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要求:3—4年级段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段不少于100万字,同时还提出了让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理念。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引导是必不可少的。中国有句古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的王金霞博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陈志伟 《成才之路》2009,(30):60-61
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有些老师只注重自己在课堂上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忽视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其实,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毕竞“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10.
正在学校教育中,受人推崇的教育方式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教师不仅要教学生以知识,更要教学生以学习的方法。然而,面对今天中国的基础教育,似乎在这之前应再加上一个"欲",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不如授之以"欲",这里的"欲"是指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只有有了学习的欲望,学习方法才有用,才能打到"鱼",这才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先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学习的欲望比学习  相似文献   

11.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成了语文教育界至高无上的理念。殊不知片面“授”学生以方法后直接导致令人  相似文献   

12.
计鹏飞 《宁夏教育》2010,(7):118-118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说,给人以鱼吃,只能使人享用一时,不如教人以捕鱼的方法,则能使人终生有鱼享用。用这句名言来形容今日的教育方式的改革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强调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掌握、获取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冯运斌 《教育文汇》2013,(17):30-31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说教学不能满足于教给学生一些现成的知识,而应帮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没错。但我觉得,授之以“渔”之外,更应为学生建设出一片探索和检验知识的“鱼塘”。  相似文献   

14.
王继承 《教书育人》2007,(5):112-112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怎样把“渔”授给学生呢?捷径只有一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15.
授“渔”于授“鱼”中——谈“导学式”教法的运用山东临淄区教研室山东临淄高阳中学(255400)王克荣谢天英“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语,意思是说教给人捕鱼的方法要比只给现成的鱼更好。因为现成的鱼毕竟是有限的,而掌握了捕鱼的方法,就...  相似文献   

16.
古人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鱼”指固有的、现成的知识与技能,“渔”指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学生只有对政治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会。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相似文献   

17.
吕武联  吕捷 《学语文》2003,(6):17-17
古人云 :“授人一鱼 ,中解一饭之需 ;教人以渔 ,则终身受用无穷。”“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现行的《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 ,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要求教师“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科学地训练技能 ,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由此看来 ,教师是否高明 ,不是看他送给了学生多少“鱼” ,而是看他是否给学生以“网” ,是否教给了学生“捕鱼”的方法 ,现以语文教学为例 ,谈谈如何进行学法指导。一、“教人以渔”的现状“教人以渔”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鱼·渔·欲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智力,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成绩,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它代表了语文教学中的三重境界。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借用“鱼·渔·欲”三个字来归纳。一、授之以“鱼”授之以“鱼”的教学模式即传统的教学方法,它是语文教学中的第一重境界。长期以来,教师教书只须把知识原原本本地传授给学生,把学生遇到的疑难切切实实地解答出来。用授之以“鱼”的传统教学方法教育学生,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高分低能。二、授之以“渔”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要让学生…  相似文献   

19.
怎样把写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真正让学生掌握写字的方法,学会看字的间架结构,以达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A3):181-182
<正>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说,给人鱼吃,只能使人享用一时;不如教人以捕鱼的方法,则能使人终生有鱼享用。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名言形容当今教育方式的改革再恰当不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自主性极差,依赖性极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