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家庆 《广西教育》2012,(31):39-41
从营造海洋学科文化氛围、建立与广西海洋经济发展互动的涉海学科专业群建设机制、完善涉海学科专业群建设的运行机制、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中发展涉海学科专业群等方面,阐述涉海学科专业群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围绕海洋产业链构建海洋化工学科专业群,是沿海高校化工类院系对海洋产业链发展的主动适应,也是化工院系实现化工类学科专业群集约化发展的基本保障;海洋产业链延伸与海洋化工学科专业群构建互动,可有效推进海洋经济与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要实现海洋化工学科专业群构建与海洋产业链发展契合,应对传统化工类专业进行分类组合,确定核心专业;专业群内其他专业围绕核心专业进行交叉互补,形成特色专业方向;根据产业链发展,渐进拓展新专业。  相似文献   

3.
应用型高校要努力着眼于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通过跨学科平台建设多维的学科专业群,较好地实现与区域产业集群的对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鉴于此,在厘清学科专业群的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学科专业群建设的对策,以期切实增强学科专业群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微生态学及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学及其简史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从群落、个体、细胞及分子水平研究微生物群与外环境及宿主内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态学向微观方向发展的产物,属微生物生态学(Microbialecolo-gy)、悉生生物学(Gn...  相似文献   

5.
2009年10月,依照《贵州省教育厅关于批准省级重点支持学科的通知》(黔教高发〔2009〕303号),贵阳学院的生态学(Ecology)学科被确定为贵州省教育厅批准的高校省级重点支持学科,建设期为3年。学科建设经费24万元,其中贵州省教育厅拔付9万元,贵阳学院配套15万元。贵阳学院院内学科建设支撑单位有3个,即生物与环境工程系、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心、化学与材料系。根据《贵州省教育厅关于批准省级重点支持学科的通知》的文件要求,为加强省级重点支持学科建设和管理,2009年12月,贵阳学院成立了学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下文(筑院通字[2009]79号)。在学科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贵阳学院生态学学科建设正在广泛地开展。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我院生态学学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领域,学科负责人是张国洲教授,博士后。我院的生态学学科有3个研究方向,方向之一是魏刚教授博士领衔的“生物多样性与资源利用”,方向之二是李灿副教授博士领衔的“喀斯特山区有害生物控制”,方向之三是刘燕教授领衔“植物生理与环境生态”。方向之一“生物...  相似文献   

6.
"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等问题,是每一所高校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必须认真思考的战略问题。钦州学院在升本转型发展过程中,努力打造"海洋性"的办学特色。通过更新观念、科学规划、整合资源、产教融合、建章立制等方式的改革与实践,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涉海学科专业群建设理论,填补了广西海洋学科专业的历史空白,形成了涉海学科专业群构建的保障机制,提高了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科研能力,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地方发展需要和本校实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7.
学科建设是地方高等院校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当前学科建设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学科专业群的建设,依托地方产业集群,围绕核心专业打造服务于地方的特色专业群.然而,从学科建设整体的角度上来看,学科专业群的建设仍然不能完全有效的整合学科优势.因此,本文根据学科专业群的内涵提出了打造学科专业链的思想,并以德州学院打造食品学科特色专业链为研究对象,剖析学科专业链建设的内涵;最后,从食用油研究的角度探讨了作为食品学科专业链上重要一环的食品经济管理学科专业群的研究框架与方向.  相似文献   

8.
分子生态学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分子生态学的定义、产生、发展和研究领域。分子生态学是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产物,它不仅可以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外在条件,而且能从分子水平上分析其内在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SWOT分析是一种对企事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的方法。对广西沿海高校涉海类学科专业群构建进行SWOT分析,有利于客观认识涉海学科专业群构建的优势和劣势、准确把握涉海学科专业群构建的机遇与挑战,这对培养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急需的涉海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未来成为沿海重要经济增长新一级,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专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应用型院校的一种专业洛理结构,成为专业治理的主导性发展模式。本文基于专业集群的逻辑机理,通过与高职院校专业群的比较,分析专业集群的表征,提出与专业集群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集群、学科专业集群超级平台是今后应用本科专业集群发展的可能趋向与方向。  相似文献   

11.
行政生态学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生态学浅探吴宇飞行政生态学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行政问题的交叉性学科。它借用生态学的生态平衡理论,从行政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来探讨行政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行政生态学认为,一个国家的行政与这个国家所处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一个国家的行...  相似文献   

12.
试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专业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需求、教育规律和办学积淀是应用型本科专业设置及其结构优化的主要考虑因素。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设置应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区域特色资源与优势产业为依托,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为支撑,以应用型长线学科专业为核心,以短线学科专业为外延,构建学科专业群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专业建设是加强地方院校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地方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专业结构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分析了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结构优化的历史发展现状,针对地方院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断优化与完善专业结构,以学科"专业群"建设为依托,构建了"立体式"的学科专业平台和"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专业建设是加强地方院校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地方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专业结构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分析了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结构优化的历史发展现状,针对地方院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断优化与完善专业结构,以学科“专业群”建设为依托,构建了“立体式”的学科专业平台和“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对京津冀地方本科高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京津冀地方本科高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京津冀地方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措施:加强对京津冀地方本科高校学科专业发展的宏观规划工作;构建学科专业群战略,提升服务京津冀的能力;建立紧密对接京津冀产业链的学科专业结构;构建产学研合作战略、促进学科专业良性快速发展;建立学科专业的检查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6.
1 行为生态学的起源行为学和生态学是生物科学中正在蓬勃发展的两个分支学科。行为生态学是这两个分支学科的交叉领域。行为生态学主要研究生态学中的行为机制和动物行为的存活值、适合度和适应意义,研究动物如何以行为来适应生态环境,揭示不同动物类群对不同环境以及环境变化的适应。行为生态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其形成时间难以确定,如果追溯其渊源,可追溯到母系学科的源头。关于行为生态学的最终形成时间,曾有过争论,有人认为行为生态学形成于1986年举行的第一次国际  相似文献   

17.
环境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基于环境危机对人类造成的生存压力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类对自身与环境关系的重新思考和定位的结果.生态学既是人类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工具,又客观地反映了人类认识环境的成果;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阐述,使它成为现代环境意识的理论基础.因而,生态学知识教育应作为环境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相似文献   

18.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短板和难点在于与学科专业的协同融合不深,而搭建课程思政与学科专业的逻辑结构和育人体系是推进学科专业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通过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理顺课程思政赋能学科专业的逻辑结构,完善课程思政赋能学科专业的体系设计:协同创新,助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横纵联动”,实现教育资源专业化整合;统筹建设,保障育人体系可持续发展。使课程思政的协同创新与高等教育的育人育才产生内在联系,实现课程思政与学科专业的资源耦合与提质增效,进而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深生态学:一种新的环境价值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生态学是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一种新的范型。文章分析了深生态学产生的社会思想背景,浅生态学运动和深生态学运动的区别;论述了深生态学的最高规范和基本原则,深生态学对现代环境价值观念的贡献及其认识局限。  相似文献   

20.
地方综合性大学协同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企业集群发展趋势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提出了新挑战,迫切需要创建一种能够有效对接高校学科专业群与区域企业集群的新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发现,该模式具有群对群、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全面协同合作三方面特征。企业集群理论、学科专业群理论、"三螺旋"理论是其理论基础。实践证明,该模式的运行关键是在制度、经费、实践教学、教师激励、学生激励等方面建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