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电子与电荷电子是人们发现最早的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它的质量极小,带负电,在原子中绕原子核高速旋转;而电荷一般是指带电的物质微粒,如带电的原子核、质子、电子以及正、负离子等,都称为电荷.在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二带电与带电体带电是指物体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从而使物体对外显示电性.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显示正电(即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多余电子而显示负电(即带负电);而带电体是指带了电的物体,带了电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三中性与中和中性是指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或整个物体)对外不显示电性的一…  相似文献   

2.
谢欢 《中学理科》2004,(10):13-18,51
电现象的本质在于构成物质的原子本身具有电的结构.一切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通常情况下原子内部的正、负电荷量是相等的,原子对外呈中性,因此物体通常也呈中性.如果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那么原有的正负电荷平衡被打破,就对外显示电性.原子失去电子,就带正电,叫正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就带负电,叫负离子.物体的带电现象正是由它的原子失去  相似文献   

3.
1.电子与电荷电子是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它带负电;电荷的概念是人们对电的一种传统认识.在古代,人们因不了解电的本质,认为电是附着在物体上的,因而把电称为电荷.物体“带了电”和“带了电荷”是同一个意思.实际上,现在人们所说的电荷,一般是指带电的物质微粒,如带电的原子核、质子、电子、正负离子等.显然,电荷这一概念的范围要比电子广得多.2.中性与中和物质的原子结构告诉我们: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由中子和质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内有几个质子,核外…  相似文献   

4.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所带正电的电荷跟核外所有电子带负电的电荷相等,原子处于不带电的中性状态.当中性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时,原子核所带正电的电荷跟所有电子带负电的电荷不相等,物体就带了电.用摩擦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在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对电子束缚能力较弱的原子核失去电子,从而该物体带正电,而另一物体由于得到这些电子而带上等量负电.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后,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后,有机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这种用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摩擦起电.电荷之间相…  相似文献   

5.
夜晚,你在黑暗的房间里脱下尼龙或涤纶衣服的时候,常会看到闪光并听到碎碎啪啪的响声.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物质是由带电的微粒组成的.通今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跟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总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是中性的,对外不显电性.但物体间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较差的物体就会失去电子,带上正电;另一物体得到电子,带上等量的负电.士。果物体是绝缘体或被绝缘,那么,电荷在物体上不发生转移,我们称它为“静电”.人们在活动时,衣料之间由于相互摩擦而出现电子的转移,带上静电.尤其是尼龙、涤纶一类衣服,静电…  相似文献   

6.
一、摩擦起电与摩擦生电“摩擦生电”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电荷不能创生 ,电荷存在于物质之中 ,构成物质的原子中有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 .在通常情况下 ,这两种电荷在数量上相等 ,整个原子呈中性 ,也就是对外不显示带电的性质 .当两物体相互摩擦时 ,只不过将原来存在于物体里的正、负电荷重新组合 ,即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使一个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荷 ;另一个物体因得到多余电子而带负电荷 .“摩擦起电”的说法是正确的 .摩擦使两物体的正、负电荷重新组合 ,使呈中性的物体显出带电的性质 .“任意两物体相…  相似文献   

7.
一、知识结构二、知识要点(-)原子结构概念1.两种电荷自然界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注意:(1)耍记住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律上带的是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律上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行互相吸引.(3)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4)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带电量多少?带何种电的仪器.其构造如课本P45图4-3所示.2.原子结构(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在核外绕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在初三学生学完《电路》一章后,一些同学对两个带电体接触或用导线连接后,物体的带电情况总是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往往认为,电荷从带电多的物体向带电少的物体转移,造成错解。本文就此问题作以解答。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是相等的,即原子呈中性,从而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所以,在正常情况下物体对外不显示带电的性质。物体带电是由于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而使物体带电通常有我们所熟悉的摩擦起电,接触带电。不论哪种带电,其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正电荷不会…  相似文献   

9.
1.由中性和电中和电中性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原子核所带正电荷的数量与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的数量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对外不显电性.电中和是指这样一种过程:当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原来带负电的物体上的多余的电子将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上,使两个物体都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2.自由电荷与自由电子自由电子是指脱离了原子核束缚的电子.而自由电荷既可以是自由电子,也可以是正、负离子.在金属导体中,自由电荷是自由电子,而在酸、碱、盐的水溶液及电离气体中的自由电荷则主要是正、负离子,3.带电与导电物体具…  相似文献   

10.
在历年的化学中考中,都会涉及粒子名称、粒子符号等化学用语的考查。下面就讲讲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确定粒子名称及符号的方法。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由于原子核与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且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在任何原子中都有以下等式成立: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按一定规律分层排布,我们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如钠原子(Na)的结构示意图为,它表示钠原子的原子核带11…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过程中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在备教法上我做了深入的实践和探索。在电学部分的讲授中 ,我不失时机地采用类比的方法 ,讲解电学知识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摩擦起电和自由电子。由于物质由分子构成 ,分子由原子构成 ,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在核外做高速运转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带正电 ,电子带负电 ,它们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使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当两种物体接触摩擦时 ,实质上最外层电子相互接触摩擦机率大 ,据摩擦生热的原理 ,最外层电子由于摩擦而本身内能增加 ,这样本身具有的能量远远超过原子核对它的相…  相似文献   

12.
一、知识结构二、知识要点(-)原子结构概念1.两种电荷自然界有两忡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注意:(1)要记住用钢于摩擦过的玻璃捧上带的是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律上带的是负电荷,门颁种电行互相排斥,异种电行互相吸引.()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忡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4)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t带电量多少7带何种电的仪器、其构造如课本P么5图‘t一3所示·2·原子结构(l〕~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2)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在校外统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注…  相似文献   

13.
问: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答: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即电子的得失过程.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摩擦起电不是“生电”,因为电荷是不能创造的.电荷本来就存在于物体中.构成物质的原子中,其原子核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通常这两种电荷的电量相等,所以不显电性,两物体摩擦后,原来存在于物体里的正、负电荷重新组合,但它们的总电荷数仍然不变.问: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答: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因而物体呈中性.由于不同物体(如毛皮与硬橡胶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  相似文献   

14.
起电与验电     
所谓起电,就是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其方法有以下三种: 1.摩擦起电。两个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不带电物体,在相互摩擦时,由于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它们之间就会发生电子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多余电子而带负电,并且两物体所带电量相等。  相似文献   

15.
关于原子的问题,你有把握顺利解答吗?我们先梳理一下这部分知识点的细节,然后一起看看相关的考题吧. 知识回放1.原子的构成(1)一般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三种粒子构成的.但氢原子只有1个质子和1个核外电子,没有中子.(2)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教)就是质子所带电荷数.因此,质子数=核电荷数.又因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因此,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相似文献   

16.
一、知识体系二、内容辅导1.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而构成的,离子是由原子通过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都可直接构成物质。2.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校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在一个原子里,存在下列数量关系:门)核内质子数一核电荷数一核外电子数(+)原子量。质子数十中子数3.分子与原子的质量都是非常微小的,因此,常用其相对质量,即分子量与原子量来表示,以便于记忆、书写和使用。4.原子或离子核外的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从里至外分层运动(也叫分层排布),分层排…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物理教材(九年级)第7页图11.1—8,要求我们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绕核高速旋转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相似文献   

18.
1.为什么摩擦能使物体带电? 答.由物质的结构知道,组成物质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组成。核外电子绕核运动的同时,又有脱离原子核的吸引成为自由电子的倾向。在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摩擦中,使某个物体的核外电子得到能量而离开原子。这些电子有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去,从而使两个物体都带电。  相似文献   

19.
1932年,原子核式结构理论基本形成。这就是我们对物质结构的基本认识:宇宙是由各种不同的物质构成的,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带正电的质子和显电中性的中子组成。  相似文献   

20.
物质一般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由原子组成。一九一一年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周围运转的电子组成,而且原子核的直径只有原子直径的几万分之一,即10~(-15)至10~(-14)米。一九三二年,科学家又发现,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此后又发现了若干粒子,并把它们统称为“基本粒子”。目前已发现的基本粒子有300多种。它们有的带电,有的中性;有的质量大于质子(超子),有的质量介于电子和质子之间(介子)。近年来的科学实验又证实,基本粒子并不基本,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原子核物理学正是研究原子核领域内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下面介绍的是它的一些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