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宋庆阁 《出版广角》2014,(15):44-45
中国公民在法学阅读上,有很大的空白。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公民的法律意识淡薄,鲜有主动学习了解法律的动机;二是在出版环境中,谈及法律,大多都是专业的法律教材等大部头,不是实务工具书,就是经典法学名著,缺少通俗易懂的普法书籍。  相似文献   

2.
普法类图书是为非专业读者服务的法律普及读物,它的出版给法律图书的专业出版增添了不同的色彩和活力.从国际出版分工来讲,法律出版本身属于门槛较高的专业出版,比如,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由于有非常专业的机构或人士为公众有偿解决法律问题,法律图书的读者群不是广大群众,而是专业性很强的法律机构和人士.  相似文献   

3.
湖南人民出版社法律通俗读物的出版,走过了一条从零散到成规模、从单本书到系列化的过程。该社自从成立法律室后,开发了一批又一批法律图书,在打造法律通俗读物畅销品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该社出版法律图书,主要包括三类:法学研究著作、大部头的法律法规汇编和法  相似文献   

4.
李健 《出版参考》2010,(13):30-30
普法类图书是为非专业读者服务的法律普及读物,它的出版给法律图书的专业出版增添了不同的色彩和活力。从国际出版分工来讲,法律出版本身属于门槛较高的专业出版,比如,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由于有非常专业的机构或人士为公众有偿解决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5.
法律图书是指诠释、介绍、论述法律思想、法学理论、各类案例、法律法规内容的专著、教材、工具书和普及性读物。目前,出版法律图书有两难:一是法律的操作性强,从理论到实践,有一个理解和执行的过程,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二是由于我国处在经济变革时期,立法更新非常快,法律图书出版周期又相对较长,往往新书刚刚出版,内容已经过时。这一切都关系着法律图书时效性问题,而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于该类图书选题的策划、组织、出版,乃至最后能否顺利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时效性与立法动态近年来我国…  相似文献   

6.
1948年6月成立的军委第四局是解放军出版社的前身。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今天的解放军出版社已经是一个拥有军事科技,政治理论、文学历史、教材音像和《解放军生活》杂志五个编辑部和长虹出版公司的大型综合性出版机构,隶属于解放军总政治部。50多年来,出版社共出版各类图书1.8万种,2.6亿册,200多种图书在全国各类  相似文献   

7.
法学教育与司法职业之间存在必然的供需关系,而目前现状是法学教育与司法职业的供需矛盾突出,二者处于失衡状态。法学教材是法学院校学生学习法律的入门必备,司法职业培养目标与法学教材编写内容的不对等是当下法学教育中的突出问题。从法学教材的编写出版入手,改良法学教育,是实现其与司法职业之间最大均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良友图书印刷公司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一个出版企业,直至今日人们还怀念着它,因为它出版的《良友画报》开世界画报之先河,行销国内和世界有华人的地区,达十五年之久;它出版的《良友文学丛书》《中国新文学大系》《良友文库》等书籍,收集了当代的名家名著,已成为今天研究当时文化的必读教材。  相似文献   

9.
《现代出版》2009,(2):F0002-F0002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简称“北语社”。)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专业出版社,以出版对外汉语教材、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教材、外语图书等语言类图书产品为主要特色。北语社已出版对外汉语教材2000余种,以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种类最多。使用范围最广、读者评价最高而成为中国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10.
青维富 《编辑之友》2011,(4):114-116
法律图书编辑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特定社会治理方式的演进史。在1912—1949年这种社会大变动时期,中国涌现了一批法科知识分子,不断地编辑原创性或引进型法律图书。其代表有:沈家本在修律中"参考古今,博稽中外",翻译英、美、法、德、日、俄、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荷兰等国法律,作为修律的蓝本,制订了一批具有某些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典法规;发表《法学盛哀说》,出版《历代刑法考》,创办法学刊物  相似文献   

11.
国家确立和改革法律职业准入制度,法律职业考试图书应运而生,成为法律图书市场的重要板块,而且不论是图书品种还是销售数额,都在法律图书中占有重要地位.法律职业考试图书的策划与出版不同于一般的法律图书,有其自身规律和特殊规则.随着2018年第一次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即将举行,法律职业考试图书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2.
《编辑之友》2011,(4):87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第7次工作会议近日在杭州举行。这一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累计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54个国家的322家出版机构签订了455个资助协议,涉及33个文版的1558种图书。"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是2006年起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新闻出版总署实施的,通过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支持国内外出版机构在国际市场出版中国主题图书,让各国读者更完整、更真实地了解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2006年开始涉足高校教材的开发出版,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开发出版了三套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教材,一套高校高尔夫专业教材,已出版教材及其他配套图书160余种,付印码洋达一个多亿。就编辑队伍而言,由最初的我一人,现在已增至九人。就机构而言,2007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设立高校教材项目部,2008年继而设立高校教材编辑部,  相似文献   

14.
季屏 《出版经济》2004,(2):12-12,13-15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新闻出版产业的变革,近几年来,图书出版产业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大小出版机构,无论国有还是私营,正陆续登上图书出版的角斗场。一方面,国有出版机构之间通过跨越出版领域形成新的竞争;一方面,国有出版机构与民营书业之间也展开竞争,针对图书选题、专业人才和消费市场的竞争正在全面升级。1987年开始举办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已走过十七  相似文献   

15.
人民出版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出版机构,创立于1921年8、9月间,1922年11月基本停止工作。这时期该社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苏俄革命为宗旨,短时间内出版了一批进步书籍和宣传品,促进了党的宣传事业的发展。建党初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今天能够见到的仅14种;另有9种查无实物,姑且存疑。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其中的12种共28册,为收藏此类文献最多的机构。本文对人民出版社的创立时间和图书出版情况进行梳理,同时结合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文本,对12种图书的版本和内容逐一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经过几代人50余年的前后接力、共同奋斗,终于完成了《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个十年(1917—1927)、第二个十年(1927—1937)、第三个十年(1937—1949,应是12年)编纂出版的重大工程,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以至思想史、出版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化积累和珍贵史料。第一个十年《中国新文学大系》由赵家璧主编,蔡元培作总序,1935—1936年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这次出版的“大选”进入1917—1927年之间的新文学理论和作品,包括建设理论、文学论争、小说、散文、戏剧、诗和史料·索引七个门类共十卷,分别由胡适、郑振铎、茅盾、鲁  相似文献   

17.
第68届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前夕,来自国内20多家出版社和出版机构的代表齐聚德国法兰克福,共同参加"艺术之桥"——中国艺术设计类图书出版销售联盟召开的第一次会议.这是"艺术之桥"联盟的首次亮相,该联盟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发出倡议并牵头组织,不仅获得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等大型国营出版社的支持,还吸引了迪赛纳图书公司等优秀民营公司的加入.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2006年开始涉足高校教材的开发出版,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开发出版了三套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教材,一套高校高尔夫专业教材,已出版教材及其他配套图书160余种,付印码洋达一个多亿.就编辑队伍而言,由最初的我一人,现在已增至九人.就机构而言,2007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设立高校教材项目部,2008年继而设立高校教材编辑部,2010年由中南出版传媒作为集团第一批分社的试点单位,建立了高等教育出版分社.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2004-2013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已出版图书目录数据库,从资助出版图书的整体分布、出版图书的种类和参与出版机构等角度对“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在西方主要国家的实施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其取得的成果,探讨推广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推广计划”资助出版图书的分布状况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CBI:China Book International)项目以资助出版的方式鼓励境内外出版机构以独资、合资等方式出版各类别中国主题图书,其宗旨是促进中国主题图书在海外的传播,以便让世界更完整、更真实地了解中国.从2004年至2013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已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新加坡、韩国、日本等62个国家的507家出版社签订了资助协议1173项,涉及图书2323种,文本39个.截至2013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已资助出版图书共计1256种,其中德国、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是“推广计划”资助出版的重点市场,德国、美国、法国的输入图书数量最多,三个国家合计465种,占到出版总量的37%.而越南、西班牙、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亦成为推广计划出版输出的主要国家(如图1).  相似文献   

20.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国家对教材出版利润的从严控制情况下,以及未来教材出版格局的重新调整,作为老牌的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也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无论国内、国外,教育图书始终是个大市场.统观前几年的我国教育类图书市场,不难发现"逐鹿"这一领域的出版新军来势"凶猛",大有"志在必得"之势;而反观传统教育类出版社,因以往出版格局的垄断性保护特征,大多是"躺在"课本出版上"养尊处优",斗志不强,势头不旺.面对此情,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中心从人力资源管理入手,适时进行调整,努力使教材出版工作步入市场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