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阅读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人文素质是科学素质的基础,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我国高等教育通过近几年的院校合并、专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增加人文社科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单靠开设几门人文社科课程来培养人文素质是不够的,还必须使大学生通过阅读人文社科书籍来培养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养成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博览群书,长期熏陶,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非一年半载急于求成之事.  相似文献   

2.
一、班主任要树立人文关怀的理念 人文集中体现的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人文,首先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同时,也是一种制度,一种法律.人文思想是人文制度的理论基础,而人文制度又是人文思想的实现,人文思想的制度化,法律化.人权观念的诞生以及人权的法制化、人权法的国际化、全球化,是人文理念真正确立的标志,是人文思想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班主任树立人文关怀理念,是班主任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缺失主要表现在人文知识匮乏、人文思想偏颇、人文方法单一和人文精神不足等方面.其应对策略,一是重视人文教育,切实把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贯彻始终;二是重构课程,融入人文教育:三是调整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增强职业性;四是加强教师人文修养,提高教师素养;五是完善育人环境,形成人文氛围.  相似文献   

4.
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责任.历史学科是人文教育的基础学科,历史教师应充分认识历史学科在人文素养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注重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并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5.
人文关怀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关怀是学生工作的终极目标,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高校学生工作必须体现人文关怀.体现人文关怀,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高校学生工作的现实任务.所以,高校学生工作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6.
人文性是大学语文的根本属性,人文教育是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宗旨所在.如何实现大学语文的人文性教学,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历时性考察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历史渊源,从现时性剖析大学语文教育的现实语境,从实践性探究大学语文人文性教学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7.
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才是完善的教育.工科专业离不开人文教育,需要在工科专业开设人文教育课程,在专业教学中贯穿、渗透人文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浅谈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三方面.目前理工科工学生存在着人文知识贫乏、人文精神匮乏、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对这些问题需要多途径解决,一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二是在理工科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彰显学生的人文精神;三是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规范学生的人文行为;四是坚持知行统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注重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文学名著是人文教育的优秀教材.语文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文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念理想和民族自豪感,完善其人格.高职院校必须寻求人文素质教育的施教策略,充分利用大学语文的人文课堂, 实行民主开放式教学,同时注重语文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从而唤醒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内在需求,营造诗意化的课堂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