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一课经常会节外生枝的一个教学难点。我在两次试教中,一次是在本班,学生通过“对折”一致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注:提供的是普通平行四边形)第二次是借班试教,一番“对折”后有两位学生提出“平行四边形有可能是轴对称图形”。对此,我一语带过:“请问你刚才对折后,有没有得到两个完全重合的三角形?(生答:没有)因此,你手上的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我以虚对虚,既没有正面回答学生的质疑,也没有说明“在什么特殊情况下,平行四边形将是轴对称图形?”但课后,学生的追问…  相似文献   

2.
"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一课经常会节外生枝的一个教学难点.我在两次试教中,一次是在本班,学生通过"对折"一致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注:提供的是普通平行四边形)第二次是借班试教,一番"对折"后有两位学生提出"平行四边形有可能是轴对称图形".对此,我一语带过:"请问你刚才对折后,有没有得到两个完全重合的三角形?(生答:没有)因此,你手上的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我以虚对虚,既没有正面回答学生的质疑,也没有说明"在什么特殊情况下,平行四边形将是轴对称图形?"但课后,学生的追问引起了我的深思.  相似文献   

3.
“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一课经常会节外生枝的一个教学难点。在集体备课时,几位教学参谋分析说:“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不接触‘菱形’的概念,因此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弄不好,课堂教学就会出现硬伤。”因此,给我的指导意见是:“不告不理”、“粗略带过”。即学生不提起异议,教师不要主动提;若有学生提出异议,教师要注意一语带过,不宜在此停留。在接下来的两次试教中,一次是在本班,学生通过“对折”一致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注:提供的是普通平行四边形)。…  相似文献   

4.
课堂回放 师: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请同学们先动手折一折、看一看、想一想,再作判断。 (学生先独自对折、研究,然后汇报) 生1: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我把它对折以后,两边不能完全重合。 生2:我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相似文献   

5.
“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一课经常会节外生枝的一个教学难点。为迎接一次高级数学评优课,我自然也不敢掉以轻心。在集体备课时,几位教学参谋分析说:“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不接触‘菱形’的概念,因此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一课经常会节外生枝的一个教学难点。在集体备课时,几位教学参谋分析说:“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不接触‘菱形’的概念,因此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弄不好,课堂教学就会出现硬伤。”因此,给我的指导意见是:“不告不理”、“粗略带过”。即学生不提起异议,教师不要主动提;若有学生提出异议,教师要注意一语带过,不宜在此停留。  相似文献   

7.
卞静 《广西教育》2010,(1):49-49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第19页(苏教版)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在折一折、拼一拼等活动中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第一个例题通过“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用不同的方法对折的过程中,“折”出三角形。第二个例题引导学生按要求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不同的图形,在拼出的图形中揭示平行四边形。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完"轴对称图形"这一单元后,学生总有一个绕不开的图形:平行四边形。因为是常见图形,很多学生特别容易认为它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对角线所在的直线。 为什么总有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呢?是不是在教学中忽略了什么?阅读相关资料后发现,对称图形,除了轴对称图形(线对称)以外,还有中心对称图形(点对称)。平行四边形就属于中心对称图形。  相似文献   

9.
这是“轴对称图形”教学中的一个片断。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分吃蛋糕。(用课件出示圆形蛋糕)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学生看到这熟悉的蛋糕,感到新鲜有趣,接着展开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用一张白纸放在这个蛋糕上,白纸就把蛋糕的上底复制出来,再用剪刀把上底剪下来,然后,折叠就可以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师:分得真好!像这样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轴对称图形”。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白纸和剪刀,做一个实验:先把一张纸对折,在折好的一侧…  相似文献   

10.
直面课堂片断描述:在明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后,教师组织学生研究一组图形(平行四边形、圆、正五边形、梯形、三角形)的对称性。当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发生争论时,教师难以解疑释惑。  相似文献   

11.
李辉 《江苏教育》2007,(4):38-39
现象一:照本宣科,闭塞生成一位教师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当学生通过折纸——剪纸——观察等一系列活动。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后.教师让学生从学具袋中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长方形、圆等8个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要求学生折一折、看一看能发现什么。学生通过独立操作和小组交流后一致认为: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一般三角形、一般梯形、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学生的发现是顺利的,教学效果看上去也不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顺利”的背后学生收获了什么?难道仅仅是让学生会判断某一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吗?  相似文献   

12.
一位老师借用一所学校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上同一节课——“找规律”,一次是试教,一次是公开教学。在试教时,效果很好,所以公开教学的设计就与试教的基本相同。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两次教学的效果却大相径庭。其中两次有关主题图(如下图)的教学片断如下:○◇○○○◇◇◇△△△△☆☆☆☆在试教时,出示主题图后,老师先后提了两个问题:①图案中有哪几种图形?学生很快说出四种图形名称。②这些图形是怎样排列的?学生通过观察、交流,从多个角度发现了图形的排列规律,初步建立了循环排列规律的表象,为后面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在公开教学时,老师同…  相似文献   

13.
四边形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图形.四边形中的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作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矩形、菱形、正方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它们的这些反映其本质特征的性质,在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帮助同学们牢固掌握这些性质,下面,我们应用四边形的知识,来分析几道中考试题.一、折叠问题例1如图1,将一张正方形纸片经两次对折,并剪出一个菱形小洞后展开铺平,得到的图形是().(江西省2005年中考试题分析:正方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它有四条对称轴,它们分别是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和两组对边中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而题…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圆是轴对称图形”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长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为什么?”一位同学回答:“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长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因为沿长方形对边中点的连线和对角线对折,对折后的图形完全相等,所以长方形有四条对称轴。”这位同学为什么说长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呢?这主要是将“完全重合”、“完全相等”误认为是一回事了。“完全相等”指的是面积、周长,还是其它方面相等,表达不清。退一步讲,就算“完全相等”指的是对折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等全部相同,但如不重合也不能把对折线称为该图形的对称轴。如上面所提到的长方形沿着对角线对折,对角形两边的  相似文献   

15.
教材简析《轴对称图形》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的内容。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第一道例题首先出示一组实物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说说它们的共同特征,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接下来,把上面的实物图片进一步抽象为平面图形,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接着安排了一道“试一试”,让学生从一组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找出轴对称图形,以巩固刚才获得的初步认识。第二道例题则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初…  相似文献   

16.
[案例]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轴对称图形”教学片段。师:(课伊始)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分吃蛋糕。课件出示圆形蛋糕。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先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怎样分?学生看到这熟悉的蛋糕,感到新鲜有趣,接着展开热烈的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用一张白纸放在这个蛋糕上,白纸就把蛋糕的上底复制出来,再用剪刀把上底剪下来,然后,对折后就可以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师:想得真好!像这样的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就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轴对称图形”(板书)。师:请同学们拿出准…  相似文献   

17.
柳静  刘北荣 《山东教育》2003,(28):47-47
[教学内容]这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轴对称图形”教学中的一个教学片断。师:(课伊始)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分吃蛋糕。(用课件出示圆柱形蛋糕)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学生看到这熟悉的蛋糕,感到新鲜有趣,接着展开激烈的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用一张白纸放在这个蛋糕上,白纸就把蛋糕上的底复制出来,再用剪刀把上底剪下来,然后,折叠就可以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师:分得真好!像这样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就是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轴对称图形”。(板书)师:请…  相似文献   

18.
正在教学完"轴对称图形"这一单元后,学生总有一个绕不开的图形:平行四边形。因为是常见图形,很多学生特别容易认为它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为什么总有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呢?是不是在教学中忽略了什么?阅读相关资料后发现,对称图形,除了轴对称图形(线对称)以外,还有中心对称图形(点对称)。平行四边形就属于中心对称图形。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只安排在三年级下册和四年级下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标分析 《轴对称图形》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让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强化已学平面图形的特征,为后继学习图形的旋转与平移、中心对称图形等作铺垫。本课设计主要体现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拜读了《小学教学设计》2005年第12期《圣诞节的礼物》一文,笔者认为邢老师的观点有误。邢老师反思道:“对于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这个问题,我在课前备课时并没有特别注意,因为教材上的平行四边形很明显不属于轴对称图形。因此,平行四边形不属于轴对称图形的错误概念已在大部分学生头脑中形成,也包括老师。我认为,片断一中那个学生的表现堪称壮举,因为他所面对的是被证明了的事实。”这是一个怎样的壮举呢?让我们将镜头回放:师: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生:(齐答)是。一个学生猛地站起来,激动地说:“我认为同学们说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