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师专学报》2011,(5):F0002-F0002
日前,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审结果揭晓,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王天祥教授主持的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地保护与文化迁移研究——以重庆为例”和刘壮博士主持的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的秀山花灯研究”顺利通过评审,获得“青年项目”资助(项目编号分别为11CG121和11CB088)。  相似文献   

2.
新疆的柯尔克孜族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部分,并且具有其突出的特点.游牧生活对柯尔克孜族影响深远.通过分析新疆柯尔克孜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特点和产生的原因,不仅可以为柯尔克孜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提供依据,且能推而广之,为其他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社区内推广,可极大地丰富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也为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社区文化,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居民的积极参与以及对非遗项目传承人的选拔培养。  相似文献   

4.
唐雯 《职教论坛》2012,(33):28-30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职业属性为高职教育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可能性;而高等教育文化功能的担当又向高职教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必要性的要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成为各地方高职教育特色生成的契机。高职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包括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自2003年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工作已远远走在理论研究的前面,理论研究较为滞后。藉此,论文旨在总结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趋向,展望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重点,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提供学理上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辽西高跷秧歌"为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的意义入手,对高校体育课程开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出了设想,对适合于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开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得出高校作为保护、传承与发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载体,其合理有效的开设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认为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数字化采集和存储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保护提供了保障,数字化复原和再现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提供了支撑,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共享提供了平台,虚拟现实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提供了空间.建议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深度开发与运用要从六个方面着手:即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分类体系,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采集技术标准,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可视化表达,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技术综合运用体系,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交互体系平台,构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技术体系.同时要处理好以下四方面的关系:即数字化技术与文化生态平衡,数字化技术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数字化技术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数字化技术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以传统武术项目和民俗项目为主,存在着项目种类单一、缺乏保护资金的投入、缺乏传承专业技术人员、保护意识薄弱、开发不完善等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法律法规保护体系、健全研究机构、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进行市场开发,多渠道容纳资金、利用教育资源优势,体育非物质文化进校园课堂、完善体育非物质文化产业群的资源整合开发和继承人才队伍建设等方法加以改进和完善,从而保护开发我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学校体育教学中进行渗透与继承,能够有效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而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为继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学校体育教学中继承体育非物质文化进行了研究,以便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智能手机APP应用功能,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新的拓展路径。一方面可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面,另一方面可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使用历史并不长,但正是由于其丰富的内涵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空间拓展的贡献,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极具潜力的学术增长点。本文为指导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与旅游景点开发提供研究框架和思路,为积极寻找保护与开发之间的融合点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之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责任。将陕西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中传承及创新,不仅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发展,而且能够丰富高校的研究项目,使高校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及创新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阐释高校在陕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创新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提出高校在陕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创新的有效路径,以期为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共有22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朝鲜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11项。作好吉林省朝鲜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是传承与弘扬中国文化、提升与发展吉林省旅游经济的关键所在。该文首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进行了概述,其次分析了吉林省朝鲜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吉林省朝鲜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反省当前旅游开发中的几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论述了在旅游开发中,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境进行整体性保护,要从文化持有者的视角出发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范巧珍 《广西教育》2012,(31):160-161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视角,研究壮族嘹歌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以期为壮族嘹歌和广西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教育文化论坛》2012,(5):132-132
87万项非遗资源,12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488位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6项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数据有力展示了我国“十一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经济和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对于各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意识也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政策以及保护制度的研究,尤其是对技能和艺能持有者的认定标准及传承人制度的研究有助于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杨利丹 《焦作大学学报》2012,26(2):53-55,66
文章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探讨和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介绍的基础上,从保护层面、保护措施和保护困境三方面对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旅游视角下由遗产保护中心、专家委员会、企业和非遗传承人共同构成的保护框架,并从符号运作和创意项目两方面探讨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遗产,通过博物馆这个开放、先进、易于大众接受的平台进行展示和传播,是当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化保护的辩证关系及以沈阳市非遗项目为基础,设计构想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基本蓝图,揭示出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蒙古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而草原生态旅游的兴起为保护和传承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近年来学术界对草原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传统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关注比较多,对草原生态旅游和蒙古族非遗保护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很少,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