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中国左翼戏剧大众化运动有着丰富的内容。一是在如何解决外来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问题上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二是对待中国传统戏曲的态度发生了积极的转变;三是去掉了固守“爱美剧”的洁癖,使左翼戏剧“职业化”,进入化市场,从而掀起了新的演剧浪潮,为中国现代戏剧步入繁荣期唱响了前奏曲。  相似文献   

2.
面对商业化的文明新戏的堕落和西方话剧剧本排演的失败,以陈大悲为首的一批人借《晨报副刊》的舆论空间倡导了一场非职业演剧的戏剧运动,即爱美剧运动。《晨报副刊》作为爱美剧运动的基地,与戏剧运动的各个环节都发生了紧密并实质性的联系,有力地推动了爱美剧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运动这一概念的广义涵指,是人民群众的有组织、有目的、造成了一定声势的实践活动。人民群众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实际意义的全部承担者。毛泽东同志关于“文化运动和实践运动,都是群众的”这一闪烁着历史唯物主义光辉的命题,则更加简赅地表述了这种涵义。晋察冀边区的群众文艺运动,既是具有上述完全意义的群众实践运动,又是坚持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方向的文化运动。下面,我们试图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冀中一日”群众创作运动和“穷人乐”群众戏剧运动的剖析,来进一步阐述我们对晋察冀群众文艺运动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的"文艺大众化"运动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坛"文艺大众化"思潮的高潮之一,作为文艺的一个重要门类的戏剧也从理论、创作、演出等各个方面实践着"文艺大众化"思潮。在充分肯定左翼戏剧"大众化"取得的成就的前提下,我们应当看到左翼戏剧在"文艺大众化实践"时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大量一手的文献资料,重点分析抗战时期前苏联戏剧理论、特别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对中国现代话剧的巨大影响。艺术家们努力使之融入中国现代戏剧的舞台实践之中,这对于中国现代演剧体系的建立、对于中国话剧的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从中我们可以更深地理解中国现代话剧是如何在继承本民族文化血脉的基础之上,以一种"拿来主义"的精神积极吸收外来戏剧文化的优秀成果而逐步走向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6.
赵树理是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运动中“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化风格的人民艺术家。”论及他的创作成就,总是以他的小说为例,而很少谈到他的戏剧创作和曲艺创作,这对于  相似文献   

7.
中国话剧最初是从学生演剧开始的,校园戏剧之于中国现代戏剧的发轫,曾经发挥了承前启后的影响,对后世戏剧的成长,功不可没。本文探寻了校园戏剧在史路上留下的清晰的足迹,同时结合实例阐释了校园话剧运动新时期的整个发展过程的状况,特别是90年代以降的校园戏剧状况特点,总结规律并提出校园戏剧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及今后的走势。  相似文献   

8.
邵镇 《教育》2007,(17)
当春柳社的先辈们在异国发出“开通民智,鼓舞精神”、“冀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的呐喊时,中国话剧跌跌撞撞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此之后,从第一个职业剧团“进步团”的出现,到《终身大事》在《新青年》上的刊载,从南国社的戏剧试验到熊佛西的戏剧大众化试验,从《雷雨》到《白毛  相似文献   

9.
“国剧运动”是一场以留学生为主、旨在“建设中华戏剧”的运动。其倡导者余上沅、赵太侔、熊佛西等人在一系列戏剧理论论著中,广泛介绍了西方戏剧在中国发展的得失,分析了西洋剧与中国旧剧的差异,并在实践中探讨了戏剧如何艺术地表现人生与正确处理戏剧、舞台、观众三者的关系等问题,为中国话剧的现代化与民族化建设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扬州画舫录》在中国戏剧史研究中是一部重要文献。该书卷五对清代乾隆时期扬州盛行的“花部”戏曲演出的客观记叙,形象展现了“花雅争胜”,各种地方戏剧勃兴不可阻遏的历史趋势。书中也突出记录一些名演员和戏曲表演家的范例,揭示了中国表演艺术的本质特征。它还记载班社师承关系、声腔剧、种流变、梨园脚色体制等有关戏剧的情况,其“场面”、“行头”的资料弥足珍贵。《扬州画舫录》提供的演剧艺术实录,标志着清中期戏剧学领域内最早的一部分新收获、新成就,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文通过对明清堂会演剧的开场吉利戏及正戏演出的分析,认为堂会演剧具有仪式性戏剧的特点,堂会演剧的仪式特征正是驱邪纳福等民俗心理的反应。堂会演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种族生存与发展本能的文化需求,也体现出了古代戏曲演出方式与民族生存方式水乳交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悲剧”一词是近代才进入中国剧评界的“舶来品”。王国维先生首先采用“悲剧”概念,对《红楼梦》和中国古典戏剧作了研究,分析了《红楼梦》的悲剧性,肯定了《赵氏孤儿》、《窦娥冤》等古典戏剧“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然而,更多的学者、评论家在沿用“悲剧”概念对中国古典悲剧进行探讨时,作出的多是“中国无悲剧”的否定判断。如蒋观云在《中国之演剧界》、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等著作中皆持此观点。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瞿秋白是“文学大众化的最早的一个倡议者和鼓舞者”。“五四”以后,他就清醒地觉察到新文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弱点,主张新文艺要深深扎根于现实土壤中,和广大劳动民众联系着。在“左联”时期关于文艺大众化的讨论中,瞿秋白以列宁关于文学的党性原则作指导,结合当时文艺界的实际情况,写了许多论大众文艺的著作,系统地阐述了文艺大众化的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实施文艺大众化的具体措施和方案,有力地推动了大众文艺运动的深入开展。一九三四年到中央苏区后,他对文艺大众化工作作了进一步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抗战期间,雾都重庆戏剧界的进步人士发起了“雾季戏剧公演”运动,以戏剧为斗争武器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进行了坚决的斗争。“雾季”戏剧运动对于促进中国戏剧之发展和抗日战争的胜利,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郭沫若是活跃在这—运动的一颗耀眼明星。  相似文献   

15.
舞台假定性是新时期话剧演剧的重要美学原则.戏剧家在导演、表演、舞美等方面的探索与变革,突破了长期以来中国话剧舞台斯坦尼体系独尊的局面,中国话剧舞台艺术创造更为绚丽多彩.而如何处理舞台假定性与戏剧传统,尤其是舞台假定性与戏剧精神的关系,新时期话剧演剧也给人们留下了必须认真思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赣州农民剧团遍布各个县(市、区),主要分布在大余、信丰、龙南、定南、全南、宁都、于都、兴国、会昌、石城等地。农民剧团演剧活动繁荣兴盛,采茶戏仍然是赣州农民剧团演出的主要戏曲类别,演出的主要特色是民间传统戏曲艺术,演出性质与内容的多样化成为它们的生存之道。政府的支持、当地民俗文化资源的丰富性以及家族传承模式形成了赣州农民剧团演剧繁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论日本戏剧对田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汉的戏剧创作、戏剧理论和所从事的戏剧运动,都有日本戏剧及艺思潮的重要影响。田汉的戏剧形式得益于秋田雨雀、菊池宽等剧作家。田汉所推崇的“新浪漫主义”戏剧理论则源于厨川自村,表现了“灵的极致,,与“人类之爱”。田汉所从事的戏剧运动.则受到了坪内逍遥领导的艺协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因统治者的屡次禁令,明代南戏在城市的公开化、大众化的演剧活动遭到抑制,转而以私人化的家宅演剧为主。随着城市经济文化的繁荣,它的活动逐渐深入城市的各个阶层,遍及藩府、士夫华堂和民院私宅。与明末较为成熟的堂会家宅演剧相比,此期南戏的家宅演剧无疑尚处起步阶段,多以全本戏的演出为主,还没有形成一套固定的演出程序和观演习俗。只有演剧与市场需求充分挂钩,才能促进家宅演剧体制的成熟。  相似文献   

19.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是德国诗人、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导演,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戏剧理论作家。布莱希特主要的成就在戏剧方面,在戏剧上的重要贡献是创立了"叙事剧"理论,也就是史诗戏剧理论。演剧方法推祟"间离方法",又称"陌生化方法",是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中心内容,与他的"叙事剧"的理论是完全一致的。他总是给我们以新的灵感,让我们不断地思考新的问题。他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布莱希特。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菲律宾民族主义运动发展的过程中,戏剧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菲律宾本土文化的灵魂与标杆,戏剧文化运动极大地推进了20世纪初菲律宾国内反殖民的民族主义运动,促进了菲律宾民族的形成。而在20世纪70—80年代菲律宾反压迫的第一次“人民力量”①民族民主运动中,戏剧民族主义活动更加功不可没。菲律宾戏剧文化界,以戏言志,彰显抒发着菲律宾民族政治独立与文化自主的心声,成为一个世纪来菲律宾民族文化发展道路的象征,也揭示了其民族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