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寒梅 《初中生》2007,(7):53-54
欧阳修在他的传世美文《醉翁亭记》中,交代了他“醉翁”之号的由来:“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欧阳修为什么要自号“醉翁”呢?“醉翁”一号又蕴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相似文献   

2.
《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公元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死后封号文忠公,是北宋庐陵现在的江西吉安(一说永丰)人。欧阳修幼年时候死去了父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在母亲严格管教下,刻苦攻书,积极进取,学问日增:十七岁参加“乡试”,二十三岁(公元1030年)中进士,曾做过中央和地方官吏。他是一个散文大家,同时在诗、词、评论等方面也都有较高成就。他是宋代古文运动(提倡文体革命)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是“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  相似文献   

3.
轻松课间     
【课间故事3分钟】欧阳修快马追字佟士平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他是宋代闻名遐迩的文学大师,是当时文坛盟主,诗、词、文均有很高的成就。欧阳修的创作态度十分严谨,每一篇文章,他都要反复锤炼推敲,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这也正是他创作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宋代,一些达官贵人在亭台楼阁建成时,总喜欢请文坛大家作文或题字。欧阳修有一位老朋友叫韩琦,当时在相州任职,曾建造了一座别墅。他便请欧阳修帮忙写一篇文章,以记录别墅画锦堂建造之事。并请欧阳修在文章写成后立即交给来人带回,以便在重阳节前镌刻堂…  相似文献   

4.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自称六一居士,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累官至枢密副使(枢密院是掌管全国军事的)、参知政事(副宰相),卒谥(shi)文忠。欧阳修是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在散文、诗、词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是他的散文具有  相似文献   

5.
所谓别号,就是古人名、字以外的一种称号,与名字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但往往也有某种缘由或作某种标榜,或自嘲、或自贬、或自诩、或寄情寓志。如宋代欧阳修,家有藏书一万卷,有集录了三代以来的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再加上他一人常处五物之间,于是自号“六一居士”;晚年,他写过散文名篇《醉翁亭记》,又以“醉翁”自称。 别号一般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或与所居地名有关,或者与自己的志趣有关;后半部分常采用“居士”、“道人”、“先生”、“客”、“翁”、“斋’等字眼。 一、“××居士”式。古称有才能而居不仕的人为居士,在家信佛的人也称居士。古人以此为号,以示品行高洁。如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当然,也不一定全含此义,有的可能纯粹以居住地名为号。李白号“青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欧阳修的人生历程、文学创作历程来观照他的生命哲学。夷陵和滁州时期的欧阳修,盛年而号“醉翁”,是“清醒的醉翁”,虽处山水亭林间,仍“心忧其君”,“醉翁之乐”是与民同乐。“六一居士”时期的欧阳修,已届晚年,回归本真回归自我,“六一居士之乐”是人生在世的有所寄托,有所归宿。  相似文献   

7.
北宋刘敞字原父(或作甫),傅学多才,敏于文思,是欧阳修的知心文友.据《宋史》卷三百十九《刘敞传》载,敞“为文尤赡敏,掌外制时,将下直(犹今谓下班),会追封王、主九人,立马却坐,顷之,九制成.欧阳修每于书有疑,折简(写信)来问.对其使挥笔,答之不停手,修服其博.”替皇帝写九封诏书,立马却坐,顷刻而成,堪称文章高手.连欧阳修这样的大文学家,读书时每有疑难问题,便写信向他请教,而他辄能立即挥笔作答,足见其博学多才.所以欧阳修不惟感“服其博”,而且两人的关系也很亲密.仁宗嘉祐元年(1056)刘敞因避亲出守维扬(扬州),欧阳修便写了一首《朝中措·送刘原甫出守维扬》词,给他送行.词云:  相似文献   

8.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祐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为被贬官的范仲淹申辩,坐眨夷陵令。康定元年(1040)召回任馆阁校勘。嘉祐二年(1057)以翰林学士知贡举,排抑险怪奇涩的“大学体”,提倡平实的文风。嘉祐五年任枢密副使,次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三年(1070)自号六一居士,次年以太子少师致仕,居颖州。卒谥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所著史书除《新唐书》外,还有《新五代史》传世。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文坛领袖,他所领导的古文运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欧阳修适…  相似文献   

9.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他的《新五代史·伶官传》写的序言。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改号六一居士,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  相似文献   

10.
依次与下列别号正确配对的一组作家是(2分) 六一居士北江先生白石道人四明狂客 A.王勃魏学洢 姜菱彭端淑 B.欧阳修洪亮吉姜菱贺知章 C.王勃洪亮吉白居易彭端淑 D.欧阳修魏学洢 白居易贺知章这是今年高考全国卷唯一的一道关于文学常识的检测试题。关成玉同志认为,洪亮吉“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算不得名家的,出题者却要考生说出他的别号是否叫‘北江先生’,委实没有那个必要”,并指责“出题者牛角尖钻得深,以致拟出偏题来整考生”。对考贺知章关文也颇有微词,认为贺知章虽是名人,但没必要知道他的别号叫“四明狂客”。(参阅1993年9月20日出版的589号  相似文献   

11.
画荻学书     
‘画荻学书’亦作‘画地学书’,说的是宋代欧阳修幼时家贫,他母亲教他读书识字,没有纸笔,用荻杆在地上写字的故事。欧阳修,庐陵(今江西永丰)人,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天圣七年(一○七九)举进士第一名,先后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他极力倡导古文运动,是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杰出  相似文献   

12.
宋代有个纨绔子弟,以“诗才”自居。人称“酸秀才”。他听说欧阳修吟诗作赋如流水,就想找欧阳修比试  相似文献   

13.
欧阳修 ,字永叔 ,号醉翁 ,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为人正直敢言 ,要求政治革新 ,站在范仲淹一边 ,因此受到政治上的打击 ,屡遭贬谪。他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 ,写文章以韩愈为榜样 ,大力倡导有内容的古文。他积极培养、奖掖后进 ,对北宋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宋仁宗庆历五年 ,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辩护 ,被降职滁州太守 ,《醉翁亭记》作于他任滁州的第二年 ( 1 0 4 6 )。这篇散文通过景物描写 ,充分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和随意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诵读《醉翁亭记》 ,我们会深深地陶醉在文…  相似文献   

14.
欧阳修荐贤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晚年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神宗时,他上书推荐可为宰相者三人,而这三人都曾与他有过矛盾。第一人司马光。司马光在1065年的“议濮”事件中与欧阳修意见相左。“议濮”,是英宗为其生父赵允让尊崇谥号时的一场大辩论。英宗为仁宗养子,因此产生了如何尊奉其生父濮王  相似文献   

15.
欧阳修在“庆历新政”失败后又一次遭贬。《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任滁州太守后第二年所作。 滁州地僻事简,城外景色宜人,欧阳修来此后,施政从宽,并放情山水诗酒自娱,自号醉翁。该篇以自号名亭,并通过为亭作记,抒写出他自己贬谪生涯中的情醉山水、悠闲自适之乐。文章短短却极富感染  相似文献   

16.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史学家。其史学著作有与宋祁等人合撰的《新唐书》和自撰的《五代史记》(后世称《新五代史》),都列入正史。他又研求金石,撰《集古录跋尾》,开金石学著作之先。对他文史的评价,当时就毁誉兼存。苏轼推崇他“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并且说:“此非予言也,天下之言也。”可是,欧阳修的至交刘敞却偏偏说:“好个欧九不知书”,其弟刘攽(司马光撰《通鉴》的得力助手)认为《新五代史》只能算“第二等文字”。司马光撰《通鉴》,多取《旧唐书》、《旧五代史》而极少用《新唐书》、《新五代史》。后人评欧阳修,多以为他“文胜于史”。史学家对他也褒贬不一。今略抒管见,以求得到教正。  相似文献   

17.
两个欧阳修     
关于欧阳修的诸多故事中,有两个色彩全异的。先看第一个。某甲爱写诗,有一次曾与欧阳修同行———只是并不知道同路的就是欧阳修,于是走着走着,看到路边有一棵枯树,也就按捺不住,念念有词来了两句“远看一枯树,两个干树桠。”显然,这是两句“俗不可耐”且“不可救药”的“死”诗,既无生命,也无色彩。但欧阳修听了并不嘲笑,而是笑眯眯地告他,说:“你如果能再加两句,这诗保证漂亮。”某甲听了,也就绞尽脑汁使劲地想。欧阳修见他想得挺苦,知他已渐有所悟,也就加了两句给他听:“春来苔是叶,冬至雪做花。”某甲听罢,果然感慨万千,因为他突然发现,…  相似文献   

18.
欧阳修,字永叔,北宋江西庐陵人。他四岁丧父,家庭贫困,其母郑氏亲自教他读书。以芦秆代笔,在沙上写字。在母亲的严格教育下,欧阳修刻苦学习,终成一代文豪。欧阳修的写作态度极为严谨,文章往往要经反复修改后才定稿,在写作方面.他还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逸马杀犬于道”欧阳修在翰林院任职时,一次,与同院三个下属出游。见路旁有匹飞驰的马踩死了一只狗,欧阳修提议:“请你们分别记叙一下此事。”只听一人率先说道:“有黄犬卧于道,马惊,奔逸而来,蹄而死之。”另一人接着说:“有黄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最后,第三人说:“有犬卧于…  相似文献   

19.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县)人,著名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集》。选入教材的作品有《卖油翁》(初2)。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著作有《嘉祐集》。选入教材的作品有《六国论》(高3)。  相似文献   

20.
开心语文     
《小学教学研究》2013,(3):49-50
宋朝文坛泰斗欧阳修,才智超群,他与守城官轻松辩解,十分巧妙地完成了应对,达到开关进城的目的。欧阳修妙对城官欧阳修(1007—1075),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吉州(今江西永丰沙溪)人,天圣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政知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