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成本做人     
到美国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长见识。创业需要很多自信,你见的多了,神秘感就没有了。斯坦福大学是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地方,你在教授食堂吃饭时,也许你旁边坐着的一个不起眼的干巴老头就是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你看多了以后,便会认为这些人都没有什么了不起,  相似文献   

2.
自日本政府在2000年提出"50年内产生30名左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目标以来,日本已有11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日本的"诺贝尔奖战略"也成为令人关注的焦点10月8日,本年度诺贝尔奖公布的第一天,日本科学家就再有斩获: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所长山中伸弥和英国生物学家约翰·戈登共同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自2000年日本政府在"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50年内产生30名左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目标以来,山中教授是第11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而在该目标提出前的几十年间,日本仅有5位获奖者。近年来日本科  相似文献   

3.
牛津求学记     
正牛津大学位于伦敦西侧的牛津市,距离伦敦约一个小时的火车车程。牛津是泰晤士河谷地的主要城市,传说古代牛群涉水而过,故而取名牛津。早在1096年,就已有人在牛津讲课。牛津大学的师资队伍强大,拥有83位皇家学会会员,125位英国科学院院士。无论文科还是理科,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牛津大学培育了至少来自8个国家的12位国王,来自19个国家的53位总统和首相,6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众多政治领袖、皇室成员和社会名流。  相似文献   

4.
杨柳 《档案天地》2010,(10):35-37
人们很难想象,诺贝尔奖获得者会在战场上拼杀。其实不然,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曾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当然这都是他们获奖之前的事情。成名后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战争武器的研制者,间接参加了战争。20世纪40年代的“曼哈顿”工程就是由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因斯坦发起.并由多住诺贝尔奖获得者完成的制造原子弹的工程……  相似文献   

5.
我近距离接触并采访美籍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是在全国科学大会举行以后的第二年,即1979年的春天。这是粉碎“四人帮”以后,国内外炎黄子孙都感到欢欣鼓舞的一个春天。此时的李政道教授正值中年,他不远万里,不辞辛劳地从美国归来,在北京科学会堂做了为期7周  相似文献   

6.
媒体视点     
高规格的科技论坛中国财经报道/中央台10月8日 10月7日,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以“21世纪科学的挑战”为题的大型学术报告会,拉开了中国工业高科技论坛的序幕。这是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国家经贸委、教育部等16家单位联手举办的有史以来工业界和科技界最大的  相似文献   

7.
陈晋  大汉 《出版参考》2008,(12):52-52
在今天柏林洪堡大学主楼的一条长廊上,随意悬挂着很多的黑白照片,照片中的人物都是在各个领域里取得了重要成就的本校教授,其中的29人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诺贝尔奖得主。这是很多国家举全国之力都不能企及的一个数字,这29个名字却属于同一所大学。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有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向世界郑重呼吁:进入21世纪,人类若要更好地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并要重新认识哺育这种优秀智慧的炎黄文明!  相似文献   

9.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北大的一次讲话中说,绝大多数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前途负有责任,如果通过讨论有一些新的体制建立起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动力可以大大发挥出来。 扬说,这几十年最妙最最尖端的科学成果,绝大多数都不是用攻关的方法发明的。攻关式的研究工作是必要的,尤其在一个科技落后的国家,要想一直追上去,不可避免的要有一部分力量放在攻关式的科研方面。但是对于科技的发展认为只有攻关式的发展,那么就犯了一个相当严重的错误。因为真的有突破性的贡献,绝大多数不是用攻关式的方法发展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一、900年历史的牛津大学,培养了7个国家的11位国王、6位英国国王、4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3位总统和首相、12位圣人、86位大主教以及18位红衣主教,影响着整个世界。有意思的是,牛津的官方宣传资料中几乎看不到这些,这所英国最古老的大学甚至没有举办过像样的校庆,对学术对真理的追求让她畏惧名利。二、在美国,一次重大事故就能改变历史:1911年3月25日的三角内衣公司火灾,146名男女工人死亡,大多数是16到23岁的姑娘,最小的仅14岁。三角工厂事件不仅促使美国对血汗工厂立法,后来更被写进美国中学历史课本,成为美国现代主流价值观的一部分:生命的价值重于财富。  相似文献   

11.
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这样的话:要解决人类的终极问题需要到东方汲取孔子的智慧。中国作为文化大国一直在世界文明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曾经绚烂夺目,赢得世界人民的广泛尊崇。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在全球排位上的跃升。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文化发展提到了国家层面,思想界空前活跃。人们期待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景出现。  相似文献   

12.
1987年10月的一天,我接到国防科工委的电话,电话中让我于次日下午到北京八宝山公墓陪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为不久前我采访报道过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扫墓。杨振宁教授与邓稼先教授的深厚友谊那天,我如期而至。同时前往扫墓的还有宋健、周光召,以及国防科工委的负责人伍绍祖等。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也去了。这天杨振宁身穿白色的风衣,黑色西装,来到八宝山的骨灰堂。他眼里含着热泪,向他少年时代的同学、好友邓稼先的骨灰盒深深地鞠了3个躬。祭奠以后,在院子里他同我们大家合影留念。杨振宁教授与李政道教授在上个世纪50…  相似文献   

13.
“为使美国获取在科学方面的最佳投资回报,公共基金资助的研究成果必须尽可能被广‘泛应用。”这是在医药、物理以及化学领域的4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给国会的公开信中提到的。  相似文献   

14.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5,(11):15-15
“撤消铁路分局让火车站少了一个婆婆。”“我想起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的一句话.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就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穷人.都是主要以农业为生计。如果懂得农业,那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分子在增大,而分母在缩小。”  相似文献   

15.
《北京档案》2001,(5):1
从最近见诸报章的一则随笔中读到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严谨的英国人曾组织过一次刨根问底的大讨论:为什么仅有3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日本,却能够把拥有63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美国的产品撵出日本市场?讨论得出的结论是:"日本人善于学习".这则随笔就此发出议论,"一个不学习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同样道理,作为竞争高度激烈社会的一个专业、一个部门,不学习也是没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6.
佚名 《新闻世界》2007,(8):15-15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  相似文献   

17.
渝丁 《出版视野》2010,(3):37-37
哈佛大学图书馆 哈佛大学图书馆是美国最古老的图书馆,也是世界上藏书最多、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有5位美国总统、30多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曾在这里学习过。1638年,学校校务委员约翰·哈佛病逝,他把一半遗产和私人藏书捐献给学校。  相似文献   

18.
秦军 《传媒》2002,(11):27-28
去年曾有一篇报道,说曾“培养出60多位政要精英和3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牛津大学,2000年6月 28日颁发校长令,“把博士学位和6万英镑的最高奖学金的殊荣授予中国女孩吴杨,以表彰她在数学和计算机两个专业11门功课全部名列第一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这篇名为《中国19岁女学生打破牛津800年优异成绩记录》的爆  相似文献   

19.
思想,在云里     
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这样的话:要解决人类的终极问韪需要到东方汲取孔子的智慧.中国作为文化大国一直在世界文明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曾经绚烂夺目,赢得世界人民的广泛尊崇.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在全球排位上的跃升,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文化发展握到了国家层面,思想界空前活跃.人们期待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景出现.笔者尝试呈现这样一幅云蒸霞蔚的图画,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思想,在云里.  相似文献   

20.
十多年来,我相继采访了数十位涉及诸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其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和外国科学院院士等大师级科学家、学者,也有近年来崭露头角的顶尖级中青年学者,发表了数十篇人物通讯、学者访谈录或学术性内参。采访专家学者,与他们对话,在我的采访活动中占了相当的比重,是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