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亚平 《考试周刊》2014,(14):171-172
"说课"是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在规定的时间内,针对具体课题,采用讲述为主的方式,系统地分析教材和学生等,并阐述教师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评议,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目的的一种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2.
孙明宝 《甘肃教育》2001,(12):28-28
说课是指授课教师将自己在某一节课的备课中,深入钻研教材的体会,确定的教学目标,拟定的教学思路,所设计的教学程序及其理论依据口述出来的过程。说课不是对备课过程的简单复述,而是教师对备课过程理性上的再认识,是对备课的深入探讨,是备课的升华。通过说课,教师之间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教师的备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说说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研形式和师资培训活动。说课主要包括那些内容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说。一说教材分析要从教材的整体出发,认真细致地分析教材,说清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整…  相似文献   

3.
晏怡 《教师》2008,(5):23-24
物理说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研活动,已越来越广泛地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展开。所谓说课,就是授课教师课前向其他教师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情况、处理方法和教案的设计思想等,实际是一种集体备课活动,也是教师之间一种深层次的教学探讨和思想交流。因此,它能较好反映一位教师对教材的熟练程度、对教学大纲和考纲的理解情况以及备课时所下功夫的深浅,因而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位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钟强 《职业技术》2009,(7):29-29
说课是指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和专家 ,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将自己对课程标准(大纲)、教材的理解、课堂程序的设计和安排、学习方式的选择和实践一系列教育教学元素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进行阐述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本文举例说明如何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说课。  相似文献   

5.
"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它是指教师以口头表达的方式,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某节课的具体特点,以教师为对象,在备课和上课之间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这种教学研究方式,常常在特定的场合,对评委、同行或者教研人员以比赛的形式出现。因为是比赛,"说课"教师事先都会深入钻研课程标准与教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以及自觉进行教学反思,这无形中就达到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备课质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师说课技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课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向同行和专家叙述教学设计及其依据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它集中体现和反映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做好说课活动,首先要深刻认识说课活动的目的和要求,正确把握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方法手段、学情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程序设计等说课内容,熟练掌握说课活动的基本形式及要求,妥善处理充说课与授课、备课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说课是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在规定的时间内,针对具体课题,采用讲述为主的方式,系统地分析教材和学生等,并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评议,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8.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说课既可以是针对具体课题的,也可以是针对一个观点或一个问题的。说课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及说课没有时间和场地等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说课活动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教研形式。说课就是授课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确定改进意见,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一种教研活动。实践证明,说课不仅有利于克服个人备课时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而且能尽可能地提高教案的理论性、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艺术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在全面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在新课标、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开展好说课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沈孝艳 《考试周刊》2010,(41):136-137
“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它是指教师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或教研人员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对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南听者评议,说者答辩,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不断趋于完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狭义的说课是指教师以口头表达的方式,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某节课的具体特点,以教师为对象,在备课和上课之间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11.
说课是指授课教师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向其他教师或评委、听众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进行听课评议,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中学数学课说课包括说教材、说学法、说教法、说教学程序、说练习设计和说评价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说课,不是备课也不是上课,它是在备课以后、上课之前进行的教学研究;它与备课和上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具体地说,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运用口头语言向其他教师或教研人员讲述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一教学内容,如何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后向听课的教师或教研人员讲述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做,然后由说课者和听课者共同讨论、评议、设计教学过程,从而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日的。说课活动,不但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说课”活动在很多地方广泛开展,成为受广大教师欢迎的一种新型教研模式。“说课”不是简单的教案复述,而是对备课、讲课等各教学环节从教育理论上进行阐述,把执教者的教学设想,教学思想及其理论依据说出来,供同行商榷和交流。本文是根据本人的一次“说课”比赛整理而成,“说课”的内容是“自由落体”一节,下面介绍说这节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正系列之七:从传统说课到全程说课的提升传统说课,是指教师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或教研人员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对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不断趋于完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全程说课要在传统说课基础上进行"上挂"、"下联"。"上挂",指的是要把备课过程中教师阅读、思考形成思路的方法、过程完整的呈现出来;"下联",指的是要把课后的反思、教案的课后修  相似文献   

15.
说课是指授课教师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向其他教师或评委、听众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进行听课评议,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中学数学课说课包括说教材、说学法、说教法、说教学程序、说练习设计和说评价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说课活动是近些年新兴起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以其独特的教学形式方式、高效的手段得到了广大教研工作者及教学一线的教师的认可。但在说课活动中有些教师对说课说什么、怎样说不够明确,甚至把上课的教案当成说课稿,往往在说课与教案之间产生误区,现就说课与教案之间的理念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7.
说课就是教师借助PPT表述所授课程某一章节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说课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就我执教的《人体解剖学》中"上肢骨及其连接"部分的说课设计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什么是“说课”“说课”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场合,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理论、教学经验较为系统地讲述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意图、教学结构设计、教学实施方案等,供同行学习、交流、评议,以期达到共同提高的教研过程。“说课”与备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课”是教师更内涵、更高层次的备课。从一般意义来说,备课主要指写教案,实际上,备课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写教案仅是其中的一环。教师在备课中所投入的智力活动不可能在教案中完全展现出来,教案只是一个准备付诸实施的操作方案,重在确定教师在课堂上“教什么”和“怎么教”,而“说…  相似文献   

19.
谢莹 《考试周刊》2010,(6):219-220
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基础上。于授课前面对领导、同行或评委主要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它是教师将教材分析、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也是督促教师业务文化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还是评估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说课,是当今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育研讨形式。它可以是校内研讨,类似于集体备课的形式,教师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与同行进行交流。也可以是竞技比赛,通过不断的推敲打磨,把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写成文稿,通过竞赛的形式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我刚工作两年时,有幸参加了说课比赛,通过区市的选拔,最后参加过广东省的说课比赛。长达一年的选拔式竞赛,作为参赛教师的我受益匪浅。多次的集体备课,多次的精雕细琢,让我在潜移默化中成长,对说课也有些初浅的认识,这里想和大家分享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