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3年江苏省高考作文的体式为"新材料作文"。针对"新材料作文",有人说写议论文是趋势,写记叙文就死定了。但从高考阅卷情况来看并非如此,"新材料作文"对文体根本没有限制,完全可以写记叙文,且有偏爱之迹象。江苏高考阅卷负责人曾指出:一般说来,写记叙文容易避免公理、常识、大道理的生硬表述,容易写出"个性",容易取得好成绩。但在平时的"新材料作文"的练习中,写记叙文的人数依然寥寥,笔者曾作过深入调查,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写记叙文害怕不切题(2)不知道编什么故事(3)尝试写过记叙文,但难得高分。总结起来,就是  相似文献   

2.
<正>针对"新材料作文",有人说写议论文是趋势,写记叙文就死定了。但从高考阅卷情况来看并非如此,"新材料作文"对文体根本没有限制,完全可以写记叙文,且有受阅卷老师偏爱之迹象。既然记叙文容易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那我们该如何去解决相关问题,写出一篇优秀的记叙文来呢?归纳起来,就是涉及新材料作文记叙文写作中切题、选材及写作技巧运用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能写记叙文"是高考考试大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但很多学生提笔即写议论文,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写记叙文,而出色的记叙文更是少之又少。何永康教授建议考生在高考文体中多采用记叙文,他指出"相较于议论文,记叙文比较容易写出个性,写出真情实感。"如何引导学生写好记叙文,让他们写出个性,写出真情实感,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教师需要在语言上、结构上、主题等方面给予学生完整和系统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正>记叙文是当前高中学生非常熟悉的文体,但据笔者五次参加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工作的经历而论,大多数考生在临场作文时选择写议论文。根据笔者对近四年(2014-2017年)江苏省高考高分作文的定量统计来看,议论文所占比例不足三成,倒是那些立意新颖或构思巧妙的记叙文章,往往能获得阅卷者的青睐,进而获得高分。这是一个值得一线  相似文献   

5.
张俊 《语文天地》2013,(10):18-19
新材料作文的写作就文体而言,专家和一线教师都倾向于写议论文,全国各地考试的范文也多以议论文为主,加上议论文写作的模式化和指导的方便性,更使得新材料作文议论文写作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2013年江苏高考首考新材料作文,评卷结果显示,全省近七成考生写的都是议论文,《扬子晚报》所登载的十四篇优秀范文,也以议论文为主。考生在新材料作文写作中不敢写记叙文,高考新材料作文的优秀记叙文更是少之又少。新材料作文能不能写记叙文,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文,值得广大师生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福建省高考考场作文规定的文体主要两种——议论文或记叙文。从历年的高考作文看,偏重写议论文的多,侧重写记叙文的少。而每年的高考优秀作文大多数又都是议论文,记叙文很难脱颖而出。为什么记叙文很难获得高分呢?原因很多,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考生没能抓住高分记叙文写作的关键,而痛失了与高分议论文比肩的机会。如果考生能够抓住高分记叙文写作的三个关键词:题目、故事、主旨,阅卷老师就会对你的作文刮目相看。一、题目——将题目化大为小,  相似文献   

7.
从近几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的情况来看,精彩的记叙文越来越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尤其是2012年高考作文题《忧与爱》,阅卷组推出的优秀作文中大部分是记叙文。很多阅卷老师感慨地说:“有的地方的确重视了记叙文的训练,今年的优秀记叙文明显比前几年多。”的确,同样讲一个道理,很多议论文板着面孔说教,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十八九岁的孩子却有着四五十岁人的心脏,人未老心已衰,让人感到可悲可叹目面目可憎。而一些“四两拨千斤”的记叙文,构思巧妙、叙述生动,颇有生活真情,自然让人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8.
通览近年来高考考场作文,无论什么内容,不管什么要求,单从文体上看,议论文一统天下是不争的事实。当然,如果题目没有明确要求,写议论文未为不可,但如果篇篇都是议论文,未免太过单调,极易造成“撞车”,也给阅卷者带来极度的审美疲劳,影响得分在所难免。如何消除因文体千篇一律带来的负面效应,当然是要力争做到百花齐放,避免千军万马挤议论文这座独木桥的现象。其中,用记叙文写作不失为一条绝佳途径。因为,对于考生而言,他们对记叙文比较熟悉,课内外接触到的经典记叙文也比较多,学有所依;记叙文便于抒写真情实感,以情动人,俘获阅卷者的芳心。  相似文献   

9.
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一篇文质兼美的考场作文,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呢?创新无疑是一条捷径。历年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创新都给出了大体相同且明确的要求,那就是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从记叙文来看,多年高考高分满分记叙文无不体现了这一点。而记叙文要想创新出彩,获得高分,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以选材新鲜出彩  相似文献   

10.
江苏高考作文有个有趣的现象——二八现象:80%的考生选择议论文,20%的考生选择记叙文。但是,在高分区(优秀作文中),记叙文占了80%,议论文只有20%。从这个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记叙文是博得阅卷老师青睐、进入优秀作文的首选,可谓优势明显,容易出彩。但是,记叙文写作,风险性很大,是一把双刃剑,使好了,易得高分;使不好,赔了时间又损了分数。下面,笔者谈一谈这种极具挑战性、我们最熟悉的陌生文体———记叙文。  相似文献   

11.
据抽样调查表明,近年来的高考作文中,考生选择写议论文的占到了一半以上。笔者曾参加去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工作,发现真正优秀的议论文实在是凤毛麟角,大多数文章语言干瘪得很。笔者以为,这与考生忽视了议论文的美,没写出议论文的美来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2.
唐琴 《考试周刊》2010,(36):2-3
2010年湖南高考作文题目为"早",命题作文,题材定为记叙文或议论文。我有幸参与此次作文阅卷工作,发觉此题在阅卷过程中有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当今的高考作文题目中有明确提示:"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从命题角度看,高考作文试题给了学生较大的选择自由度。按理说如果题干上没注明文体,那就尽量写记叙文,一是因为记叙文是学生最为熟悉的文体,理应有发挥余地;二是因为记叙文更容易感动人,获得阅卷者的青睐。然而,在考场作文时,考生十有八九选择写议论文。原因何在?笔者试作探讨。一、高考"重议弃叙"原因分析高考作文中议论文占到八成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是由议论文的特点所决定。议论文写作非常"保险",套路也多,对大多数考生而言,也最容易把握,确立主题后从正反、古今等角度选几个例子,第一段开门见山,  相似文献   

14.
议论文是考生在高考中常用的文体之一,但最近两年高考中得高分的议论文却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议论文太过平庸,不出彩,难以吸引阅卷者的眼球。笔者想以2008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试题和优秀作文为例,谈一点高考议论文写作的粗浅想法。  相似文献   

15.
周玲 《语文天地》2014,(12):54-55
记叙文是学生作文的最常见体裁,记叙文离不开写人记事,但是学生很难写好人物,究其原因,是他们写出的人物千人一面,很难写出人物个性。那么,如何写出人物的个性呢?一、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所写人物由于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都是各有特点,各具个性,因而都会给人们留下不同的鲜明印象。这就要求作者认真观察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充分展示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  相似文献   

16.
<正>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近些年来,理性思维抢占学科教学的高地以后,议论文写作全面碾压记叙文写作。无论哪一种写作,由头都是很重要的,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我们可以想象考生只有50分钟的作文写作时间,阅卷者只有90秒钟的阅卷时间,一篇议论文如何能在短时间擒获阅卷者的心,  相似文献   

17.
王颖 《成才之路》2010,(21):64-64
高考英语作文形式多样,多数有中文提纲,并对作文有一定的文字限制。文体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但多为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很少。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2014,(30):4
编者按:一般而言,初中阶段注重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故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记叙文上;高中阶段注重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故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议论文上。因此,一些高中生对写作记叙文不够重视,写起记叙文来不免“手生”。从高考阅卷情况来看,很多记叙文的得分很高。所以,考生应该加强记叙文的训练,力争让自己的记叙文焕发光彩。  相似文献   

19.
作文无定法 ,但作文教学还是有法可依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摸索了一些方法 ,现写出来以供同行参考。首先 ,紧抓常规文体规范写作现在流行话题作文 ,可以自选文体 ,有同学以为可以随便写 ,不要文体 ;有同学只会写记叙文 ,议论文想写可写不规范 ,散文不会抒情……针对这些现象 ,笔者专门训练学生的常规文体 :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记叙文 ,主抓“能写复杂的有曲折的记叙文” ,教给他们抑扬法、误会法、曲折法……写出真情实感 ,写人要写出人物的个性 ,合理运用描写 ;议论文则讲记叙的精练、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争取把观点论证充分、多…  相似文献   

20.
高考作文都不限文体,所给题目都能写各种体裁的文章。从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看,很多同学都不太敢写记叙文,怕拿不到高分。然而,历年的高考评分结果,却呈现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有很多的高分甚至满分记叙文作文。笔者参加过多年高考阅卷,和其他阅卷老师都有共同的感觉经历:当看着大量几乎相同面孔的议论文,差不多有一种审美疲劳时,突然出现一篇很优美很感人的记叙文,这时就极易打高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