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何善亮 《教育学报》2001,(10):20-23
本文介绍了探究学习的特点,指出与探究学习相适应需要有与传统教材不同的教材,着重介绍了美国的"密度"教材的特点,并与中国的"密度"教材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2.
<正>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素材,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在此,笔者就这个问题介绍两个方法,以期对学生作文有所帮助。"散""聚"两依依,从思维的发散与聚合的角度使用好我们手中的素材。"散",把一个素材从不同的角度发散出去,让它闪耀出璀璨的光芒。我们思考的角度可以是多向的,而作文材料也往往具有多面性。如果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可以发掘出不同的意义,一则材料,往往能同时说明多个道  相似文献   

3.
不同国度、不同肤色、不同文化的地球居民有着表达不同意义的身势语,在我们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不免会遇到各种各样令人"不解"的身体语言,这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一定困难。文章将就跨文化中的身势语进行对比,以此来介绍不同文化之差别。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今,教育改革百花齐放,对教育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认识会有不同的追求,会用不同的方法,最终培养出不同的人才。近年来,我们从关注人的生命成长出发,努力建构"成长教育",探究"教育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5.
对反问句和陈述句施以一定的"招数",就可以让它们相互转换,方法很简单,让我来教你三招吧。例一:陈述句: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反问句: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反问句比陈述句多了一个"不"、"难道"、"吗"。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转换的具体"招数"。第一招:"找"。即找否定词。否定词有"不"、"无"、"没有"等。如果陈述句里有否定词,改成反问句时要去掉;如果没有否定词,改成反问句时要加上。这个"不"、"无"、"没"等加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6.
“不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方法的讨论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一册中,在"酶需要适宜的条件"的内容中没有安排实验进行验证,学生只能通过教材中的文字叙述和曲线进行认知学习。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学生进行"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实验之后,加设"不同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的验证实验。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既可以增强感性认识,同时也可锻炼实验能力。而在实施"不同 pH 对淀粉酶的影响"的实验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通过反复实验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彭静 《教育教学论坛》2014,(33):175-177
在汽车销售顾问、营销经理岗位上,新车推介这个典型工作任务是必须掌握的核心专业能力之一。以往我们对"新车推介"进行学习情境设计时,比较注重客户的需求分析、六方位绕车介绍法和FAB销售技巧等方法的学习和运用,但常常忽视消费者的性格和消费心理。经过作者多年的企业实习和调研发现,优秀的销售顾问一定会懂得用不同的销售方法对待不同性格的客户。在本文的学习情境设计中加入了"色彩性格"这一理念,让学生能收获更多的销售技巧。  相似文献   

8.
讲授语言学理论和介绍语言学研究方法是语言学概论课程从"语言学"角度出发的两大教学内容。我们有必要从方法论的角度对语言学概论中研究方法的教学内容体系作一些梳理,使课程在介绍语言学基本方法时的线索更为清晰一些,使"理论"及"理论的方法"、"规律"及"发现规律的方法"分别加以突显出来,有利于教学中"理论"和"方法"并行,进一步落实好"注重方法论的介绍,使学生获得观察和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人有失足,马有漏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难免会出现口误,虽然原因有别,但后果几乎是相同的:轻者留下笑柄,重者得罪于人。一旦出现口误,如果能够及时补救,乃是一个人的聪明之举,但不同情况,补救的方式也不同,这其中的奥秘,需要我们认真揣摩。下面给同学们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们都知道同样一个论据可以用来证明不同的论点,而论据的针对性就全部要靠分析来显现。如果光有论据没有分析,那么它与论点的关系也会疏松甚至脱节。所以大家的作文都是"论点+论据"的油水隔离式,而不是"论点+论据+分析"的水乳交融式。解决问题就要对症下药,老师就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分析论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教育教学论坛》2012,(7):170-171
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用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进行物理探究建模"的课题研究是教育部"十一五"子课题。将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创造发明和发现中所运用的充满睿智的科学方法作为理论基础,本着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1924—1994)"怎么都行"的方法论,通过演绎法,就可以建构出许多思维过程不同的探究模式。本篇介绍我们其中运用蔡伦"连续缺点——替代"方法所建构的"连续缺点——替代探究模式",从而为物理教师的探究教学和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一种新的思维过程和探究工具。  相似文献   

12.
中学阶段学习过的元素中有许多有趣的关系,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三角"关系,这些"三角"关系不仅把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联系在一起,还把不同元素及其化合物按相似性串通起来,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更深入的理解了知识,下面我们介绍一个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三角"关系的典型试题,从分  相似文献   

13.
在上期的"我爱DIY"栏目中,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的吴让三同学为大家介绍了一种防"撞衫"的好办法,那就是——自己"画"衣服。在这一期栏目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另外一种稍微简单一点的方法,那就是通过DIY对你的衣裤进行装饰。两种方法哪个更好?你还有另外的创意吗?欢迎你来信参与讨论或给我们投稿。  相似文献   

14.
自本刊持续关注"研究学生,读懂学生"专题以来,我们陆续收到许多来稿。老师们在文章中或介绍自己的经验、做法,或畅谈认识、感受,或反思、改进教学,内容不同,但追求一致,就是要实践"以学论教"、"少教多学",把课堂还给学生。为此,我们特别编发了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一个春雨霏霏的上午,我们班正在上一节"介绍民风民俗"的口语交际课。上课伊始,老师先让我们熟悉讲稿,同桌互相练习。完毕后,刘瑜灵就被同桌推荐上台,她介绍的主题是"藏族饮食"。"藏族人主要以糌粑为主食……"经过她一番详细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藏族人的食物和吃法。她介绍得饶有趣味,大方得体,老师给她加了3分。  相似文献   

16.
在前六期的"工作中",我们为大家带来了几个不同行业的职场精英的一日生活。从他们的工作流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时间安排、任务的轻重缓急、今日事今日毕、提前安排明日的工作内容等要点。从本期起,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些职场技能。让我们从如何向成功人士取经开始吧!读完本文,记得总结前六篇文章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回顾我们此前介绍过的月份测市股谚,以指导操作的重要性与效果而论,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首先是"一月走势效应"。原因在一月是一年的开局之月,具有象征性的风向标式的指示作用;其次便应是"五穷六绝七翻身"的组合了,其显示的是股指不同时段升跌的因果关系及韵律。至于一月之后的二三四月,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翻译方法,今天我们在翻译自己的文化时,不能失去自己文化的独特性,我们应该有良好的心态,尽可能真实地介绍自己独特的文化。  相似文献   

19.
"因果关系"是经济学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我们在哲学上也常常谈"因果",这貌似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在现实中却未必总能察觉得清楚。例如,我们常常邀请一些"成功人士"来谈他们的成功经验,这时候谦虚的听众往往就容易忽略"因果"。成功人士的经验中,有这样几点特别值得留意:第一,许多人在介绍经验时,倾向于剑走偏锋,介绍自己独特的方法,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切中要害的部分,往往因为过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如何使作文语言出彩"的问题层层展开,言简意赅地介绍了三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给我们的作文教学提出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