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宗教、民族主义、种族冲突和领土完整的旗帜下,非洲大陆的流血从未停止,现在,卡扎菲要号召非洲人“忘却”内部冲突,成立没有边界的非洲联盟,他的非洲统一之梦会实现吗  相似文献   

2.
非洲万里行     
今年七月,新华社代表团应邀访问了非洲五国:肯尼亚、马达加斯加、刚果、扎伊尔和尼日利亚。地理位置的巧合,使我们完成了一次横穿非洲大陆的旅行。从座落在印度洋中的世界第四大岛马达加斯加,到大西洋之滨的西非大国尼日利亚,从肯尼亚的大裂谷地带,到扎伊尔的热带稀树草原,我们不仅饱览了非洲无比壮丽的风光,也充分领略了非洲人民令人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之初,西方世界认为非洲是片没有希望的大陆,它们实际上放弃了非洲,转而将目光投向亚洲。中国选择了和西方世界截然相反的态度,反而是来到了非洲。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美国副总統尼克松到八个非洲国家作了訪問。美国副总統長途跋涉,并不是因为他对非洲的叢林和黑人感觉兴趣。这次訪問事实上是标志着美国要把它的势力进一步伸进这塊富饒而又正在發展变化中的大陆。凱撒說过:“非洲,我牢牢地抓住你!”从尼克松結束訪問后所提出的报告中,人們看到了美国統治集团同样的貪欲。对于这样一次有强烈的政治意义的訪問,可能有不同的报道方法。如果是一个普通的、缺乏独創精神的記者,他可以套用公式,写那种例行公式的新聞。但是,报道尼克松到达摩洛哥首都的合众社记者是一个用心的記者,他从另一个角度来写这条新聞:  相似文献   

5.
来自25个国家的100名一流摄影记者2月28日同时在非洲大陆的53个国家中进行一天的拍摄,主题就叫作“非洲生活一日”。活动的主办方计划从摄影记者的照片中挑选出最佳作品进行巡回展览并编辑成书,还要将照片制成网页,以最大范围地展现非洲的整体形象。照片出版的所有盈利都将用于资助非洲防治艾滋病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健康·新知     
《中国新闻周刊》2003,(13):77-77
东亚人群起源非洲 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金力、卢大儒等科研人员经过3年时间,系统地利用遗传学规律,探讨了东亚人群的起源、迁徙及其相互之间的遗传关系,并得出结论:东亚现代人来源于非洲。 关于现代人的起源,主要有两种假说。“多区起源”假说认为,自100至200万年前直立人从非洲扩展到世界其他大陆以后,在各自的地区独立演化为现  相似文献   

7.
我离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已经24年了。但当年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席卷大陆的雄壮气势,为非洲独立冲锋陷阵的解放战士的英勇形象,仍常常萦回在我的脑际。现在,这些当年的风云人物有些已经逝世几年或十几年了,有些也已经退出了政治舞台。但当我听到非洲继续前进的脚步声时,还常常想到他们寻找和开辟道路的功绩。  相似文献   

8.
非洲之于我,与其他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原本也只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神秘大陆。在八年的编辑生涯中,我与非洲三度结缘:一是2011年10月编辑了已故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保平教授的文集《传统与现代:非洲文化与政治变迁》;二是2012年年初编辑了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安山教授主编的《中国非洲研究  相似文献   

9.
1980年5月初,我飞越碧波万顷的南太平洋,来到被称为“南方大陆”的澳大利亚。这是我在澳大利亚四年半记者生活的开始。习惯于北半球生活的人,第一次越过赤道,进入气候和生态环境都很不相同的另一个半球时,不免有新奇和兴奋之感。应当说,在赴澳之前,我对这个国家了解不多。但是,当飞机飞临澳大利亚上空时,我立刻被机翼下出现的这个在地球上“年纪”最大、景色独特的南方大陆吸引了:黄褐色的大地,从白浪滚滚的太平洋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送别旧的千年,迎接新世纪的到来,从1999年11月底到2000年1月初,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特别策划组织了“创世纪环球采访”,向美国、欧洲、非洲、澳大利亚和日本派出数组记者,对世纪之交前后各地人民喜迎新千年的情况进行采访。从1999年12月27日到2000年1月2日,羊城晚报分7天共256个版用“赤橙黄绿青蓝紫、羊城晚报创世纪”的主题集中报道了各组记者的采访内容,每一天的  相似文献   

11.
国际新闻报道中,从洲、大陆到国家、州再到首都、普通城市等三大层级的地名,都有无端“被缩水”乃至“被消失”的情况。这种地名表述的错误,不仅使报道失真失当,还可能引发外交纠纷,属国之大事,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12.
精确化、理论化、本土化:20年受众研究心得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回顾了作者自 1 980年至今从事受众研究的体会。在这 2 0年间 ,作者从中国大陆到美国、又从美国到香港 ,经历了追求受众研究“精确化”、“理论化”和“本土化”的三个阶段 :早期在中国大陆的研究 ,力求以严密的方法对受众行为作出精确的描述 ;中期在美国的研究 ,转向对受众和效果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和发展 ;近期在香港的研究 ,旨在探索以西方科学理论为基础 ,对大中华区受众研究具有操作性、证伪性之指导价值的本土化理论。三者当中 ,尤其以理论的本土化最为困难。其难之处 ,来源于西方理论与中国独特国情之差距。本文希望通过亲身经历的剖析 ,说明受众研究理论化、受众理论科学化、受众科学理论本土化之必要性、艰巨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多姿多彩,多灾多难”。这是一位新闻界的老前辈在访问了许多非洲国家以后,对这一带有神秘色彩的大陆所作的描述。“有难有易,有苦有乐。”这是我在这片仍带着原始生活痕迹的土地上工作多年的感受。原始的部族村落,凶猛的野生动物,粗犷的民族舞蹈,精致的手工艺品……非洲以她那独特的风土人情,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而那铺天盖地的蝗虫,颗粒无收的干裂土地,四处蔓延的传染疾病,枯瘦如柴的儿童……,非洲又因她遭受连绵不断的天灾人祸,令不少人望而生畏。常驻非洲的记者就是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工作、生活,生活、工作。常驻非洲,对一名有事业心的记者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非洲是我们的报道重点,非  相似文献   

14.
王刚 《新闻界》2023,(12):66-74
受文明等级思维和线性历史观主导的发展主义迷思影响,非洲国家在发展问题中的能动性被长期忽视,其作为发展传播理论范式更新的主体角色之一,也被主流学术话语霸权所遮蔽。对此,本文通过挖掘发展传播历史流变中的非洲思想与实践以作出回应。研究发现,基于西方现代化范式失败的实践效果,非洲学者从“传统”与“现代”的论争开始,发生强调以“媒介”为中心到以“关系”为中心的发展传播路径转换。随着“现代”在通信全球化语境下的归来,围绕技术乌托邦的探讨呈现出非洲发展传播研究否定之否定的态势。此外,本文将现有发展传播理论体系中缺位的发展新闻也纳入研究视野中,既是跨越新闻研究与传播研究二元对立分析思维的尝试,也能够在非洲发展新闻思想的衰落与复归中,更深刻地理解非洲行为体在面临发展问题时反“线性历史观”、克服媒介中心论和传播本质主义、创造“另类”模式的能动性。以非洲发展传播的历史流变来观照第三世界国家的新闻传播思想与实践,有助于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推进有中国视角、全球视野、发展中国家立场和南方主体性的新闻传播理论创新,这也是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有一年,我到县建材厂采访,意外得知该厂为买材料汇给重庆某厂的一笔货款两年多查无着落,厂里只得将汇款凭证作发票报帐冲销。我让会计从装钉的单据中取出汇款凭证,先后两次从邮局发函查询没有下落。于是我把汇款凭证上的时间、款额、角号记清后,分别向《人民日报》。《人民邮电报》、《重庆日报》等新闻单位写信反映,仅20天,那笔汇款退给了我收,为厂里挽回了经济损失,我谢绝了酬金,却收到建材厂赠送的一面“人民的通讯员,企业的贴心人”锦旗。 “人民的通讯员”美称来之不易。我要经常用3寸之笔为百姓鼓与呼,以保持这一荣誉…  相似文献   

16.
钱之强 《今传媒》2005,(5):22-23
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道“财富”广播,有一档节目,叫“长安夜话”。它号称拥有200万名听众。从省内到省外。当我迷上它以后,我信了,且认定这个数字并无夸张。  相似文献   

17.
光明日报《文摘报》934期有一则《更正》:930期摘登的《巴西一精神病人收容所的暴虐》,标题和文内的“巴西”应为“阿根廷”,未发现《上海译报》原稿之错。我很惊讶:翻译者竟连Argentincv跟Brazil也分不清! 无独有偶,紧挨《更正》,摘登的是《摩洛哥“皇宫盗案”与国际刑警组织的建立》(原载《人民公安报》),文中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著名赌城摩洛哥的蒙特卡洛发生了一起‘皇宫盗案’”。我更惊讶:有关人员竟不知道赌城蒙特卡洛属于欧洲的摩纳哥(Monaco)公国而不是其首都摩纳哥城,更不是非洲的摩洛哥(Morocco)王国。看来过几期又要有另一则更正了。  相似文献   

18.
非洲之于我,与其他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原本也只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神秘大陆.在八年的编辑生涯中,我与非洲三度结缘:一是2011年10月编辑了已故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保平教授的文集《传统与现代:非洲文化与政治变迁》;二是201 2年年初编辑了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安山教授主编的《中国非洲研究评论(2011)》;三是刚刚新鲜出炉的常江、袁卿合著的《再见巴别塔:当中国遇上非洲》.经过这三本书的出版,我对非洲和非洲人的认识开始丰富起来,对中非关系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非洲,远离中国有万里之遥,就是乘坐飞机,也要飞上10多个小时。非洲,一个陌生的地方。更多的人只能从电视上去猜想那里的神秘。作为一名中国的军事记者,有朝一日能够“飞”到那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记录异域风情。感悟多彩世界,是我做梦都没梦着的事。  相似文献   

20.
错位营销     
有这样一个很著名的故事。美国一家制鞋公司正在寻找国外市场,公司派一个推销员到非洲一个国家去了解那里的市场,这个推销员到非洲后发回一封电报:“这里的人不穿鞋,没有市场。”于是公司派出了第二名推销员,他在那里呆了一个星期发回了电报:“这里的人不穿鞋,市场巨大。”哪一个推销员是市场营销人才?第一个显然不是,而只是一个收取订单的人。没有订单,他也就无所事事。第二个也不是营销人员,而只是个推销员,因为他认为“我可以推销任何东西,尽管人们不穿鞋,我也能让他们穿上”。什么是营销人员呢?第三个才是。他在非洲呆了三个星期,发回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