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网站决胜不全在于发布速度的一秒两秒之差或信息条数多少,网民需要更有价值的新闻解读。  相似文献   

2.
报纸新闻的改革应从何入手?尚宜之、沈俊法撰文认为:首先要研究读者的需要。在报纸新闻和读者这一矛盾统一体中,读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主导的地位,它对报纸及其新闻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读者需要是按照它本身固有的规律发展的,大体上表现为三个层次:信息需要——形象需要——理解需要。这三种需要由低至高,由浅入深。在一般情况下,这三种需要是递进式发展的,在没有获得这一新闻事件的信息之前,不可能产生形象需要;对于尚不明确它的重要意义或与本身关系不大的新闻事件,也不可能产生理解需要。然而,在特殊情况下,这三种需要则是相互渗透的。马克思在谈到需要和生产时,揭示了一条朴素的真理:“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同样,没有读者的需要,也就没有报纸新闻。报纸新  相似文献   

3.
《声屏世界》2008,(10):66-66
信息战历来被称为“第二战场”。观察北京奥运会谣言传播状况,暴露出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不健全、新闻信息发布要素不全等弱点,因此导致恐怖谣言传播。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说,面对“谣言——辟谣”事件的频发,我们需要反思其发生的根源。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还不完善。对不及时发布信息或发布不完全真实的信息没有相应的问责制度。针对民众可能关心、又在政府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宜,  相似文献   

4.
新闻语言是新闻传播最重要的载体。能否准确运用新闻语言,是能否真实、及时、客观、全面地传播新闻事实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新闻语言运用“失准”,造成信息传播不全或受众信息接收发生误差等情形时有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意不全。即由于新闻语言遣词造句不到位,使得传播的信息没能“打中”媒体最需传递或受众最想获取的信息靶心。  相似文献   

5.
屠海燕 《新闻通讯》2009,(10):25-26
伴随着当今社会的信息爆炸、传媒方式多样、受众阅读需要的变化以及快餐式阅读方式的到来,新闻的改革也出现了新的势头,新闻策划与新闻杂志化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和争议的焦点。赞同者认为它适应了受众选择性阅读和分阶段阅读的需要;反对者认为新闻策划和报纸杂志化不合乎报纸的特性和历史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6.
现在,新闻界在谈论新闻改革时,都认为新闻观念的改变必须先行;而列举需要改变的新闻观念时,则又无不提到信息观念。那末,信息观念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同时,增强信息观念将会对新闻改革产生一些什么影响呢?对此,我想根据信息论的原理,从以下十个方面进行一次初步探讨,以就敬于广大读者。这十个方面是:新闻信息资源观、新闻信息服务观、新闻信息美学观、新闻信息纵横观、新闻信息预测观、新闻信息价值观、新闻信息新鲜观、新闻信息扩充观、新闻信息浓缩观、新闻信息反馈观。现分别缕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新闻发言人VS新闻媒介:合作与博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公开中的媒体责任在于一要主动配合新闻发言人工作,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按照新闻规律办事。防止自身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失真:二是新闻媒介要善于识别新闻发言人信息发布不实、不真、不全、颠倒黑白和无中生有等现象。规范信息发布者行为。杜绝信息不披露与信息披露不及时。  相似文献   

8.
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看新闻报道中的信息量是否增加到最大限度,新闻对客观、真实、新鲜、实用的信息的传播是否实现了“满负荷”。动力学把动力(如电力)设备运行时,实际负荷与额定负荷相等时,称为“满负荷”或“全负荷”;小于额定负荷时,称为“低负荷”。“低负荷”是一种亏损浪费,“满负荷”才能全部发挥效益。新闻报道对信息的传播也同此理。我们可以把那些信息量小的新闻看作是“低负荷”,而把那些信息量达到饱和状态的新闻看作是“满负荷”。处于“低负荷”状态的新闻报道,给人们的信息甚少,传播的效益就差;  相似文献   

9.
沈广彩 《出版广角》2014,(16):86-87
正新媒体营造出信息超载时代,为新闻专业主义架起了涅槃的火堆。但新媒体同时也营造出受众对专业新闻作品的需求,为新闻专业主义提供重生的无限可能。在一个人人皆可成为传播者的网络时代,新闻活动正变得不专业。新闻采集和发布似乎越来越不需要传统媒体和训练有素的新闻工作者。新闻工作正在演变为一场充斥着各种噪音的新媒体狂欢。传统媒体没落,根植于其中的新闻专业主义必然式微。但是《真相:信息超载时  相似文献   

10.
陈庆红 《新闻窗》2015,(3):84-85
随着网络的高度普及,网络信息成为新闻媒体寻找新闻素材的主渠道。为了抢夺自媒体时代新闻的时效性,传统媒体纷纷利用网络资源采集新闻。本来,网络信息纷繁复杂,需要新闻记者调查核实。但由于部分媒体把关不严,新闻记者直接把网传消息搬上版面。网传式新闻降低了新闻的准确度和清晰度,甚至极易产生虚假新闻。在互联网时代,禁发网传式新闻当是媒体自觉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想出名并不是一件多么为难的事情。不需要金钱投资,不需要高等学历,也不需要什么出类拔萃的技能。想出名,关键看你会不会造新闻。所谓造新闻,就是要会造新闻事件。不是让你掂笔去做“写手”,而是让你自己做一次新闻事件的主人公。新闻事件造好了,自有媒  相似文献   

12.
在自媒体发展背景下,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较大程度地改变,新闻传播者以及新闻受众的界限变得不明显,双方的角色更加灵活,促使信息传播更加快速便捷,增加了信息传播的互动性。自媒体传播时代中,传统新闻传播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难以适应时代变化,理应适当转变。因此,本文将主要探讨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冲击与影响,为促使传统新闻行业持续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其新闻价值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受众是新闻价值实现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受众的信息取向,是新闻传播的关键所在。受众逆反心理的成因受众逆反心理是指新闻报道同受众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注①)。受众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来自传媒的因素、来自受众自身的因素这两个方面。首先,新闻报道失实、失真,会造成受众产生逆反心理。例如一些新闻单位为了宣传某位模范人物,常常把模范拔得太高、太全,他总是整天工作,家里人生了病也不回家,…  相似文献   

14.
报纸主要是传播新闻信息。新闻以时效、新鲜、显著、接近有用、趣味等特性满足读者的普遍需要,从而获得它的宣传价值和实用价值。如果以这样一些尺度来衡量我们现时各报的新闻信息,就会发现它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我们的新闻信息尚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正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市场经济正在培育发展中,许多方面还不完善。报纸在传递新闻信息上,也远远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表现在比如:经济新闻,往往宣传生产多,流通少,经验多,信息少;每当中心工作一来,宣传上“一窝蜂”,接二连三地报道同一件事,而内容毫无新意;还有哪种以介绍经验、做法为主的报道方式,实在不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社会,信息爆炸,受众的接受能力有限,必须在更多的信息范围内挑选满足自己需要的信息。他们在阅读新闻时,越来越多地注重阅、听新闻的标题,然后挑选自己特别感兴趣或特别重要的新闻详细了解。在受众进入“读题时代”的今天,信息的指数增加与受众需求的细化都对新闻编采人员的标题制作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必然对在拟订标题的过程中力求客观提出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艺凡 《记者摇篮》2015,(1):47-48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信息传播途径的日益增多,媒体间的竞争已步入到"新闻解释权"之争,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异军突起,成为各电视媒体新闻节目改革的新突破,一批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新闻评论员也应运而生。他们在每一档节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持人或评论员既是讨论式、辩论式的引导者,也是谈话式、访谈式的挖掘者,还是主评式、述评式的思想者。这无疑对新闻评论类主持人的能力有一个很高的要求,那么新闻评论类节目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主持人,现今新闻评论类主持人容易步入哪些误区,本文对此做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闻接受主体在否定前理解的过程中收受新闻,对新闻信息进行重构、认定与评价,并影响接受主体,使之产生排斥式旁观或者游戏式认同行为.所以说前理解是一柄双刃剑:它可以促使接受主体更好的理解新闻,也可能导致新闻收受过程中的固定成见、刻板印象,成为大量炒作、复制、传播假新闻的根源.接受主体只有不局限于固定不变的前理解,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才能更好的运用前理解,适应变化莫测的信息世界.  相似文献   

18.
介入式隐性采访记者角色换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巍 《新闻知识》2006,(12):80-81
隐性采访,是相对显性采访而言,“指在一定条件下,记者不向采访对象公开自已的身份、不告之采访目的,以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或通过模拟某种社会角色接近新闻源,获取新闻的一种非常采访,故亦称暗访’或‘私访’。”隐性采访可分为介入式采访与旁观式采访。介入式隐性采访是新闻采访方法的一种,它是显性采访的一种辅助手段,在我国目前的国家立法中,对于它没有成文规定。然而在我国当代社会,隐姓埋名、变换身份的介入式隐性采访成了一种越来越常见的采访方式,对于某些新闻媒体和记者来说,只要能挖掘到需要的信息,有时甚至角色产生错位。任何事物…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读者,当他拿起报纸来读新闻时,主要目的在于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一篇新闻如果没有足够的引起他关心的信息,那么,他就不愿意读下去。但是,作为党报,它的主要使命是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如果新闻仅仅是提供信息,那么就不能达到宣传的目的,不能去指导、教育读者。在一篇新闻内,读者要信息,而编者要求读者接受某种观点,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处理好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新闻和宣传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各有自己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新闻传播有关事实的信息,而宣传提供对事实的解…  相似文献   

20.
增加信息量,这是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是四开四版的周三报,版面小,刊期长。因此,怎样利用有限的版面,容纳更多的信息,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两年来,在新闻改革的实践中,我们逐步树立起信息观念,并采取切实措施,使报纸信息量有了明显增加,受到了读者的肯定和欢迎,报纸发行量也不断上升。一、增加新闻的条数,多发短新闻。一般来说,一篇新闻稿件,总有一点新闻信息。因此,要增加报纸信息的容量,必须增加新闻条数。我们要求编辑精编稿件,把那些“空话、套话、废话”,尽量“挤掉”,新闻稿一般控制在二百到五百字之间,最长的不超过九百字,每个版面必须用稿十篇以上。并在一、二、三版开辟了《荆溪浪花》《简明新闻》《经济短波》等栏目,刊登“百字新闻”。这样,版面上的新闻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