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不仅是新课程的核心内容和目标,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只有以全体学生为中心,全面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核心素养培养,充分调动他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自主思考、主动探究数学奥秘的兴趣,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特别是使潜能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才能科学地减少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实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周前方 《科教文汇》2008,(10):84-84
新课程标准说:“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中国人都很聪明,善于总结经验与教训,一旦在某方面形成经验,能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出绩效。我认为,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回首许多教师的传统教学与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发现了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误区,其中既有认识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众数学"所追求的教育目标就是每个人都能够掌握有用的数学,大学数学教学如何进行改革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值得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对此,文章从教学目标,分层次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谈谈新课程数学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指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应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并有益于启迪思维、开发智力。"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关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有价值"的数学应当适合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接  相似文献   

6.
蒋凤春 《大众科技》2012,(5):187-188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精彩描述。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生活。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衔接,教师要认真耕耘好这块"土壤"。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数学问题,围绕问题逐步解决,把生活常识数学化。使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身边有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朱晓蓉 《科教文汇》2010,(18):110-111
数学是重要的文化课程之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须需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我们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最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8.
杨礼重 《科教文汇》2009,(27):144-144,154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以生活事例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并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9.
新教材力求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之一,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客观地分析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现状和作用以及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三大方面来阐述数学教学与情感教育如何有机结合、自然渗透,从而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真正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知识窗》2009,(7X):80-80
<正>《知识窗》(教师版)倡导的是:"论文人人可写,论文人人爱读,论文篇篇有用"。教育论文的写作不能只有一种程式,动辄  相似文献   

12.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以生活事例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并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3.
刘晓兰 《科学大众》2013,(3):17+164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相似文献   

14.
正谁说数学不及格,就不能成为数学大师?有这么一个人,他从小到大,数学考试老是不及格,却是一个不折不扣、人人敬佩的数学家呢。这个人就是埃尔米特。从小他就是个"问题少年",上课时老爱和老师争论一些问题。他认为学生像鱼,学问像大海,考试像鱼  相似文献   

15.
廖益辉 《知识窗》2012,(2X):39-39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训练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正如北京大学教授姜伯驹所说,数学已从幕后走到台前,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由此可见,数学已经成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一、形成"数学是有用的"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特别强调教学应面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并把之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在数学课程中要求在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可持续的提高和发展。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可见在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对此笔者对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直觉思维的培养谈几点自己的粗略看法。  相似文献   

18.
杜先存 《内江科技》2011,32(6):182+199-182,199
本文主要从中、日、美、英四国2000年以前(包括2000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入手来比较四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体现的数学能力的异同,希望从中得到对我国数学教育发展有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全纳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反对排斥与歧视、全纳的、融合的课堂教学。倡导接受全体学生,不排斥任何学生,人人得以参与和发展;注重民主、平等、资源共享。数学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为了更好地改革数学课堂教学,使学生有所得,必须树立"全纳理念",在理念的指导下,让课堂教学成果真正地被学生所接受。  相似文献   

20.
“抽象的数学世界存在吗”是当代数学本体论领域持久争论的两大核心问题之一。实在论主张数学为我们描述了一种抽象的实在世界;反实在论则认为数学仅仅是一种有用的虚构和方便的工具而已。语境论在阐明传统解释存在缺陷的基础上,对数学的实在性问题给出了新的说明。以作为世界观的语境论为基点,得出:抽象的数学世界不存在,数学是表征而非描述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