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漫谈室内设计中的色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是室内环境设计的灵魂。它对人的情感影响是很大的.人对色彩的正常需要也是必然的;不同的因素都会影响我们色彩设计理念;不同的人文因素以及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使用者对色彩的心理需求也是不同的;色彩可以弥补人的心理需求的不足,也可以改变其生活空间环境,因此设计师要以人为本,根据不同的需求正确的应用色彩,使之服务于设计,有益于人的心理健康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不同层次,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观动因是需求和满足。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没有对人的需要的满足,社会就无从发展,社会对人的需要解决得越好,人的满足程度越高,社会就越文明,越进步,正确解决需要和满足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芳 《文教资料》2014,(8):95-96
世界大学城的出现源于对人的需求的发现和满足,要葆有持久的生命力,则需要在空间技术、空间资源建设和空间应用等方面始终坚持人本主义的原则,即尊重人的主体性,关注并满足人的需求,为人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校招生》2004,(7):81-83
特殊教育是对有特殊需求的人实施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有特殊的教具、学具和特殊的教学方式。目前,在我国,特殊教育是指对视力、听力言语、智力有残疾的人和有多重残疾的人实施的教育,其发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文献知识信息的需求更加专深。图书馆传统的单纯提供原始文献的服务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要求图书馆还能提供二、三次文献、编译、咨询、检索及提供情报、复制等服务。然而在高校图书馆中,由于传统的任命,他配和调动相结合的人事制度局限性,图书馆缺乏人事主动权,导致需要的人进不来,不需要的人出不去,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相似文献   

7.
需求,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要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按需要的产生看,有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之分;从需要的对象看。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之分;从需要的层次看,有低层次的需要和高层次的需要之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相似文献   

8.
人文教育应该是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学校的发展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调市场需要做什么,需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这种“需要”来自社会、企事业单位,也来自学习者个人,而且前者必须转化为个人需要,才能构成对职业教育的切实需求。  相似文献   

9.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阶梯式的五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一个需要满足后再追求下一个需要。红色经典小说《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的成长之路典型性地反映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求,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求占据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对人才的发展需求和择业的需要,人们需要及时掌握某些专业特长知识,对于已失去在校学习机会的一部分人来说,自考是他们的良好学习机会。但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拿下专业学历文凭可能有困难,那么未尝不可以像司机首先考“驾照”那样,开设一些单门专业学科的考试,如外语、心理学、教育学、营养学、企业管理广告学等,不以获得学历文凭为目的,可供专门从事某种专业工作或择业需求而服务。也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开设一些实用科目考试,一举多得。另外,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精神生活的需要,有很多人为了提高自身修养而学习,又渴…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认为,需要是人对一定客观事物需求的表现,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一种来自主体本身的心理动力,是一切积极性(如性格优化、能力强化、心态健化、行为良化)的内在力量源泉。人对于某方面事物的需要越强烈,他的积极性就越高。  相似文献   

12.
杨宁 《考试周刊》2010,(41):52-52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人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相似文献   

13.
需求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由高到低分为五类,分别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生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苏联心理学家彼德罗夫斯基指出: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人的活动是由需要所引起。那么究竟什么是需要?确切的说,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是人对一定的生活和发展条件的需求性的反映。伟大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人的需要具有复杂多样性。它大致也括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心理需要,生存需要,活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发展的需要,成就的需要等  相似文献   

15.
张忠 《山东教育科研》2014,(20):I0007-I0007
马斯洛曾将一个正常社会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以及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当今社会,满足最低层次的生存需要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己经完全不是问题,随着人们经济收入以及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并践行对“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体育健身就是这种更高层次的、需要被满足的众多需求之一。  相似文献   

16.
文学具有诸多潜在的功能因素,它因社会时代的需要而被彰显和确定,由于不同社会时代人的需要有所不同,同一社会时代人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从而使文学的功能的显现也呈现出主次、变化和不断丰富的特点。本文就中国文学发展的大致脉络分析了文学的教育、审美和娱乐功能如何在社会时代的需求中演进和交替变奏。  相似文献   

17.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一种理论。他从低级到高级把人的需求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萧红一生的三次婚姻正好体现了马斯洛的层次需求说。萧红第一次同汪恩甲的结合是出于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包括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第二次同萧军的结合要复杂一些,有生存需求的因素在内,但居主导地位的是社会需求中爱的需求。随着萧红在文坛上声名鹊起,自主意识开始膨胀,为了赢得尊重,为了自我实现,她投向了端木的怀抱,这是第三次婚姻。可端木自私懦弱,对她并不尊重,而是置她于战火纷纷中不顾,最终使她孤独地死于香港。  相似文献   

18.
董蕊 《成才之路》2011,(6):39-39
尊重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现今职校生脆弱的心灵对于尊重的需求更加的迫切,满足学生尊重的需求将成为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在语文教学中,满足学生的尊重需求也成为上好职业语文课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我国职工教育的培训市场一是众多的小型企业需求培训市场。小型企业对多种人才都很需求,但人数又不多,小企业大都无自我办学能力,这样就会把人送出去培训,这些小企业十分需要培训市场的建立。二是稀少、特殊、精密的工种寻找培训市场。一般企业都有稀少、特殊、精密等...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让道德成为公民的一种心理需求。公民道德建设不是要限制或拒绝满足人的需要,而是在促进人的道德进步时使人的需要得到合理的满足。从需要层面看,运用激励、惩罚和社会保障等机制将有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