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6年3月7日,新华网开通“两会”手机互动平台,通过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人民网、新华网、千龙网联合推出的“掌上两会”手机频道,以及“新华短信”的“两会”互动短信实时报道两会,将代表、委员的心声在第一时间传达给广大手机用户。  相似文献   

2.
一年一度的“两会”报道就是一年一度高水平的新闻大战,传统媒体的报道已经让人应接不暇,网络媒体的参与更使新闻大战大大升级。我们选取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人民网、新华网,商业网站新浪网、搜狐网作为代表,通过这些网站对今年“两会”的新闻报道及转载分析,揭示与日俱增的网络媒体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每次重大事件报道、典型宣传不仅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近几年,网络新闻成为重大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一股重要力量。本文主要以新华网和人民网为例.分析今年“两会”报道的网络新闻运作新态势,解析在重大宣传报道中新闻网站独特而富有成效的报道手法与运营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 在众多的新闻网站中,人民网(www.people.com.cn)有着诸多的与众不同。 1999年12月20日,人民网派出两位记者赴澳门参与“澳门回归”报道,成为新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有网络记者直接参与报道国家重大活动; 2001年3月4日,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设置了信息台,以丰富的内容、生动的图片、翔实的资料直接为代表、委员服务。同时,全面、快捷、全方位地向网民报道“两会”盛况,成为首家进驻“两会”现场的新闻网站;  相似文献   

5.
黄屹  蔡静 《网络传播》2008,(3):29-29
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排头兵,人民网自建网以来一直以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及时性、多样性和评论性为特色,在国内外网民中树立起了“权威媒体、大众网站”的形象。在2008年的奥运报道中,人民网将秉承“权威性、大众化、公信力”的宗旨,全力打造“奥运报道国家队”,为网民提供“国”字号的奥运新闻。  相似文献   

6.
“两会”其间,海内外网络媒体都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报道。那么,不同网站之间,尤其是新闻网站与商业网站之间,国内网站与国外网站之间,在对这一盛会的报道中,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框架和形态的不同?是哪些单一或者多重的因素导致了这些差异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陈骁  南楠 《新闻世界》2013,(5):147-148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话题新闻"的报道方式在各新闻网站上唱起了主角,它标志着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新闻现象的报道由传统单一的灌输式转向互动式、引导式。它丰富了新闻报道的手段和途径,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直观性、即时性、针对性、可读性。本文试通过对人民网"两会"人物话题报道的分析,以期为改进媒体人物话题报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王泱泱 《传媒》2007,(6):58-59
“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每逢它召开,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都会上演激烈的“新闻战”。随着网络新闻异军突起,又一股强大的力量加入了这一“战局”。对于刚刚结束的2007年全国“两会”,不但人民网、新华网等党和政府新闻网站大力展开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9.
全国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每年的“重头戏”,更成为了每年各大媒体新闻争夺战的“重头戏”。过去讲“两会年年开,年年都相同”,不知不觉问,社会的评价已逐渐转变成了“两会年年开。年年有不同。”关注今年的“两会”,发现“两会”已越来越贴近生活,有血有肉,真正成为了国家政治生括的头等大事,成为了国内外各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成为了没有硝烟的新闻战场。在今年同城媒体派出精兵强将血拼北京“两会”报道的时候,重庆晚报两会报道组始终坚持“新闻导向而非竞争对手导向”的策略,坚持走自己的路,做真正的新闻,圆满完成了这场新闻重头戏,  相似文献   

10.
全国性重大时政题材的报道是地方媒体的职责,在目前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地方新闻网站共同组成的网上主流报道格局中,地方新闻网站如何找准定位,结合网络特点、发挥地域特色,围绕重点,热点做好报道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南方网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做出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1.
除继续使用图文直播、音视频新闻等网络手段外,加上博客的应用、六种外文专题、RSS技术和手机无线业务,人民网几乎把互联网的“十八般武艺”全都用到了“两会”报道上。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两会,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成为会议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在两会新闻报道中的位置从以整合新闻为主的新闻“第二落点”提升到以原创打品牌的新闻“第一平台”。中国广播网亦借此东风,取得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一年一度的“两会”报道,不仅是对各媒体新闻业务水平的一次大考,更是对当前传媒发展态势及其变化的一次审视。回望2008年的“两会”报道,新闻网站、商业网站与传统媒体彼此之间的借力、借势和借道清晰地演绎了未来传媒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新闻策划有明确的目标和行动方案,是依据报道者对新闻事件和活动的理解与参与,形成一定的报道思路,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客观事实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策划性报道,是主动式的客观报道,能够扩大报道的影响,把社会舆论的注意力聚焦到报道事件上,正确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甩,起到舆论的宣传、监督作用。像每年的“两会”报道,各家媒体都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会议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策划,让受众全面了解“两会”的精神,从而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两会”实质。  相似文献   

15.
曲涛 《青年记者》2007,(6):20-20
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大众网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主线,本着聚焦热点、贴近民生的报道原则,组织精兵强将,精心制作了全国“两会”的新闻专题。共编发“两会”新闻、评论、图片、资料等相关章500余篇,对“两会”的重要新闻均在网站首页重要位置刊发;对“两会”开幕式、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李肇星外长答记问等多场重要会议和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在大众论坛开设专题,组织引导网民对两会的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共刊发网民“两会评论”200余篇。所有这些,都极好地烘托了“两会”氛围、宣传了“两会”精神,吸引了网民的关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3月3日至5日,2007年全国“两会”在北京拉开帷幕。关注今年“两会”报道的人或许已经发现,在今年“两会”报道的媒体队伍中,增加了不少地方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身影,东方网、大江网、浙江在线、中国江苏网等地方新闻网站的加入。使得今年全国“两会”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17.
50年“两会报道”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两会报道”经历了一个从就会议本身报道会议的单一程序性报道逐步演变为中央领导同志活动报道、深度报道和专题报道、各代表团审议报告的综合报道、现场特写新闻和通讯、记者招待会报道、代表和委员的发言和访问记、会外配合报道、图片报道等多种样式的发展过程。  在 50年的时空跨度中,我们不难看出“两会报道”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在新闻性、可读性、贴近性方面不断发展,强调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关注老百姓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两会报道”体现新闻规律的进步越来越明显。需要指出的是…  相似文献   

18.
郝莹 《新闻三昧》2004,(8):25-25
2004年的两会报道前夕,我报报社领导提出:要用创新的精神搞好两会报道。副总编辑王秋和说,加强新闻策划是我们办好报纸的根本,要提高报道质量就从改进“两会”报道开始。为此,围绕“两会”报道,报社抽调骨干,成立了策划组、编辑组、采访组,集中智力提出了16个“热门话题”。这些题目深层次、全方位地反映了当前建设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体现了当前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大家感到能出彩,有戏。  相似文献   

19.
每年的全国两会报道,对读者都是一场新闻的盛宴。在今年的两会新闻大战中,《羊城晚报》秉承关注民生的一贯特色,从民生视角追击、解读这场盛世盛会,为读者“烹调”出了一顿别具一格的“新闻大餐”。  相似文献   

20.
陈彤 《网络传播》2006,(4):34-35
2006全国“两会”报道,对于互联网新闻报道来说,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两会”新闻发布会这样一个正式场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第一次肯定了包括商业门户网站在内的互联网新闻报道的积极意义,新浪是被提及的两家商业门户网站之一。网站新闻还第一次被纳入新闻舆论监督的范畴,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政府接受舆论监督应该包括在互联网上广泛听取民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